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08)
2023(19792)
2022(16551)
2021(15379)
2020(13008)
2019(29911)
2018(29822)
2017(57211)
2016(31034)
2015(35144)
2014(34894)
2013(34301)
2012(31432)
2011(28252)
2010(28475)
2009(26428)
2008(26221)
2007(23331)
2006(20875)
2005(18738)
作者
(88714)
(73624)
(73156)
(69833)
(47036)
(35237)
(33476)
(28772)
(27918)
(26438)
(24960)
(24867)
(23574)
(23341)
(22641)
(22619)
(21978)
(21758)
(21284)
(21182)
(18404)
(18015)
(17844)
(16870)
(16549)
(16522)
(16359)
(16332)
(14781)
(14585)
学科
(130497)
经济(130350)
(107519)
管理(101937)
(94659)
企业(94659)
方法(57862)
数学(47169)
数学方法(46578)
(38169)
(37729)
业经(36606)
中国(35999)
(26597)
农业(26198)
(26046)
财务(25956)
财务管理(25915)
企业财务(24545)
(24274)
贸易(24261)
地方(24159)
理论(23711)
(23708)
(23633)
(23259)
技术(23142)
(21051)
银行(21012)
(20498)
机构
学院(447368)
大学(445697)
(183113)
经济(179246)
管理(179215)
理学(153720)
理学院(152138)
管理学(149655)
管理学院(148825)
研究(145586)
中国(112472)
(95270)
科学(87068)
(86940)
(72226)
(69391)
财经(69244)
(66367)
中心(65899)
研究所(65167)
业大(63302)
(62801)
北京(60276)
(57505)
师范(57026)
经济学(54665)
农业(54117)
(53798)
(53103)
财经大学(51309)
基金
项目(294500)
科学(232437)
研究(218983)
基金(213652)
(184356)
国家(182731)
科学基金(158269)
社会(138481)
社会科(131200)
社会科学(131164)
(114356)
基金项目(112678)
自然(101638)
教育(100839)
自然科(99225)
自然科学(99201)
自然科学基金(97434)
(95498)
编号(90698)
资助(88069)
成果(73594)
(65377)
重点(65364)
(63052)
(61996)
课题(61765)
创新(57365)
国家社会(56709)
教育部(56437)
项目编号(56144)
期刊
(205444)
经济(205444)
研究(133806)
中国(82660)
管理(70917)
(68417)
学报(65029)
(63570)
科学(61522)
大学(50253)
教育(48817)
学学(47073)
农业(43846)
(41618)
金融(41618)
技术(40980)
业经(35100)
财经(34231)
经济研究(32264)
(29397)
问题(27557)
(24769)
技术经济(23156)
图书(23133)
(22135)
现代(21512)
理论(21493)
商业(20891)
科技(20105)
国际(19917)
共检索到667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晖  许燕玉  
2005年1月配额取消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应如何调整自身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国际化战略多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但当前其假设和环境条件都已发生变化,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纺织企业优势资源的识别,建立在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战略模型,从而为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庆江  
纺织品服装贸易问题一直是WTO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纺织品服装行业后配额时代的到来,这一问题重新被大家高度关注。本文在对国际贸易配额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企业在后配额时代可能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菲琼  孙晓光  
从资源观的角度探讨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的道路。指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战略和模式。选择模式和战略的原则就是能力,根据资源观,能力的基础是资源,由此提出几个应该考虑的变量,变量和战略结合提升能力,对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能力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卜海  
随着《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终止生效,纺织品贸易将进入后配额时代。在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贸易将面临与入世过渡期完全不同的环境,既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也会遭遇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必须重新定位纺织业和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环境,并采取相关的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盖文启  蒋振威  
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过程中,国内企业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所以选择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化战略,是当前中国企业要明确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对相关企业国际化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特征及面临的问题,最后基于系统理论提出了相应的企业国际化战略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加入 WTO 后,我国纺织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纺织品配额于今年1月1日全面取消。“后配额时代”为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在立足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打造自主的国际化品牌,实现我国纺织业“由大转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芳  
文章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及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整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模式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部分纺织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其中低质量垂直型占绝对主导地位,产业内贸易的层次有待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能成功地到国外经营以前必定有超过其它企业的某些优势,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有着明显的差异。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优势特征,可以发现这些优势是有相当局限性的,其发展受到种种制约。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优势差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指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优势包括三个方面,即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和金融货币优势。现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在技术、企业规模、金融货币与内部化优势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洪铭   王玉东   翟丽丽  
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把中国企业推向了国际舞台。但在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大环境下,任何一个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能稳步发展,就必须制定正确的市场进入战略。 本文着重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整风  王伯言  
本文认为企业国际化有两种类型,分析了企业在向国外市场不断渗透过程中其内部职能向国际市场转移的方式,企业国际化所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提出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新生  
动态能力观认为企业的内部能力及其动态过程在全球经营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利用和能力构建的动态过程。分析了企业如何基于动态能力过程制定国际化战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国军  
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性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由于中国转型经济与发达国家成熟经济存在差别,而国内有关服务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展开特定服务行业的实证研究;第二,对服务企业国际化与其绩效之关系进行研究;第三,探讨服务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母子公司关系;第四,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扩展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云  
随着世界纺织品与服装配额的取消,后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纺织业与服装业面临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各种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在后配额时代可能对中国纺织品与服装采取的反倾销手段,提出中国纺织品与服装业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全球一体化趋势如何影响中国劳动收入分配格局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从“生产要素替代效应”与“生产要素互补效应”两个视角考察了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国际化战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支持了企业国际化战略背景下的“生产要素互补效应”假说。机制检验发现,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了企业实物资本投资水平、研发创新投资水平以及董事会国际化水平,强化了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之间的互补关系,提高了企业高层次劳动需求,进而推动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高成本加成率企业以及所在年度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更加有利于生产要素发挥互补效应。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国际化经营企业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并促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步提升。本文研究表明国际化战略是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不可忽视因素,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