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4)
- 2023(13098)
- 2022(10948)
- 2021(9819)
- 2020(8393)
- 2019(18788)
- 2018(18444)
- 2017(35355)
- 2016(19041)
- 2015(21435)
- 2014(21641)
- 2013(21009)
- 2012(19403)
- 2011(17782)
- 2010(18576)
- 2009(18017)
- 2008(16658)
- 2007(15225)
- 2006(13764)
- 2005(12840)
- 学科
- 济(95928)
- 经济(95815)
- 管理(61599)
- 业(52678)
- 企(45457)
- 企业(45457)
- 方法(34618)
- 数学(30724)
- 数学方法(30323)
- 中国(28427)
- 融(28185)
- 金融(28178)
- 银(26065)
- 银行(26045)
- 财(25806)
- 行(25212)
- 地方(23527)
- 制(22780)
- 业经(19474)
- 农(19363)
- 学(17479)
- 体(16589)
- 务(14985)
- 财务(14921)
- 财务管理(14887)
- 企业财务(14216)
- 理论(13867)
- 地方经济(13859)
- 环境(12964)
- 农业(12948)
- 机构
- 学院(274872)
- 大学(274405)
- 济(124400)
- 经济(121889)
- 管理(102044)
- 研究(95536)
- 理学(86702)
- 理学院(85789)
- 管理学(84180)
- 管理学院(83657)
- 中国(78796)
- 财(62176)
- 京(56834)
- 科学(53350)
- 财经(47852)
- 所(47845)
- 中心(44753)
- 经(43170)
- 江(42726)
- 研究所(42593)
- 农(40689)
- 经济学(40537)
- 经济学院(36095)
- 北京(35932)
- 业大(35810)
- 财经大学(35374)
- 院(34203)
- 州(33832)
- 范(32949)
- 师范(32584)
- 基金
- 项目(174771)
- 科学(138399)
- 研究(129671)
- 基金(127894)
- 家(109948)
- 国家(109071)
- 科学基金(94059)
- 社会(85648)
- 社会科(81397)
- 社会科学(81378)
- 省(68745)
- 基金项目(65636)
- 教育(59856)
- 自然(57723)
- 划(56690)
- 自然科(56414)
- 自然科学(56402)
- 自然科学基金(55377)
- 资助(53627)
- 编号(51094)
- 成果(43318)
- 重点(39878)
- 部(39259)
- 发(38093)
- 课题(37138)
- 制(36837)
- 创(36535)
- 国家社会(36196)
- 教育部(34524)
- 创新(34351)
- 期刊
- 济(145752)
- 经济(145752)
- 研究(89048)
- 中国(59325)
- 财(50279)
- 管理(41447)
- 融(41141)
- 金融(41141)
- 学报(39307)
- 农(37787)
- 科学(36185)
- 大学(31027)
- 学学(29569)
- 教育(27073)
- 财经(25485)
- 技术(25036)
- 经济研究(24580)
- 农业(23941)
- 经(21973)
- 业经(20184)
- 问题(18163)
- 统计(15753)
- 技术经济(14748)
- 策(14246)
- 贸(13883)
- 理论(13089)
- 世界(12958)
- 决策(12784)
- 国际(12776)
- 现代(12064)
共检索到436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磊
本文运用一个引入资本品生产不对称信息和金融约束的干中学世代交叠模型,并结合政府干预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剖析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欠发达陷阱对后起经济体在经济起飞时期选择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的决定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运行效果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干中学 金融欠发达 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Dwight H.Perkins
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有一种广泛的共识:银行体系需要改革。但是这项任务被证明是很难完成的。 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各政府长久以来所奉行的产业政策有着明显的联系。由于中央计划体制的后遗症,中国的银行体系尤为脆弱。当年在计划体制下,中国的银行体系按照中央计划委员会的指令行事,扮演着被动的角色。政府利用银行贷款作为推动某些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主要杠杆。即便没有中央计划体制,政府的这种干预仍然是造成道德风险和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甬军
新中国建立以后 ,为什么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学界多有讨论。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其中有意识形态因素 ,也有通过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因素 ,也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在这样的条件下 ,搞计划经济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不存在可以替代的道路。
关键词:
50年代 计划经济 经济体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廷贵 罗志华
我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金融体制,是近年学术界和实务界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针对国内的混业呼声,本文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特征和金融体制选择的内生基础,提出了我国金融体制的选择标准,即"以确保金融体系安全为基础,以实现金融安全与效率统一为目标",适当控制"混业控股"的开放步伐,审慎对待负债型及隐性负债型金融机构与风险投资型金融机构之间的混业控股行为,适度限制银行与其他非银行机构之间的混业控股行为,继续以"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作为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体制选择。
关键词:
金融体制 安全 效率 分业体制 混业体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天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牛智敬
最近,中国政府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这进一步强化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预算软约束,锁定了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制度。本文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了政府主导型金融制度的成因以及对目前金融改革所造成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来生
一、韩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韩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全面组织经济活动。其特点是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干预,即: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计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活动,以控制和诱导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及资源流,把经济纳入政府计划轨道,从而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安德斯·阿斯伦德 王宇
从2000年到2012年,新兴经济体增长很快,发挥了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作用。从目前情况看,未来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可能降低。主要原因包括赶超潜力耗尽;信贷繁荣和大宗商品繁荣结束;金融体系脆弱性;国家治理问题等。未来10年,作为一个整体,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可能降低,西方国家可能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燕
就韩国的税收政策而言,它主要保证了实现韩国经济发展计划的财政资源,并在整个发展阶段配合其他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政策、金融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等),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下文就韩国的税收制度及一些政策措施作个介绍: 一、韩国的税收制度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韩国的税收负担率提高较快,税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内税中间接税的比重越过直接税,尤其是在引进增值税后,其税收收入到80
[期刊] 改革
[作者]
江春泽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象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中华大地。群众性的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高潮正在掀起。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我们理论工作者也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所作为。我们期待着十四大决议关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要建立的新经济体制有更加明确、准确的表述,以便进一步统一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从而使十四大决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范章
“十一五”规划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事分开”为主要内容。政府兼有作为“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两重身份和两种职能,乃是“政企不分”、“政经不分”的体制根源。这种体制是建国初期从前苏联学来的,长期成为计划经济的源头,现在成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的严重障碍。为此,必须让政府从两重身份和两重职能中脱身,仅只具有“政治实体”身份和“公共服务”职能,统辖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企;另在政府之外设置一个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载体(如“人大”),统辖经营性竞争性国企。首先分清和分开两类职能不同的国企,即财政账户项目类国企和资本账户项目类国企,应该退出经营性竞争性行业和领域的是政府...
关键词:
政治实体 经济实体 财政账户 资本账户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国有金融制度角色及其绩效的评价见仁见智。不少人认为,除了国有安排,中国经济改革过程还有其他更好的金融制度选项。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澄清。若基于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的逻辑视角,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安排,国有金融制度先是承接了中国深厚制度传统,特别是战时金融的制度遗产,后又为支持经济赶超与经济改革而重新量身定做;它深嵌于由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后发工业化、放权让利改革中的财政困局,以及经济崛起对战略性金融制度的长期需求等重要环节联接而成的逻辑链条之中。其制度面目虽然迥异于欧美模式的标准轮廓,但却别无他选,因为除此,其他任何金融安排均无力支持过去近40年来史无前例的伟大制度转型和经济崛起。更何况,这种被国内外长期诟病甚至诅咒的"异类"金融制度,经历数度劫波之后已然成长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力量之一。本文的结论是,准确评判国有金融制度角色与绩效的要害不是看它是否符合什么先验的标准模式,而是看它能否有效支持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增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国有金融制度角色及其绩效的评价见仁见智。不少人认为,除了国有安排,中国经济改革过程还有其他更好的金融制度选项。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澄清。若基于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的逻辑视角,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安排,国有金融制度先是承接了中国深厚制度传统,特别是战时金融的制度遗产,后又为支持经济赶超与经济改革而重新量身定做;它深嵌于由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后发工业化、放权让利改革中的财政困局,以及经济崛起对战略性金融制度的长期需求等重要环节联接而成的逻辑链条之中。其制度面目虽然迥异于欧美模式的标准轮廓,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国有金融制度角色及其绩效的评价见仁见智。不少人认为,除了国有安排,中国经济改革过程还有其他更好的金融制度选项。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澄清。若基于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的逻辑视角,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安排,国有金融制度先是承接了中国深厚制度传统,特别是战时金融的制度遗产,后又为支持经济赶超与经济改革而重新量身定做;它深嵌于由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后发工业化、放权让利改革中的财政困局,以及经济崛起对战略性金融制度的长期需求等重要环节联接而成的逻辑链条之中。其制度面目虽然迥异于欧美模式的标准轮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进球
本文认为,经济处于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必须重视政府的作用,这是由后起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障碍和机遇决定的。后起国跳跃式发展的经验表明,有一个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政府,重视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国民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就能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工业化进程,实现“后发性利益”。为此,后起国政府要肩负起组织学习、培育、创新和保护等特殊职能
关键词:
后起国,经济发展,政府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