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5)
2023(4875)
2022(4092)
2021(4170)
2020(3404)
2019(7721)
2018(7485)
2017(14139)
2016(7386)
2015(8809)
2014(8499)
2013(8688)
2012(8277)
2011(7846)
2010(7766)
2009(7181)
2008(7100)
2007(6213)
2006(5652)
2005(5097)
作者
(20737)
(17470)
(17153)
(16784)
(11145)
(8352)
(7911)
(6837)
(6806)
(6282)
(5971)
(5724)
(5712)
(5641)
(5618)
(5382)
(5168)
(5138)
(4986)
(4699)
(4639)
(4129)
(4080)
(4080)
(3933)
(3858)
(3788)
(3593)
(3531)
(3488)
学科
(37663)
经济(37517)
方法(17004)
管理(16738)
(15446)
中国(13956)
数学(13522)
数学方法(13480)
(12476)
企业(12476)
(9912)
(9162)
贸易(9156)
(9078)
(9022)
业经(7473)
(7166)
(7122)
(6763)
理论(6451)
关系(6181)
(5752)
银行(5742)
(5624)
(5471)
金融(5470)
(5399)
农业(5327)
(5068)
环境(4922)
机构
大学(118193)
学院(111962)
(57805)
经济(57115)
研究(46580)
管理(40043)
中国(35916)
理学(34145)
理学院(33696)
管理学(33343)
管理学院(33106)
(25765)
(24887)
科学(24811)
(23372)
研究所(21282)
经济学(20459)
财经(20302)
中心(19300)
(18841)
经济学院(18288)
北京(17173)
(16010)
师范(15915)
(15900)
(15849)
财经大学(15320)
(14513)
社会(14329)
科学院(14284)
基金
项目(71595)
科学(57823)
基金(55879)
研究(53953)
(48764)
国家(48400)
科学基金(40693)
社会(39577)
社会科(36414)
社会科学(36403)
基金项目(28187)
教育(24683)
自然(23463)
资助(23447)
自然科(22950)
自然科学(22943)
自然科学基金(22619)
(22555)
(20890)
编号(19522)
(18737)
中国(18611)
成果(17696)
国家社会(17687)
教育部(16602)
重点(16395)
(15191)
人文(15027)
大学(14746)
社科(14283)
期刊
(62560)
经济(62560)
研究(39679)
中国(23777)
(18417)
学报(17484)
科学(17057)
管理(15124)
(14881)
大学(13630)
教育(12536)
学学(12437)
财经(11641)
经济研究(11483)
农业(10458)
(10231)
(10099)
金融(10099)
(9633)
世界(9588)
国际(8681)
问题(8616)
技术(7203)
业经(6491)
(6408)
图书(5684)
技术经济(5366)
社会(5219)
统计(5166)
经济问题(5025)
共检索到176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尉建文  李培林  
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西方传统理论。"后西方社会学"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根据各国不同的新发展经验对当代社会学的重塑。"后"不是摈弃、颠覆、反抗和解构,而是创新、发展、重构甚至超越,是试图共同建构一种超越西方和非西方二元对立的社会学知识体系。"问题导向"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将社会学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起来,为"中国经验"的积累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持,是"后西方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研究超越了西方"传统"和"现代"的分野,揭示了社会转型动态和连续谱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单阳  盛少波  
近年来,在社会学界中爆发出对元理论化(metameorizing)的极大兴趣,元研究(meta-study)在社会学中迅速发展起来,本文旨在考察元研究在社会学的三个重要领域(理论、方法和资料分析)里的最新发展,辩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林政  陈家碧  李阳阳  
为促进农业社会学学科发展,建设学术共同体,增进学界交流,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大会于2021年6月6日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金成  
<正>社会学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主要用于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现代性问题,促进社会秩序的重建。在社会学传入到中国后,与本土思想和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丰富的成果。但是中国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速度仍然比较缓慢,仍然需要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与思想当中汲取更多学术资源。在这一背景下,景天魁撰写了《中国社会学:起源与延绵》一书,较详细地分析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永军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在80年代以后尽管有衰退之势,但还是有了较大的发展,对课程改革及课程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研究得以双向深入开展,研究的阵容、地域、规模以及内容都有所发展,课程社会学研究上的"制度性区分"正在得到弥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时雨  
书名:《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作者:李培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5201-7387-2出版时间:2020年11月定价:88元在我国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快社会发展速度,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逐渐开始对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以期能够加快我国社会化建设的速度。合理有效地将社会学理论内容运用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为东亚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一定思考,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费孝通  
关于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我知道得不多,好得最近几年已经有人进行研究,而且写出了专著,不仅大陆上有,香港也有。今天只想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一点补充。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振京  杨昌勇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一种世界性的社会文化思潮,现代性是当代教育社会学和后现代主义共同的核心主题。从当代教育社会学中可以区分出后现代教育社会学和后现代主义教育社会学。当代教育社会学从阶层和性别向度对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资本主义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表明其具有了后现代意蕴,这也标志着后现代教育社会学的产生。批判教育学是当代教育社会学的后现代实践,是后现代主义教育社会学的具体表现形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冰  樊梅  
随着以经济价值独大的社会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弊端,人们转而追求以幸福为目标的多元公共价值,以经济学为主要视角的公共管理研究也应重新审视。S途径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为新视角,重视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追求公共价值的实现,通过民族志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心想  
本文从社会学的二重性,即科学性与人文性角度出发,尝试分析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首先,通过回顾美国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总结出一些经验和特征。接着,对由于范式挑战而引起的对社会学“科学性”的质疑进行梳理,进而从逻辑、实证与有限理性方面对社会学的科学性进行定义。最后,通过对中国社会学可能的“特色”来源与“特色”自觉意识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扎根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土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下的“人文性”共同发挥作用,发展出中国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俱强且和谐一体的社会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瑞  
2016年10月14—16日,由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与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洪海教授致开幕词。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台湾教育社会学学会前会长姜添辉教授、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誉   刘子曦  
货币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深刻影响着历史的走向与社会的组织形态。目前,以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为代表的“货币革命”正成为塑造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所带来的时代之问亟待社会学回应。有鉴于此,系统梳理社会学有关货币的研究成果,能够提炼出“特殊商品”“文化符码”“活力之物”三种研究路径,进而勾勒货币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具体面向,挖掘其学理意涵。此外,从“货币整体形态”和“货币表意机制”两个维度出发,有助于对货币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学理开发,从而把握中国货币革命中正在出现的新型货币认知、实践特点与社会后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华  科特尼·弗林特  
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是关于社会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两个主要研究传统。目前关于这两个分支学科的讨论主要是局限在美国学术界内,而其对于其它国家环境和社会研究学科建设的借鉴作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正是本文在中国的学术背景中提出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相互融合问题的原因所在。环境社会学在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学科建设阶段,垮学科的中国环境与资源社会学在投身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完全有希望实现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的实质融合。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范晓光  
<正>主持人语:社会学是一门由现代化催生并伴随现代性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年轻学科。自从1979年的恢复和重建以来,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坚持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皆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刻,要科学系统地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方法论层面展开对社会学和社会学研究的讨论恰逢其时。为此,本专题特刊发三篇论文,作者分别从社会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出发追问中国社会学的特色与自觉意识、从社会视角指明社会学必须进入主体领域(政府、企业、金融、法律)以重塑学科的价值关怀和理论视野、以第四次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社会学何以深化新劳动研究的新思路,构成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学理预判,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新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