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5)
2023(15869)
2022(13608)
2021(12993)
2020(10496)
2019(24436)
2018(24447)
2017(45544)
2016(24764)
2015(27903)
2014(27727)
2013(27227)
2012(25112)
2011(22483)
2010(22604)
2009(20265)
2008(19468)
2007(17171)
2006(15252)
2005(13111)
作者
(69441)
(58219)
(57479)
(54766)
(36772)
(27948)
(26041)
(22801)
(22157)
(20568)
(19908)
(19527)
(18234)
(18208)
(17710)
(17665)
(17517)
(16889)
(16647)
(16410)
(14458)
(14225)
(13975)
(13438)
(13081)
(13002)
(13001)
(12688)
(11707)
(11613)
学科
(96739)
经济(96623)
(69476)
管理(61177)
(52984)
(46003)
企业(46003)
方法(38590)
农业(35670)
数学(33434)
数学方法(33068)
中国(26873)
业经(26056)
地方(24235)
(23745)
(19946)
(18247)
(16156)
贸易(16145)
(15626)
理论(15574)
(15273)
环境(14869)
收入(14493)
技术(14477)
教育(14162)
(14155)
(13717)
银行(13679)
(13317)
机构
学院(339396)
大学(335898)
管理(133525)
(131575)
经济(128474)
理学(115690)
研究(114581)
理学院(114365)
管理学(112411)
管理学院(111799)
中国(85950)
科学(72134)
(72108)
(71962)
(57704)
业大(56865)
(56848)
农业(54991)
中心(54159)
研究所(51819)
(51468)
(48193)
师范(47821)
财经(45563)
北京(45064)
(41781)
(41643)
(41228)
师范大学(38392)
(37458)
基金
项目(236409)
科学(184565)
研究(178335)
基金(167997)
(145728)
国家(144149)
科学基金(123157)
社会(110342)
社会科(103828)
社会科学(103796)
(95039)
基金项目(90458)
教育(81154)
自然(78216)
(78101)
自然科(76281)
自然科学(76262)
编号(76177)
自然科学基金(74872)
资助(66754)
成果(61651)
重点(52428)
课题(51829)
(51789)
(51453)
(49023)
创新(45538)
科研(44346)
国家社会(44332)
项目编号(44174)
期刊
(153264)
经济(153264)
研究(98521)
(74239)
中国(71803)
学报(54810)
科学(50846)
农业(50764)
管理(44564)
教育(43689)
大学(42427)
(41586)
学学(39779)
业经(30657)
(30397)
金融(30397)
技术(30360)
(24040)
问题(21220)
经济研究(21006)
财经(20487)
图书(19516)
(18761)
(17406)
科技(17096)
资源(17083)
理论(16266)
业大(15747)
农业经济(15725)
现代(15626)
共检索到505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涛  汤丽娜  刘冰冰  祝志杰  
后脱贫时代的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的救助帮扶工作成为了贫困工作的重要内容。救助帮扶工作体现着我国对低收入家庭收入的重视,是我国共享发展成果的鲜明体现。本文采用第一手实际调研数据,以辽宁省B市为例,对当前的救助帮扶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工作既有政策性问题,也有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操作性问题。具体可表现为识别覆盖对象能力问题、救助手段问题、基层经办人员能力问题、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缺失和数据共享能力较弱问题、动态监管机制缺乏问题等方面。基于救助帮扶的实践困境,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互联网+服务”信息平台,优化救助手段,增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升基层经办人员治理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等内容,以期促进辽宁省B市乃至全国救助帮扶工作的改善,提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春华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除了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外,村庄精英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辽宁省Z县A村实践表明,在关注"地方性知识"并依照贫困户特有"惯习"的基础上,村庄精英在产业定位、资金筹措、技术传授、市场开拓等环节给予贫困户以重要帮扶,能大大提高产业扶贫的效率。研究发现,在基于自保与自利理性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中,政府、精英与贫困户的相互需求依赖以及熟人社会的场域基础是促成"精英帮扶"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并提升"精英帮扶"的效度,需要加强监督并注重思想引导,加大扶持力度,进而在精英与贫困户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帮扶关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永富  孟凡泽  
2006年北票市启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北票市支行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信息采集更新难、评级结果应用有限、评级模型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和效果。因此,应政银协同采集信息,建立统一数据库,构建新型评级模型,全程参与数据采集,及时更新信用信息,加大信用宣传力度,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满林  关彦玲  
近年来,辽宁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在不断降低,但相对贫困问题突出,区域集中化明显,扶贫成本越来越高。受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区域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要完成全省81.4万国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机制,规范贫困人口的帮扶机制,完善扶贫的保障机制,强化扶贫的考核机制,增强扶贫的精准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右文  张艳  
本文基于辽宁省1000个农户家庭教育消费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建立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满意度的概念模型,旨在揭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满意度的影响机理,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期望对教育消费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和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教育消费质量感知和价值感知对教育消费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教育消费满意度正向影响教育再消费意愿;家长文化程度对教育消费满意度影响教育再消费意愿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宁光杰  宫杰婧  
虽然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居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农村低收入困难家庭的营养均衡问题仍未被引起足够重视。文章认为,基于消费者选择理论,提高居民营养均衡需要放宽食物预算约束、改变食物消费偏好。但是目前我国转移支付政策的收入提高效应还不具备改善营养均衡的作用,家庭将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弥补居住方面的不足。通过信息获取改变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偏好、建立营养均衡消费理念,可以提高转移支付政策的营养效果。文章建议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政策、加强营养教育和营养知识的科普宣传、完善营养均衡的配套措施、发展营养型产业,以改善低收入困难家庭营养均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伟  侯升万  符大海  
文章将时间概念引入贫困分析,进而发掘农村家庭的脱贫速度及脱贫稳定性,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拟合加速失效时间模型与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发现:(1)农村家庭脱贫存在久期相依性,37.2%的贫困人口在持续1年后可快速脱离贫困,但随时间延长,持续5年后能够脱贫的人口占比下降至8.6%。(2)多数家庭在脱贫后人均收入会增长到同期贫困标准的2倍以上,但也有近15%的脱贫人口在间隔3~5年后会出现返贫现象。(3)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或转变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来提高自有土地资产价值,可提高家庭快速脱贫的概率,也会提高家庭在脱贫后持续获取更高收入增幅的概率,但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脱贫速度更慢,脱贫后的收入增幅更低。(4)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的收入补助在帮扶脱贫、抑制返贫中的作用不显著,还会降低家庭在脱贫后赚取更高收入的概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栋  孙琪光  
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指明实现乡村振兴,要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文中以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了盘锦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并从具体实践的视角,指出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并站在全省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彬  
2018年,中央公布了《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对二轮延包到期后相关工作做出了部署,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研究,剖析了农村土地延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落实中央提出的“长久不变”政策要求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红梅  戴蓬军  
本文以辽宁省9个市的农村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女性创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农村女性创业意愿、促进农村女性成功创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姜莹  郭起瑞  
本文基于国家贫困县之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年教育投资费用、子女性别对农村家庭中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年限、子女性别、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上学、家庭人口数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在家庭教育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决策权,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助学贷款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经济收入已不再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慧娥  吴浩鋆  王志丹  马源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渊源及其基本内涵,以优化辽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当前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从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健全法律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永富  
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精神,为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金融扶贫贷款情况,201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要求各金融机构按要求报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数据。为了解《制度》执行情况,人民银行朝阳市中心支行召开了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座谈会,同时对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小红  段雪辉  
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任务就将结束,脱贫后脱贫村的振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因此,刚刚摆脱贫困的脱贫村亟需从治理有效着手推动乡村振兴。但脱贫村的治理面临着内生治理能力不足、行政化扶贫力量淡出、脱贫村内部矛盾激化以及乡村振兴的多重压力和挑战,亟待优化调整。实现脱贫村的有效治理可以从构建合作治理模式、重塑困难群体合法性、建立开放的农村治理体系以及强化村民内部政治参与等多个角度推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畅  刘晨晖  
低收入群体的救助瞄准机制是实施贫困救助的基础环节。本文以辽宁省12个城市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在对低收入群体的救助瞄准机制展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家庭情况及个体特征对救助获得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项救助的瞄准对政府民政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于救助瞄准贯穿于整个社会救助实施过程的始终,提高社会救助瞄准程度要从救助标准制定以及标准执行两个层面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