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9)
2023(10057)
2022(8732)
2021(8025)
2020(7049)
2019(16264)
2018(16353)
2017(30764)
2016(17059)
2015(19475)
2014(19701)
2013(19432)
2012(18297)
2011(16744)
2010(17078)
2009(16079)
2008(16498)
2007(15112)
2006(13193)
2005(12228)
作者
(50486)
(42490)
(42431)
(40690)
(27135)
(20529)
(19505)
(16470)
(15951)
(15231)
(14529)
(14352)
(13656)
(13599)
(13485)
(13372)
(13186)
(12587)
(12509)
(12369)
(10686)
(10655)
(10298)
(9655)
(9624)
(9621)
(9614)
(9450)
(8671)
(8472)
学科
(69609)
经济(69505)
管理(54955)
(51830)
(43734)
企业(43734)
方法(33180)
数学(29366)
数学方法(29119)
(24399)
(19658)
(18837)
中国(17630)
(15962)
财务(15923)
财务管理(15887)
企业财务(15175)
业经(14952)
(13922)
(13050)
贸易(13047)
(13006)
(12677)
(12588)
银行(12557)
地方(11989)
农业(11953)
(11920)
金融(11916)
(11900)
机构
大学(255200)
学院(252786)
(104809)
经济(102475)
管理(95354)
研究(84716)
理学(81297)
理学院(80385)
管理学(79079)
管理学院(78576)
中国(65548)
(53670)
(53451)
科学(50366)
(44005)
(43641)
财经(41684)
中心(39447)
研究所(39391)
(39388)
(37707)
业大(37087)
农业(34420)
北京(33876)
经济学(32751)
(31724)
师范(31410)
财经大学(30884)
(30730)
(29974)
基金
项目(161163)
科学(126184)
研究(118174)
基金(116928)
(101244)
国家(100389)
科学基金(85415)
社会(74854)
社会科(70883)
社会科学(70858)
(62669)
基金项目(61622)
教育(55369)
自然(54486)
自然科(53188)
自然科学(53171)
(53062)
自然科学基金(52287)
编号(48374)
资助(48271)
成果(41124)
(37138)
重点(36493)
(33954)
(33829)
课题(33601)
(33228)
教育部(31875)
(31238)
科研(31215)
期刊
(117086)
经济(117086)
研究(74987)
中国(51201)
(45360)
学报(40132)
(39877)
科学(35590)
管理(34611)
大学(30354)
学学(28567)
(26603)
金融(26603)
农业(26073)
教育(26047)
财经(21690)
技术(20898)
(18453)
业经(18217)
经济研究(18197)
问题(15733)
(13877)
(12912)
理论(12762)
(12751)
财会(12546)
技术经济(12373)
统计(11599)
实践(11427)
(11427)
共检索到381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邱龙广  郭姿辰  
按照Gomes and Novae(s2001)判断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具备股权制衡的条件,从股权分置改革初步完成后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符合条件的股权制衡和"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在选取的104家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中,根据前两位股东的性质,划分出12种股权制衡结构类型。通过对股权制衡与"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平均数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表现出较低水平,未能显示出股权制衡结构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经营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锴  
历时一年半的股权分置改革于2006年10月基本完成,我国资本市场正进入全新的"后股权分置"时代。本文针对股改前后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变化,提出股改将推动政府主导型并购向市场主导型并购转变,促使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及其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支付方式多元化也将极大地活跃并购市场。同时,针对"新并购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上市公司运作和监管部门监管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6月19日,IPO新政下第一单中工国际上市,三一重工100股法人股实现流通,开启资本市场的后股权分置时代。后股权分置时代是股份“流转顺畅”的时代。股份流转顺畅是股份与生俱来的特征,它是股份公司超越合伙公司成为企业基本组织形式的关键因素,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石。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打破了制约我国股份顺畅流转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碍,真正意义上的同股同权、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荣华  门明  
以沪深300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后股权分置时代影响我国股价的各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小非的解禁和减持不是影响我国股价的主要因素;出口额对我国股价的影响为负,国内经济、货币供应量、大非的解禁和减持对股价有正的影响;国内经济、出口额和大非解禁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不显著,我国股价的波动主要受货币供应量和大非减持的影响,这两者能有效地抑制股价的波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柴源源  
本文阐述了股权分置后股票期权激励的内涵及其制度的先天性缺陷;从盈余管理制度失范、行权制度失范及信息披露失灵等方面揭示股权分置后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导致的经济后果分析;给出加强对股票期权激励相关的盈余管理监管力度,加大对股票期权激励行权条件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股票期权激励相关信息披露机制等优化股权分置股权激励效能的会计处理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育明  沈维涛  
文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2007至2009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折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论显示:当企业仅面向第一大股东增发且支付方式采用现金时,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会增强仅面向第一大股东定向增发对定向增发折价的正效应。当定向增发仅面向第一大股东时,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第一大股东增持比例越大时,会增强仅面向第一大股东定向增发对定向增发折价的正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王保合  
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本身看做是上市公司拥有的永久性美式看涨期权多头,并运用期权分析框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时机的选择问题、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博弈、预期与价格跳跃过程,找到了该期权定价公司和提前执行该美式期权的最优执行边界,消除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并对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葆春  
文章在后股权分置时代背景下,从财权定义和分类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财权治理状况,以治理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纵向财权和横向财权三个变量的动态调整构建利益相关者动态财权治理模式,并分析如何运用该模式进行利益相关者的财权配置,从而实现后股权分置时代利益相关人的共同利益最大化,降低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秀丽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状况受股权制度的制约。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是股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它为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市场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它也必然导致并购动因、并购方式及并购效应的重大变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敬勇  薛丽达  
通过股权制衡的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动态博弈分析,研究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行为关系。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控股股东侵占的最优选择取决于非控股股东监督的概率;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控股股东侵占是对非控股股东采取策略的最佳反应;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利用信息的不完全性,始终选择侵占;在重复博弈的条件下,有(不监督,不侵占)策略存在的可能性。最后就相应的结论给出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荣华  门明  杨水清  郭明英  
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经历的一次重大制度性变革,无疑会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ARCH族模型实证分析了上证A指和深成A指在股权分置时期和后股权分置时期的波动性,并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股权分置改革对上证A指和深成A指的影响是不同的,显著增加了深成A指的波动性,而并未显著增加上证A指的波动性;(2)新信息引起的波动减小了;(3)股权分置时期的杠杆效应很明显,而后股权分置时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杠杆效应,但是并不显著;(4)后股权分置时期的长期波动大于股权分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海鸥  
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在于创建了一个新型的资本市场平台,为资本市场摆脱计划经济的桎梏,完成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本文首先从现阶段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发展的特点入手,探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优化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五条基本途径及相关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玲  杨兴全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很强。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一般社会法人控股,股权集中均不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在具有股权制衡结构的公司,其他大股东可以有效地对第一大股东发挥监督制衡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修宗峰  
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数据,本文研究上市公司两个股权结构变量——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的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将不利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提高,少数大股东可能通过及时确认"好消息"以及滞后确认"坏消息"的方式来掩盖对中小股东的"掏空"行为,会计盈余稳健性较低;而股权制衡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就有较高的稳健性,这将有利于抑制少数大股东对会计盈余信息的操纵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财富不受侵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兴全  魏卉  吴昊旻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虽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分属不同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二者分属于同一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差,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公司股权制衡与其治理环境在影响股权融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