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6)
2023(6505)
2022(5441)
2021(5158)
2020(4287)
2019(9775)
2018(9723)
2017(17718)
2016(9020)
2015(9768)
2014(9350)
2013(9098)
2012(8199)
2011(7273)
2010(7558)
2009(7018)
2008(7093)
2007(6619)
2006(5718)
2005(5136)
作者
(23685)
(19924)
(19804)
(18375)
(12735)
(9390)
(8830)
(7336)
(7285)
(7153)
(6695)
(6668)
(6377)
(6327)
(6068)
(6011)
(5914)
(5900)
(5712)
(5694)
(4866)
(4709)
(4681)
(4483)
(4481)
(4366)
(4365)
(4288)
(3865)
(3842)
学科
(46835)
(45142)
企业(45142)
管理(41852)
(33815)
经济(33777)
方法(17511)
(17457)
数学(14996)
数学方法(14932)
技术(14796)
(14538)
财务(14516)
财务管理(14502)
企业财务(14114)
技术管理(12015)
(11464)
业经(9405)
(9014)
体制(8359)
中国(8202)
(6070)
(6045)
银行(6041)
(5969)
理论(5867)
(5683)
金融(5683)
(5626)
公司(5612)
机构
大学(128326)
学院(128126)
管理(57216)
(54037)
经济(53110)
理学(49774)
理学院(49400)
管理学(48931)
管理学院(48663)
研究(34361)
中国(28764)
(28628)
(24939)
财经(22718)
(20819)
(18755)
商学(18017)
商学院(17872)
科学(17514)
财经大学(17273)
中心(16293)
经济学(15875)
北京(15583)
(15465)
(15012)
业大(14519)
经济学院(14220)
经济管理(14100)
研究所(13335)
(13069)
基金
项目(82532)
科学(68217)
基金(62430)
研究(61888)
(52676)
国家(52232)
科学基金(47903)
社会(42159)
社会科(40292)
社会科学(40281)
基金项目(33316)
(32549)
自然(30956)
自然科(30400)
自然科学(30395)
自然科学基金(29974)
教育(29290)
(26745)
资助(24325)
(24260)
编号(23463)
创新(21480)
(18980)
成果(18805)
(18177)
(17975)
重点(17839)
教育部(17419)
人文(17399)
国家社会(17261)
期刊
(58395)
经济(58395)
研究(37522)
(26837)
管理(26393)
中国(25621)
科学(15056)
(14581)
金融(14581)
学报(14187)
教育(12694)
财经(12114)
大学(12015)
技术(11649)
学学(11280)
(10709)
(10263)
业经(9582)
经济研究(9322)
财会(9036)
科技(8366)
会计(8124)
技术经济(7646)
问题(6832)
农业(6793)
现代(6153)
(6150)
商业(5939)
通讯(5898)
(5889)
共检索到190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丽艽  
为了配合股权分置改革,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鼓励将资产重组与股权分置改革结合起来,这为上市公司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且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期,公司并购面临有利的大环境,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使上市公司并购的小环境有所改善;以往的上市公司并购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着诸多缺陷,需要管理层从政策方面加以规范和支持,为上市公司并购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更好的发挥其行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激活市场热点,推动行情发展。 上市公司并购的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1.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期是对公司并购有利的大环境。从国外成熟资本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锴  
历时一年半的股权分置改革于2006年10月基本完成,我国资本市场正进入全新的"后股权分置"时代。本文针对股改前后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变化,提出股改将推动政府主导型并购向市场主导型并购转变,促使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及其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支付方式多元化也将极大地活跃并购市场。同时,针对"新并购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上市公司运作和监管部门监管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维涛  黄育明  
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的变迁为研究视角,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绩效(CAR)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改变侵占公司利益方式的可能性。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公司的并购市场绩效均值显著为正,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公司有较高的并购市场绩效,收购公司并购活动的关联属性对并购市场绩效无显著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并购公司其并购市场绩效越低。另外,成长性增强了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市场绩效的正效应,公司杠杆减弱了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市场绩效的正效应。文中的结果表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秀丽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状况受股权制度的制约。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是股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它为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市场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它也必然导致并购动因、并购方式及并购效应的重大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晶  张永安  
本文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背景,选取以上市公司为并购主体的并购交易为样本,研究了并购交易特征对企业并购短期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采取现金支付的并购绩效高于股票支付的并购绩效;股权收购的并购绩效高于资产收购的并购绩效;并购交易相对规模与并购绩效负相关;同行业并购有利于并购绩效的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既可以为证券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以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提供重要参考,同时还可以为投资者和并购参与者提供经验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高游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中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并存的股权分置问题,使得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首先分析了股票全流通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显著特征,然后提出了上市公司并购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张旭  
在股权分置制度缺陷基本解决、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后,最为引人注目的市场新趋势之一是市场并购日益活跃、形式不断创新。从并购运行机制的角度考察,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首先使得股份可以流动起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秀君  
一、问题的提出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是证券市场的根本,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因而是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事,也是学者和管理层最关心的事。2004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九条")指出,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将继续落实"国九条",并指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这是根本"。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广东证监局课题组  冯玉华  
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利益机制、运行规则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变革将对上市公司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从而给监管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本文以全流通下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的行为变化为主线,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大股东、高管人员以及信息披露、融资、并购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监管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虹  
并购财务行为是上市公司进行规划、执行并购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行为活动。上市公司并购制度障碍的消除和相关法律环境的完善,对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会产生极大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并购交易上,本文主要从并购的估值体系、并购融资模式、并购的操作模式及敌意收购与反收购的财务行为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提出几点建议。一、上市公司并购估值体系统一(一)统一的市场并购估值体系得以形成股权分置改革后,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温泉  古远平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都有很大变化,其并购方式、融资模式、支付手段及定价机制也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其历史地位和缺陷性;其次,分析了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实施并购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在新《公司法》、《证券法》实施的环境下,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满池  彭建刚  
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的分析,本文提出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下并购行为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长期均衡问题。文章通过对股票市场近10年的走势分析以及通过对2002~2003两年间180起并购事件的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得到股权分置下掏空行为逆向选择问题和长期均衡特征:股市长期低迷,在低迷的股市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掏空行为。文章同时指出,我国的"一股独大"和"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是这种逆向选择问题和社会福利低水平上长期均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崔文娟  郭家虎  
股权分置造成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权分置改革在制度层面上消除了这种利益冲突的根源,有利于企业创值能力的提高。本文采用EVA作为创值能力的度量指标,以2006年第一季度实施股改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值能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成彦  陈炜  
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规范市场行为和完善公司治理,减少大股东通过“隧道挖掘”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蚀。但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大股东可能由原来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变成对公司和二级市场双重控制,市场操纵的模式将发生变化。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境外市场曾经出现的与大股东交易相关的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股东交易目的、动机、影响因素、行为方式和各国法律规范的全面考察,重点对大股东可能出现的违规交易行为或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交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圣  
后股权分置时代是股权分置时代到全流通时代的一个过渡阶段,其时间会持续比较长,而在这样时代所发生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手法更加隐蔽,危害更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后股权分置时代的特征着手,分析在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新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危害,提出规制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