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5)
2023(4875)
2022(4002)
2021(3944)
2020(3126)
2019(7151)
2018(7038)
2017(12855)
2016(7252)
2015(8000)
2014(7734)
2013(7662)
2012(7404)
2011(6776)
2010(7114)
2009(6308)
2008(6152)
2007(5552)
2006(5163)
2005(4790)
作者
(22994)
(18977)
(18791)
(18139)
(12102)
(9315)
(8556)
(7498)
(7442)
(6824)
(6742)
(6449)
(6362)
(6320)
(6308)
(6141)
(5795)
(5764)
(5661)
(5609)
(5108)
(4882)
(4815)
(4624)
(4435)
(4302)
(4237)
(4182)
(4071)
(3968)
学科
(27633)
经济(27602)
管理(15989)
(14727)
(12305)
企业(12305)
(12199)
方法(10463)
数学(8758)
数学方法(8634)
中国(8532)
(7336)
(6783)
(6735)
理论(6564)
教育(5663)
结构(5401)
业经(5387)
地方(5157)
(5078)
产业(4777)
(4699)
金融(4699)
(4560)
银行(4523)
教学(4401)
农业(4376)
(4345)
(4273)
体制(4214)
机构
大学(105019)
学院(101509)
研究(41832)
(38738)
经济(37837)
管理(31250)
中国(30376)
科学(27825)
理学(26041)
理学院(25615)
管理学(24947)
管理学院(24763)
(23658)
(22902)
(22534)
研究所(20954)
(18176)
农业(18050)
中心(17793)
(17357)
业大(17162)
(15435)
(15269)
北京(15251)
师范(15111)
财经(14024)
(13833)
(13346)
经济学(13086)
技术(13064)
基金
项目(65986)
科学(49909)
基金(45980)
研究(45789)
(42383)
国家(42028)
科学基金(33709)
社会(27093)
(25963)
社会科(25336)
社会科学(25326)
基金项目(23049)
教育(22988)
(22938)
自然(22659)
自然科(22081)
自然科学(22068)
自然科学基金(21721)
资助(19846)
编号(17713)
重点(16283)
成果(16070)
(14770)
课题(14249)
(14230)
(13458)
计划(13369)
科研(12889)
创新(12695)
大学(12653)
期刊
(45946)
经济(45946)
研究(33147)
中国(25267)
学报(23581)
(20094)
科学(18906)
教育(18105)
大学(17003)
学学(15650)
(14560)
管理(13565)
农业(13534)
技术(9565)
(9098)
金融(9098)
经济研究(7957)
财经(7906)
(7631)
(6961)
图书(6744)
业大(6431)
(6113)
问题(5854)
业经(5740)
农业大学(5366)
职业(5160)
书馆(5064)
图书馆(5064)
世界(4925)
共检索到164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金惠敏  
后结构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哲学思潮,其核心观点可以用德里达的"文本之外无一物"来表达。这种将符指活动封闭于符号或文本之内的做法好似作茧自缚,杰姆逊称之为"语言的牢笼"。如何突破这个"语言的牢笼",伊格尔顿诉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这虽然原则上没有问题,但仔细推敲起来,仍觉不完全奏效,因为"实践"是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人类生命活动,显然包含着观念、理性和语言的因素,这也就是说,在"实践"内部仍然存在着"实践"原本需要克服的东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  
本文借鉴释义学实践哲学关于“实践”及“实践智慧”的思想,阐述了教育哲学的知识地位与知识地形式,提出教育哲学是以“生活世界”为其可靠的合法的基础,是以“教育智慧”为有效的独特的“知识理想”。教育哲学作为对人类教育生活的价值性阐释,以哲学的方式对教育实践的目标,原则以及行动进行洞察,形成“教育智慧”,并以此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去,建构独特的智慧与实践的关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2014年,为培养教育哲学方向的研究生,拓展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作者结合自身在教育实践方面的学术与实践积累,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教育实践的哲学》课程,由此开始正式探索教育实践的哲学世界。基于课程建设的积累,作者在2017年8月开始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学期间正式完成该书,并于回国后出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闫琳  关照宇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选举上台的拉美新左派政府依据内生性新结构主义理论,先后进行了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改革实践。在改革过程中,各国较为重视国家与市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调节作用,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和更广泛的社会公正政策来修正此前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后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使这些国家的资源固化型产业结构实现升级,也没有完全解决其经济社会领域长期存在的严重的结构异质性问题,但仍不失为对拉美地区发展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克建  
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到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演变历程是精彩纷呈而又错综复杂的。对这一历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于丰富和深化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重点对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和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的路向与谱系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对结构主义教育研究与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教育哲学的研究立场、路径与所持的实践观有紧密的联系。从教育哲学的历史来看,规范教育哲学和分析教育哲学都把教育实践当做人类认识理性规范下的教育行动。这种规范化立场在当前造成了传统教育哲学研究与复杂的日常教育实践的疏离。新兴的教育哲学开始承认实践的自在性,开始真正关注自在的实践世界。建立在自在实践观之上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实现实践转向的教育哲学,可以称为实践教育哲学。实践教育哲学在发展中应坚持理性秩序与实践复杂性的持续互动,建构包容复杂性的整体性理论;坚持对合理化封闭取向的批判和追求合理性的开放态度;坚持把实践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以"解释和建议"作为研究取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董岗彪  
列宁前期更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而1914-1915年对黑格尔哲学的专题研究,则使他体会到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历史性联系,因此,他走进实践辩证法,找到了推进俄国革命的正确方法。无论在强调哲学唯物主义还是实践辩证法时,革命现实性均是列宁一以贯之的思维线索,也是牵引他哲学侧重的逻辑线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邵燕楠  
教育哲学研究存在哲学化与实践化之间的张力。过度哲学化被指责为与教育不相关,远离教育实践,并被哲学家所轻视;而过度实践化则被指责为缺少教育哲学的味道。教育研究与哲学研究在教育哲学研究中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教育哲学研究。教育哲学研究者不可能做到完全平衡哲学化与实践化,总会有自己的价值偏向。教育哲学研究者无论持有哲学化还是实践化的价值取向都无可厚非,应在价值偏向的基础上审慎地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全太  石友荣  
本文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对图书馆哲学进行了探讨 ,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图书馆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内涵。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乐平  
为了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我校人文与行政学院举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会,下面是部分教师的发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兆峰  
管理学层面的创新已成强弩之末 ,不能有效解决 2 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只有管理哲学层次上的创新才能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威旭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模式,被誉为"京瓷经营成功的两大支柱之一",是稻盛哲学在日本不少企业经营落地的有效方法论。过去10多年,许多中国企业在践行稻盛哲学及"阿米巴"模式,其理念也影响着众多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稻盛哲学到底适合哪类企业,在新冠疫情等外在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下,对国内企业有哪些新启示?践行阿米巴为何要从"哲学共有"开始?为什么说阿米巴的"中国化改造"是一把"双刃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炎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变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大学生意识形态引导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且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教育思想、教育精神与教学实践活动相互脱节,难以高效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进一步表明了理念变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由陈理宣、刘炎欣著的《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版)一书,系统性阐明了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强化实践哲学对于教育问题的改良,是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探索,也是解决我国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理论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班华  
教育模式研究具有独特的方法论性质 ,是教育理论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论化的中介形式。它以自己独特的知识形态区别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没有教育的模式研究 ,教育科学的应用性就失去基本的知识依据。由此 ,教育的模式研究关乎教育科学的命运与使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邵芳强  
哲学总是通过对人性的价值追问和对人类世界的理想建构,实现影响现实的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追求、方向和力量的话语功能。在形而上学形塑现实世界话语权威的历史演进中,总结其权威至高性、逻辑完满性、主体生产性的形塑方式,确认其是特定利益集团为自身利益辩护、统摄他者利益的二元权力结构作合理性辩护的话语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穿传统形而上学形塑权威的至上性、永恒性、逻辑性、生产性等基本方法,实现了哲学形塑话语权威的理论方式和实现话语功能的实践方式的双重变革。一方面,将对人性的追问从普遍、抽象、总体形式向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下移,重塑以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及其本质力量的实现的价值立场;另一方面,将对理想世界价值秩序的构建从二元对立的权力结构向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下移,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交织现实世界共同遵循的价值秩序。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话语立场和话语实践的双重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