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9)
2023(13215)
2022(11353)
2021(10553)
2020(8911)
2019(20307)
2018(19989)
2017(38244)
2016(20623)
2015(23694)
2014(23628)
2013(23754)
2012(22329)
2011(20462)
2010(20894)
2009(20170)
2008(19555)
2007(17465)
2006(15503)
2005(14415)
作者
(60588)
(50846)
(50434)
(48554)
(32319)
(24322)
(23013)
(19598)
(19069)
(18087)
(17591)
(16897)
(16120)
(16083)
(16006)
(15799)
(14933)
(14931)
(14756)
(14515)
(12814)
(12511)
(12293)
(11623)
(11608)
(11460)
(11085)
(11028)
(10225)
(10098)
学科
(106350)
经济(106263)
管理(55406)
(50846)
方法(41599)
(39727)
企业(39727)
数学(37099)
数学方法(36748)
中国(28185)
(25666)
(22572)
地方(22531)
(20955)
贸易(20943)
(20345)
(19743)
业经(19592)
(18726)
农业(16598)
(16232)
金融(16230)
(16172)
银行(16148)
(15526)
地方经济(14269)
环境(14188)
(13805)
(12958)
(12940)
机构
大学(308251)
学院(307501)
(142099)
经济(139409)
研究(112626)
管理(111476)
理学(94206)
理学院(93105)
管理学(91580)
管理学院(91001)
中国(88725)
(65363)
科学(64750)
(64131)
(58381)
研究所(52298)
中心(50654)
财经(50567)
(49512)
(46173)
经济学(45973)
(45791)
北京(42369)
业大(41428)
经济学院(41228)
(40429)
师范(40108)
(39370)
农业(38716)
财经大学(37173)
基金
项目(190934)
科学(149724)
研究(141317)
基金(139222)
(120522)
国家(119590)
科学基金(101158)
社会(91701)
社会科(86966)
社会科学(86943)
(72171)
基金项目(71924)
教育(64715)
自然(62270)
(61103)
自然科(60823)
自然科学(60802)
自然科学基金(59718)
资助(58861)
编号(56605)
成果(47433)
(43672)
重点(43541)
(42688)
课题(39776)
国家社会(38758)
(38643)
教育部(37758)
科研(36515)
(36448)
期刊
(165510)
经济(165510)
研究(99374)
中国(59763)
(49777)
(46295)
学报(45102)
科学(42163)
管理(41318)
(34473)
金融(34473)
大学(34094)
学学(32031)
农业(31158)
教育(29359)
经济研究(28185)
财经(26488)
技术(25935)
业经(24379)
(22995)
问题(21986)
(20550)
国际(18568)
世界(17566)
(16746)
技术经济(16679)
统计(16158)
理论(14590)
商业(13961)
(13816)
共检索到480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坤  邓凯成  
世界经济纠结于危机与通胀之间,似乎短时间难见分晓,还有个不断四处滋扰生事的流动性过剩围绕在新兴市场国家上空,政策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需要重新审视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外汇管理等相关制度,关注世界货币体系尤其是美国央行新推出的QE2政策及其可能对中国通胀形成的外部冲击。本文按时间维度结合三种成因对通胀进行两维剖析。结论是:中国的通胀已经进入长期上行通道,成因主要包括:通胀预期、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成本的提高。未来通胀治理将是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滞涨"现象的出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贾德奎  张耿  
基于货币长期中性的假设,建立通货膨胀风险测度模型,并将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信贷扩张作为冲击因素引入模型,研究发现在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不再恶化的情况下,中国将可能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如果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超出预期,则从2010年开始,CPI指数将重新回到大于零的区间,但考虑到货币供应量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相当的滞后性,因此中国2009年信贷扩张的效应可能在2~3年后才会完全显现出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建华  任保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其他诸如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这一根本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既要实现物价稳定又要避免经济衰退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田娟  
本文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剖析,表明我国当前源于总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锁定,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层面。本文用部门间CPI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数量特征,运用部门瓶颈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表明其根源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田伟  李子联  
当前我国物价水平仍然较高,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几次通货膨胀有所类似。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可归结为中国传统增长模式中常出现的"两难困境",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投资,银行信贷与货币的发放难以受到控制,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始终存在着高通货膨胀的风险,而高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反过来又挤压企业经营利润,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可以预计的是,在货币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的背景下,此次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能否处理好总量和结构、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机配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孔婷婷  扈文秀  
我国政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出来。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我国现行政府主导投资决策体制的背景下,研究了固定资产投资及其贷款额与通货膨胀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货膨胀水平、固定资产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贷款额度、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具有着长期均衡关系;且它们之间是单向引导关系,并不具有相互反馈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贷款额度、M2和固定资产投资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出来,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所引起的影响最大,在引起通货膨胀水平变动因素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减少政府对投资领域的过多干预,有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娟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佳  
在中国通货膨胀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人民币也受到以美国为首等国家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能否抑制中国目前的高通胀问题引发了热烈争论。从经济理论与现实结合研究表明: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无法缓解通货膨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凯  高友笙  
文章使用我国1997Q1至2015Q2的季度数据,通过长期协整检验和非对称性效应检验,证实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得出FDI、热钱和GDP增长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均存在非对称效应的结论。此外,还对传统的ARDL与基于非线性假设的NARDL进行了比较,并利用修正后的NARDL模型刻画出我国通胀率与FDI净流入量和经济增长速度间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凯  高友笙  
文章使用我国1997Q1至2015Q2的季度数据,通过长期协整检验和非对称性效应检验,证实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得出FDI、热钱和GDP增长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均存在非对称效应的结论。此外,还对传统的ARDL与基于非线性假设的NARDL进行了比较,并利用修正后的NARDL模型刻画出我国通胀率与FDI净流入量和经济增长速度间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拉尔斯·斯文森  康以同  
如果应用得当并且使用所有与预测通货膨胀和资源利用率相关的金融条件信息,那么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不失为最佳的货币政策实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紧缩金融、财政的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物价水平仍居高不下。学者们对经济紧缩条件下的物价上涨提出了各种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目前的对外开放是引致物价上涨的新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占用了大量的人民币款,并构成M。发行的主要原因;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增长率的严重落差,导致非贸易部门供给不足。我们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目前通胀的原因在于体制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的扭曲,而金融体制机能的扭曲则是其集中的表现;外贸与外资引进对通胀的影响只是一种现象上的相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原因的探讨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佟家栋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紧缩金融、财政的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物价水平仍居高不下。学者们对经济紧缩条件下的物价上涨提出了各种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目前的对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军  刘威  李伊珍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通货膨胀预期和供给冲击在内的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混合模型,分析了国际垂直生产结构下的价格传递效应,并运用经验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展的混合模型能有效地避免残差序列相关性;工资水平对通胀的影响明显,国内和进口中间品价格对通胀水平都存在显著的价格传导效应,国际能源价格对通胀具有正向冲击,存在输入性通胀效应;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显著,但通胀预期的影响更强;厂商在定价过程中保持价格不变的概率高于重新定价,而重新定价策略则兼备前瞻性和后顾性。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宜保持相对稳定,应重视政策对经济主体通胀预期的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哈继铭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全球各国带来通胀压力,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难以用一国的货币紧缩政策抵御。通胀要防更要扛,即在货币适度紧缩的同时采取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方式,来尽力减轻通胀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