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6)
2023(9507)
2022(7696)
2021(6983)
2020(5747)
2019(12996)
2018(12483)
2017(23088)
2016(11854)
2015(13522)
2014(13592)
2013(13555)
2012(12768)
2011(11682)
2010(12414)
2009(12398)
2008(11524)
2007(10615)
2006(10002)
2005(9513)
作者
(34331)
(28309)
(28055)
(26902)
(18267)
(13253)
(12854)
(10904)
(10772)
(10250)
(9966)
(9415)
(9268)
(9058)
(8879)
(8770)
(8199)
(8186)
(8141)
(7610)
(7324)
(6824)
(6644)
(6542)
(6535)
(6404)
(6174)
(6082)
(5821)
(5556)
学科
(70214)
经济(70164)
管理(45306)
(37751)
(34358)
企业(34358)
(27739)
金融(27739)
(26074)
银行(26071)
(25197)
中国(22704)
方法(21502)
地方(19547)
(19050)
数学(17388)
数学方法(17295)
(16987)
业经(15273)
(13174)
财务(13132)
财务管理(13099)
企业财务(12558)
地方经济(12276)
(12081)
(11673)
(11420)
中国金融(11246)
理论(11196)
(9389)
机构
大学(177236)
学院(176788)
(85740)
经济(83850)
管理(67532)
研究(60701)
中国(57781)
理学(54600)
理学院(54008)
管理学(53425)
管理学院(53052)
(44112)
(37212)
财经(33185)
科学(30911)
中心(30148)
(29919)
(29764)
经济学(28777)
(28388)
研究所(26139)
经济学院(25440)
财经大学(24646)
北京(24077)
(23764)
(23495)
银行(22818)
人民(22102)
(22072)
金融(21674)
基金
项目(100395)
科学(79222)
研究(77933)
基金(73224)
(61182)
国家(60633)
科学基金(52746)
社会(52318)
社会科(49727)
社会科学(49712)
(38254)
基金项目(37319)
教育(34811)
编号(31015)
(30980)
资助(30407)
自然(30170)
自然科(29428)
自然科学(29423)
自然科学基金(28920)
成果(26657)
(22750)
重点(22735)
(22546)
国家社会(22151)
课题(22089)
(21126)
(20681)
教育部(20319)
人文(20015)
期刊
(108724)
经济(108724)
研究(62898)
中国(39797)
(38127)
金融(38127)
(37572)
管理(30922)
科学(20589)
学报(20133)
财经(18760)
(18673)
经济研究(17852)
大学(16694)
(16340)
技术(15951)
学学(15710)
教育(15439)
业经(13518)
问题(12767)
农业(11025)
技术经济(10491)
国际(9576)
(9540)
世界(9460)
理论(9434)
现代(9099)
财会(8854)
会计(8833)
经济管理(8667)
共检索到304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辜子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重新审视传统金融监管理论,充分揭示了以个体金融机构为监管重点的政策框架的缺陷,国际金融政策反应的核心内容就是强化以宏观审慎为导向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该文对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理论的变迁进行了系统地梳理,阐述了相关理论在对金融风险的认识、风险测度、监管模式和监管政策四方面的突破,最后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和文献发展脉络指出了金融监管理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创新是金融体系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灾,但实质上是由于监管者对创新的应对不够。尤其是由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创新,往往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面对传统监管制度以及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推动监管改革理论的创新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盛光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金融改革与治理的新主题。在国内,与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不匹配的是,现有处理模式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重构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主题的全新金融监管模式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谊  刘军  王刚  
本次金融危机后,扩展金融监管边界已成为各国改进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稀缺性和制度均衡有关理论,分析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与金融监管边界的关系,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边界问题的产生、层次及有效性分析方法。重点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和实践。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和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剖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边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际社会的教训与反思提出了分层次改进我国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钟伟  孙宝沙  
次贷危机不仅冲击了全球金融稳定也给监管体系提出了挑战。危机初期,巴塞尔委员会把监管重点放在改善流动性管理方面,而目前,全球监管体系的进展更多地集中在监管政策的协调、防范道德风险和降低救助成本方面。由于"大则不倒"的金融机构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其逐步成为监管重点并有分拆趋势,监管政策也越来越具有反周期的倾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近日,高盛集团被控欺诈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将金融监管改革推向一个新的讨论高潮。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重新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陆续出台,一些争议也随之而来。实际上,在金融危机爆发时,金融业人士均认识到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国际社会对已有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甚至批评不绝于耳,寻求变革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但鉴于此前刺激全球经济复苏的紧迫性,金融监管改革没有正式全面展开。后危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治民  高宇  
此次金融危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始终将为实体经济的需求服务为目标,并维持相对稳健的杠杆水平,是中国金融业在危机中保持较好表现的根本原因。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是重中之重,而这又与金融业监管高度相关。本文在剖析当前中国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的基础上,借鉴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改进经验,提出金融业监管要探索"中国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基础是稳健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文建  黎桂林  
合理的监管应该允许但不激励市场投机,如何把握好监管的尺度,将是改革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考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对既有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批评不绝于耳,寻求变革的努力从未停止。随着危机逐步见底,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从目前的情况看,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仙慧  
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晓钧  
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市场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正确认识与协调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在正确认识金融产品创新兼具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与累积风险的双重属性基础上,重新梳理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适当借鉴欧盟、美国等经济体的做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法制环境,增加金融产品透明度等建议,以确保金融产品创新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慧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监管改革再度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危机发源地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此后受危机波及影响最大的英国,以及在危机之中表现稳健的德国,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近年来,国内市场也开始反思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政府均表明了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意向;2016年以来,一行三会等监管机构自身也在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研究。那么,为什么说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不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分立的现状是否应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欧盟建立了四个层级的莱姆法路西金融监管框架。全球金融危机使欧洲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都遭受了重创,促使欧盟启动了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改革的前期主要着眼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搭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框架。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着眼于恢复银行业活力,并以此摆脱债务危机的困扰。在设立了欧洲稳定机制后,欧盟决定建立欧元区统一银行业监管机制。在新的银行业监管框架中,欧洲中央银行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不仅负责制定银行业监管政策和标准,而且拥有了对欧元区银行直接监管的权力,并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如何使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目标,是欧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党宇峰  
金融监管的缺失是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后危机时代,欧美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措施。文章在分析本轮监管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英国、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求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这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会引发人们的反思,并带来金融格局和监管体制的深刻变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从表象上看,这次危机的发生与历史上发生的危机有所不同,其发源地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但是,从危机发生前的金融体系状况来看,此次危机与过去多次发生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金融体系在很长时间内都呈现出流动性过剩、信贷持续增长、资产价格持续上涨、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和过度承担风险、金融失衡和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的特征。虽然多家国际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冬梅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金融监管有效性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入手,对我国金融监管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措施,最后对国际金融监管趋势进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