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6)
2023(10995)
2022(9103)
2021(8558)
2020(6818)
2019(15256)
2018(14923)
2017(28015)
2016(15229)
2015(16799)
2014(16444)
2013(16375)
2012(14793)
2011(13477)
2010(13707)
2009(13038)
2008(12996)
2007(11803)
2006(10883)
2005(9803)
作者
(41664)
(35760)
(35114)
(33648)
(22126)
(17091)
(15643)
(13628)
(13436)
(12523)
(12448)
(11804)
(11310)
(11240)
(11232)
(10625)
(10426)
(10320)
(10162)
(9958)
(9028)
(8667)
(8620)
(8237)
(8086)
(7970)
(7914)
(7841)
(7158)
(6975)
学科
(61394)
经济(61308)
(52511)
(49727)
管理(43263)
农业(33178)
(31202)
企业(31202)
(21746)
业经(21218)
税收(20301)
(20183)
(20129)
(18355)
方法(17559)
中国(17131)
数学(15141)
数学方法(14977)
(13371)
地方(12756)
农业经济(12496)
(12075)
土地(11711)
(11378)
(10504)
(10396)
银行(10385)
(10344)
财务(10310)
财务管理(10288)
机构
学院(215289)
大学(208978)
(90404)
经济(88560)
管理(80669)
研究(72821)
理学(69121)
理学院(68413)
管理学(67438)
管理学院(67049)
中国(58841)
(53836)
(48369)
(43480)
科学(42173)
农业(40636)
业大(36613)
(36343)
财经(35772)
(35067)
中心(34467)
(32339)
研究所(32013)
(27077)
经济学(26763)
(26697)
北京(26650)
(26615)
师范(26484)
(25859)
基金
项目(139322)
科学(110258)
研究(107925)
基金(100842)
(86965)
国家(86088)
科学基金(73682)
社会(70433)
社会科(66281)
社会科学(66263)
(55435)
基金项目(53118)
教育(47455)
编号(45711)
(45263)
自然(44074)
自然科(42956)
自然科学(42948)
自然科学基金(42176)
资助(38946)
成果(37618)
(33590)
(31644)
(31503)
(31277)
重点(31132)
课题(31116)
(29621)
(29406)
国家社会(29406)
期刊
(111643)
经济(111643)
研究(68297)
(59934)
中国(50984)
农业(40343)
(37416)
学报(32289)
科学(31289)
大学(26087)
管理(25917)
学学(25072)
业经(24252)
(23495)
金融(23495)
教育(20934)
(18168)
财经(17024)
技术(16595)
(16429)
问题(15869)
(15675)
农业经济(15078)
农村(15054)
(15054)
经济研究(14908)
(14535)
税务(13935)
(13325)
世界(12217)
共检索到339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树春  马元  
本文在以往农地制度变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重新归纳了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领导与农户的效用目标及约束条件,对于更高效用目标的追求导致二者在农地市场中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作为代理人的村领导在体现农户集体意愿的决策集合中进行农地制度选择,最终形成的农地制度安排实现了农户集体意愿与村领导的动态利益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荣材  
制度变迁及模式选择是在一定的路径约束下展开的。在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模式选择的路径约束就是现行的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制度保障制度二元经济制度安排及其制度本身的内在的路径依赖。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约束,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模式选择。这就是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确立农民作为土地产权主体的地位,赋予农民有效的土地产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永穆  安雅娜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祥东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基层民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文章探讨了"后税费时代"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先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先后制定了以保护耕作者权利为主题的《农地法》、以农地开发整理为主旨的《土地改良法》、以农地用途划分为中心的《关于农业振兴地域的法律》和以促进农业综合发展为主导的《农业经营基础强化促进法》等一系列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促使了日本农地高效利用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对战后日本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顺利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日本的做法对中国今后的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就是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使用和保护的法律制度,重视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秀清  尉京红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土地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长期、动态的观点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效率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应当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逢伯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政府、企业、农民等主体对土地有了新的诉求,农村土地制度非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的要素功能和保障功能的矛盾造成的。根据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今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方向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和建立高效、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最终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村土地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铁军  
本文认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治意义大于其经济作用,是有利于农民休养生息和基层稳定的关键性措施,但各地方在贯彻中央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期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有的地方出台“过头”政策,有些乡村累积债务包袱沉重,有些地方出现“组织空白”和“制度空白”等。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农村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需要采取与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财税、金融和社保方面的改革等。本文秉承作者一贯的观点——“三农”问题是宏观问题,提出了若干有见地、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本文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探讨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历程,认为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管理制度供给不足、管理主体不明确、地方寻租空间过大等问题,提出加强制度变迁的综合性和配套性,明确管理主体,以土地使用权能一致性为基础,逐步清晰产权,规范微观管理主体行为,保护农民利益,消散制度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立争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草原承包、集体林权等构成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深化改革的重点。应组建结构完善的土地银行专门从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业务,采纳"抵押豁免规则"。统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机构,并以登记生效主义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的效力模式。草原承包制度的改革,应以生态化为基本理念,完善草原生态化补偿机制。集体林权的利益机制应采纳"均股均利"的方式,并从流转范围和主体等方面完善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华,徐充,胡慕陶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大问题是公平性欠缺。寻找到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集为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政府为农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发挥公共财政筹集公共卫生资金的作用;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具有预警和监测功能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广文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在对农村信用社与农户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同时,对农村信用社控制权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一个逐渐多元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缺乏战略导向和目标模式的设定,更多地拘泥于形式和数量上的调整、管理权利的重新分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并且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应确立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按照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观点创新农村信用社机构体系,整合农村信用社金融资源,建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约束机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逐渐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贵民  
诱致型制度变迁使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并繁荣一时。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建是一种强制型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安排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此限制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要想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可持续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从强制型制度变迁向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具体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消除农民顾虑;建立多元化、科学合理、高效的筹资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费用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建立技术过硬,服务质量高的医疗服务机构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邝先慧  祁晓玲  
建国初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合作社土地集体制、人民公社公有制的变迁。本文以组织公民行为为视角,分析了土地制度影响因素,认为互助合作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合作社土地集体制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瞒产私分、包产到户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关系,对国家土地制度创新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芸  
中国农民几十年来的种种经济行为与土地制度变迁密切相关 ,不同土地制度形式的农民供给反应相差很大。通过考察建国以来的四次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民的供给反应 ,得出农民是否拥有真正的产权制约着农民的供给。改革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弱化集体所有权 ,加强宏观调控 ,强化农民永久使用权 ;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 ;理顺国家和农民之间的税收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