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6)
- 2023(13449)
- 2022(10937)
- 2021(10479)
- 2020(8687)
- 2019(19187)
- 2018(19046)
- 2017(35361)
- 2016(19817)
- 2015(22381)
- 2014(21884)
- 2013(20264)
- 2012(17995)
- 2011(16032)
- 2010(16046)
- 2009(13926)
- 2008(13168)
- 2007(11340)
- 2006(9747)
- 2005(8603)
- 学科
- 济(69087)
- 经济(69017)
- 管理(53300)
- 业(51282)
- 企(42673)
- 企业(42673)
- 方法(31354)
- 数学(27269)
- 中国(26845)
- 数学方法(26843)
- 教育(20984)
- 农(19644)
- 财(18883)
- 技术(17339)
- 业经(16770)
- 理论(15137)
- 学(14470)
- 贸(13492)
- 贸易(13483)
- 地方(13245)
- 易(13160)
- 农业(13113)
- 制(12893)
- 融(12850)
- 金融(12847)
- 银(12498)
- 银行(12478)
- 行(11922)
- 务(11651)
- 财务(11599)
- 机构
- 大学(255837)
- 学院(251419)
- 济(99835)
- 经济(97813)
- 管理(95027)
- 研究(84625)
- 理学(82351)
- 理学院(81429)
- 管理学(79904)
- 管理学院(79375)
- 中国(59216)
- 京(53674)
- 科学(48449)
- 财(45314)
- 范(41692)
- 师范(41385)
- 所(39636)
- 中心(39082)
- 江(38089)
- 财经(36367)
- 研究所(36109)
- 农(35584)
- 教育(35140)
- 业大(34104)
- 师范大学(33861)
- 北京(33468)
- 经(33388)
- 院(31300)
- 经济学(31287)
- 州(30143)
- 基金
- 项目(172819)
- 科学(139765)
- 研究(134142)
- 基金(124702)
- 家(107116)
- 国家(106129)
- 科学基金(92561)
- 社会(85653)
- 社会科(81144)
- 社会科学(81126)
- 教育(68844)
- 省(68691)
- 基金项目(65235)
- 划(59158)
- 自然(57331)
- 自然科(56130)
- 自然科学(56120)
- 编号(55451)
- 自然科学基金(55096)
- 资助(48781)
- 成果(46199)
- 课题(40584)
- 重点(40137)
- 部(39973)
- 创(39174)
- 发(38507)
- 创新(36522)
- 教育部(35682)
- 国家社会(35447)
- 项目编号(34231)
- 期刊
- 济(103415)
- 经济(103415)
- 研究(81912)
- 教育(58016)
- 中国(57252)
- 管理(36380)
- 财(35704)
- 学报(34727)
- 科学(32629)
- 农(31759)
- 大学(28931)
- 技术(27525)
- 学学(25479)
- 融(22210)
- 金融(22210)
- 农业(21980)
- 财经(17648)
- 业经(16719)
- 经济研究(16709)
- 经(15282)
- 职业(15120)
- 问题(13864)
- 图书(12751)
- 坛(12627)
- 论坛(12627)
- 业(12595)
- 贸(12132)
- 国际(12112)
- 科技(11779)
- 技术经济(11744)
共检索到379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进 林松月 高媛
为研判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分析后疫情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服务"十四五"国际化战略制定,对全球范围内21位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著名学者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后疫情时期,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包含四大新常态,即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式微,后发国家入局国际化竞争成为新常态;保守势力抬头,区域国际化、在地国际化等模式创新成为新常态;国际化泡沫破裂,数字国际化等技术创新成为新常态;"西方化"、"美国化"、"英语化"松动,多极化发展成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成为引导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中心理念,中国应积极推动构建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秩序体系、话语体系和工作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盛兵
本世纪中叶,我国计划建成世界教育中心和科学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很快,由世界边缘开始进入中心。围绕我国在世界高等教育和世界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我国能否建成世界教育中心、我国学者对世界知识的贡献、我国建设世界教育中心的优势及劣势、国际化在世界教育中心建设中的作用等八个问题,我与高等教育中心-边缘学术理论提出者阿特巴赫教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他的许多独到观点对我国未来世界教育中心建设深有裨益。
关键词:
教育中心 研究中心 菲利普·阿特巴赫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国凤 余咏梅
美国波士顿学院的阿特巴赫教授在坚持高等教育依附论观点的同时,对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现实发展给予长期的关注与关怀。他不仅分析和解释了第三世界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原因,也对第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警醒之言,还对第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思路。
关键词:
阿特巴赫 依附论 高等教育 第三世界国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浅沼茂(Asanuma shigeru)教授应邀于2007年5月底来上海参加由本所主办的"首届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带来了近年来由他主持的"旨在提高综合学习的课程质量的教师元认知研究"的成果。本访谈主要围绕其研究成果的一个论题——巴赫金语言哲学的意义——展开。理解巴赫金语言哲学及其对话论命题的精髓,是发展"临床教育学"研究所需要的。教育临床研究三基轴——"现场性"、"实践性"之轴;"病理性"、"问题性"之轴;"发现性"、"批判性"之轴——的分析,集中体现了"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及其特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杭
1817年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在法国《教育杂志》上连续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开启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篇章。今天,在比较教育学科诞生200周年之际,回顾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立足当前比较教育发展实际,把握比较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学院访学期间,就当前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以及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志慧 希建华
当前,我们正处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之下,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由此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远程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现状及走势,并认清我们所处的新情境,从而探索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因此,本研究基于八年来(2004-2011年)对国际远程高等教育领域48位知名学者的46篇访谈,从当前远程高等教育需求与理念的变化、政策与管理、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学习支持、经济与成本、质量保证、研究方法的创新、实践发展以及研究背后的故事等九方面剖析了当前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希望能对终身教育背景下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远程高等教育 访谈 技术 终身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克莱西·拉潘塔 卢卡·博图里 彼得·古德伊尔 卢尔德·古尔迪亚 玛格丽特·库尔 肖俊洪
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一个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认识进行重新思考的机会。由于这场大流行病所造成的全面危机,尤其是所谓应急远距离教学的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他们的角色、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以及如何把学生看作是自我组织学习者、积极公民和自主社会能动者。我们发表在本刊的前一篇文章试图总结和分享一些专家的建议,帮助普通高校教师适应在线教与学。作为该文续篇,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普通高校教师已经经历了突发、不得不为之的在线教与学,这种经验如何能有助于弥合今后在线与面授教学的距离?受访的四位专家(同时也是本文合作者)一致强调高等教育的教学法理论化而不是数字化,认为战略决策是后新冠大流行时代教育实践的核心。本文回顾过去一年发表的文章,并分析受访专家对研究问题的看法,结果表明,在应急远距离教学过程中“被迫”使用数字技术教学这种情况有可能渐渐变成数字和非数字工具和方法的和谐融合,以促成更加主动、灵活和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复生 魏志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多样化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由于地域广阔,高等教育也因此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地方差异性,同时作为高等教育的发达国家,加拿大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方面也走在比较前沿的位置。了解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措施,对同样是高等教育大国和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国将有很多有益的借鉴。本期我们有幸采访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格兰·琼斯教授,期望能在更全面地了解加拿大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深入理解其高等教育。格兰·琼斯(Glen A.Jones)教授是教育学博士,现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道凯
新冠疫情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产生着广泛而又长期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强政府的治理模式、全球发展格局的全面博弈、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社会矛盾的表象化、高等教育高质量普及与学龄人口剧增以及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等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扩大规模和精英教育、更加重视调整结构与方向引领、更加重视任务驱动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更加重视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变革、更加重视基于普及化和数字化的教育过程再造、更加重视多样化的国际合作交流。后疫情时代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统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需求能力、全面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而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后疫情时代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谷平 杨凯良
学术背景、学术师承、学术网络是考察学术谱系的三个维度。通过对9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学者的访谈资料,考查他们对学术谱系及相关概念和问题的见解,探讨学术谱系的作用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的学术谱系特点,并对于学术谱系进行重新解读。学术师承由学业师承与职业师承构成。在"前"学者阶段,学术背景和学业师承这两个层面起主要作用,学术谱系是偏向于学业发展的谱系,作用于学者的初步养成及进入学术圈;而在学者阶段,则主要受职业师承和学术网络这两个层面影响,学术谱系是着眼于职业发展的谱系,职业发展的谱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钟红 赵雪情
国际货币秩序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延伸。后疫情时代,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货币体系步入调整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将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本文客观分析疫情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与特征,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视角,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机遇及发展瓶颈,并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深圳市龙华区作为外向型制造业大区,商事主体达36万多家,产业工人近100万,实际管理人口超过300万,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相对短缺,信访矛盾易发多发。2019年底,新冠病毒肺炎迅速蔓延,目前,国内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国外疫情大规模爆发,疫情防控已从"内防扩散、外防输出"转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并重,生产生活逐渐恢复,信访工作压力也不断加大。为摸清后疫情时期可能引发的信访风险点,提前研判并做好应对措施,龙华区信访局近期深入调研,开展了后疫情时期信访矛盾风险预判及应对研究。
关键词:
信访矛盾 龙华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琳 范国睿
国际教育规划是涉及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复杂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于2021年同年出台新的国际教育战略性政策是尤为值得关注的动态。基于地缘因素等宏观背景,通过QCAmap对三国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分析,对比研究美国、英国、澳大亚利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战略,发现三国战略动因、目标与行动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达成战略目标所面临的困境。在战略动因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战略虽各有侧重点,但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国家竞争意识、零和博弈思维与意识形态色彩。在战略行动上,三国均力求降低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的发展风险,美国重纲领轻路径、注重加强府际协调,英国与澳大利亚注重对外协调、危机应对与路径建设。鉴于此,我国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挑战与机遇并存,应结合战略发展目标所需,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更为公平的教育国际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卫新江
201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公布,条例进一步放宽了外资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限制。同年12月9日公布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外资在合资寿险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可以达到51%。在这些政策利好的推动下,2019年下半年有不少外资积极谋划进入中国市场,可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疫情冲击下,美国、日本
关键词:
保险业 外资保险公司 保费收入 健康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百伟 陈霞
赫尔穆特·维特曼(Helmut Wittmann)博士是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文化部司长,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博士。维特曼博士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曾在小学、中学担任教师与校长,在教师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方面具有专门的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2005年11月,借维特曼博士参加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德教育学术研讨会"之际,笔者有幸与他进行了专业访谈,使得我们可以分享德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校长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