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3)
- 2023(8654)
- 2022(7304)
- 2021(6798)
- 2020(5753)
- 2019(12542)
- 2018(12292)
- 2017(22842)
- 2016(11431)
- 2015(12925)
- 2014(12299)
- 2013(12263)
- 2012(11498)
- 2011(10459)
- 2010(10562)
- 2009(9716)
- 2008(9048)
- 2007(7786)
- 2006(7144)
- 2005(6286)
- 学科
- 济(70481)
- 经济(70421)
- 管理(30548)
- 业(25622)
- 企(20442)
- 企业(20442)
- 地方(19652)
- 方法(19504)
- 数学(16818)
- 数学方法(16700)
- 中国(14771)
- 农(13637)
- 业经(12926)
- 地方经济(12897)
- 学(12275)
- 财(10979)
- 农业(9413)
- 制(9111)
- 贸(9089)
- 贸易(9082)
- 易(8682)
- 环境(8634)
- 关系(8208)
- 融(8192)
- 金融(8187)
- 和(7846)
- 经济学(7770)
- 体(7592)
- 理论(7547)
- 发(7244)
- 机构
- 学院(165524)
- 大学(165382)
- 济(79025)
- 经济(77610)
- 研究(60020)
- 管理(60016)
- 理学(51305)
- 理学院(50653)
- 管理学(49956)
- 管理学院(49598)
- 中国(45021)
- 京(34012)
- 财(33928)
- 科学(33271)
- 所(29058)
- 财经(26949)
- 中心(26659)
- 研究所(26101)
- 经济学(25772)
- 江(24785)
- 经(24354)
- 经济学院(22851)
- 范(22763)
- 农(22625)
- 师范(22618)
- 院(22089)
- 北京(21113)
- 业大(20561)
- 财经大学(19826)
- 州(19654)
- 基金
- 项目(107677)
- 科学(85157)
- 研究(82459)
- 基金(78245)
- 家(66644)
- 国家(66054)
- 科学基金(56972)
- 社会(55013)
- 社会科(52140)
- 社会科学(52127)
- 省(41638)
- 基金项目(41241)
- 教育(36597)
- 划(34211)
- 自然(33701)
- 自然科(32848)
- 自然科学(32843)
- 编号(32825)
- 自然科学基金(32242)
- 资助(30375)
- 成果(26622)
- 发(25121)
- 重点(24046)
- 部(23696)
- 国家社会(23289)
- 课题(22742)
- 创(22219)
- 发展(21002)
- 教育部(20997)
- 人文(20827)
共检索到25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沈和
海洋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地缘特性决定了海洋在其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即对海外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决定了海上航路权益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新冠疫情暴发后,日本在调整印太地区对外经济关系,构建区域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将维护海上航路权益作为重要的切入点,由传统的对外经济援助、传统产业的价值链布局向开拓新产业、寻求共同利益的方向转变。可以说,维护海上航路权益成为日本实现对外经济合作拓展,构建区域经济主导权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黑田东彦 林晓光
所谓"国际经济秩序"即是:1、国际金融体制;2、国际贸易秩序;3、国际课税原则。这一战后管理国际经济的秩序是以美国为领导而建立,也是以美国为核心而维持的。但近20年中,恰恰是美国自己渐渐打破了这一秩序。因为能够代替旧秩序的综合性规则尚未建成,所以实际上我们处在一种"秩序真空"的状态中。尽管欧共体试图设立某些"平行的"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兰日旭
新航路开辟至今,处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核心国家尽管出现了多次变更,但从未改变已有秩序规则的不对称、利益配置的非中性等特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渐趋融入已有秩序的同时,也谋求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然而,这一过程会遭遇原有秩序的干扰、阻碍。我国经济的崛起是在和平复兴的条件下渐渐推进的,自然我国所谋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无法建构在过去不公平、不合理的秩序基础之上,而是以和谐共赢为目标。在新秩序的策略选择中,我国一定要采取"和而不同"和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策略,而无法一蹴而就。
关键词:
国际经济秩序 变迁 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正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丹 刘悦 刘慧岭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秩序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影响下开始新一轮调整,并在秩序理念、秩序内容、秩序适用范围、秩序质量以及秩序主导权上呈现出新的演化趋势。而国际经济秩序演化下伴随而来的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变化也将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产生明显冲击,并从产业链联系、地位以及空间布局三方面影响我国产业链重构。我国应顺应国际经济秩序演化新趋势,从打通产业链联系、提升产业链地位、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以及营造良好重构环境四方面着手,助推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重构,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国际经济秩序 逆全球化 产业链重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凤德
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成了近年来国际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东北亚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东北亚的一员,既然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就不能不把“秩序”作为战略问题来加以考虑。本文就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和东北亚经济秩序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广伟 何章银 杜清华
本文以国家和市场为动力,以国际权力结构、国际经济制度、国际经济主导思想三个关键变量为维度,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分析框架,并在这一框架指导下考察二战后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冲击,深入探讨国际经济秩序在国家和市场双重力量推动下演变的原因、路径和趋向,以期发现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若谷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今天的中国不但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外汇储备持有国,还是钢材、汽车、船舶等主要工业品的第一大制造国,也是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原煤等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发展着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江
新冠肺炎疫情下,油价暴跌的事实表明,传统能源安全观已无法适应全球能源稳步发展的时代诉求。既有能源垄断结构的坍塌、能源治理机制的不适应以及新能源革命的出现都对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治理形成新的挑战。为此,应树立起新的能源安全观,以实现能源供需平衡为旨趣,重构全球能源治理新秩序。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优势,在全球能源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促成向新能源安全观转向;另一方面,应努力提升国内能源大循环的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应对国际能源风险和外部冲击的应急能力,以期实现新发展格局下,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的新时代使命。
关键词:
全球能源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一带一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世龙
二十国集团成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存在的正当性和作用得到了一定认同。通过广泛对话和协商,二十国集团确立了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应对协同解决的信念,并以此为指导采取了具体措施,如提供巨额资金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金融监管,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强化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此外,其决策适当照顾并体现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它们在全球金融经济治理和对话中地位的提升。但是,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并不代表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也没能够冲击或颠覆现有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保障机制,同时,美元霸权依然大行其道。换句话说,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并没有颠覆美国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乌杰
一、思维范式的转换 本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范式。所谓范式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学科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冬乐 王济光 李健 陈黎
瑞士经济秩序的法律化管理郭冬乐王济光李健陈黎瑞士处在欧盟包围圈中的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并成为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有其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注意政府的适度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重视市场法规建设和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力求避免市场垄断、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J·丁伯根 王肇荣
收入再分配的程度是最优经济秩序最说明问题的特征。它既是国内“社会问题”的核心,也是国家之间发展合作问题的核心。本文给出了一个最优经济秩序最简单的模型,并根据经验数据计算了若干国家内部实现再分配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实现再分配所需要的时间。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现有援助水平(GNP的0.35%)计算,实现最优秩序(各国个人收入相等)需要五个世纪。富裕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援助,这对于发达国家人民也是有利的和必要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俊萍
从经济社会学角度来看,作为沟通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媒介,社会资本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并维系了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物质基础——经济系统的正常秩序.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秩序 社会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