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4)
- 2023(7088)
- 2022(6144)
- 2021(6056)
- 2020(5156)
- 2019(11202)
- 2018(11084)
- 2017(19760)
- 2016(11555)
- 2015(13369)
- 2014(13385)
- 2013(12449)
- 2012(11531)
- 2011(10592)
- 2010(10949)
- 2009(9710)
- 2008(9192)
- 2007(8219)
- 2006(7433)
- 2005(6662)
- 学科
- 济(34337)
- 经济(34298)
- 管理(28308)
- 业(25343)
- 企(19030)
- 企业(19030)
- 中国(14679)
- 农(13509)
- 教育(10510)
- 方法(10447)
- 地方(10185)
- 财(9819)
- 理论(9158)
- 农业(8983)
- 数学(8973)
- 数学方法(8744)
- 教学(8425)
- 策(8371)
- 业经(8286)
- 制(7834)
- 贸(7833)
- 贸易(7827)
- 易(7569)
- 学(6925)
- 及其(6287)
- 银(6208)
- 银行(6204)
- 行(5946)
- 政策(5622)
- 税(5618)
- 机构
- 学院(146998)
- 大学(146905)
- 济(53719)
- 经济(52120)
- 研究(51351)
- 管理(51287)
- 理学(42986)
- 理学院(42343)
- 管理学(41451)
- 管理学院(41119)
- 中国(38155)
- 京(32494)
- 科学(29789)
- 财(27329)
- 范(25691)
- 师范(25561)
- 江(25357)
- 所(24815)
- 中心(23899)
- 研究所(22108)
- 农(22029)
- 北京(20836)
- 师范大学(20306)
- 财经(20189)
- 州(20039)
- 教育(19465)
- 院(19201)
- 业大(19064)
- 技术(18568)
- 经(18175)
- 基金
- 项目(91493)
- 研究(76002)
- 科学(71661)
- 基金(61388)
- 家(51050)
- 国家(50429)
- 社会(44186)
- 科学基金(43285)
- 社会科(41517)
- 社会科学(41507)
- 教育(38766)
- 省(38113)
- 编号(34925)
- 划(32005)
- 基金项目(31672)
- 成果(31050)
- 自然(26214)
- 课题(26115)
- 自然科(25535)
- 自然科学(25530)
- 自然科学基金(25067)
- 资助(24999)
- 年(22709)
- 重点(20654)
- 发(20568)
- 项目编号(20380)
- 部(20317)
- 性(20169)
- 大学(19885)
- 规划(19545)
共检索到241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云涛 陈晨
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竞争人数增长、岗位投放减少、人才需求升级。为此,政府层面,要完善政策,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高校层面,要多措并举,提升毕业生就业实效;学生层面,要转变思路,强化自身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道凯
新冠疫情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产生着广泛而又长期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强政府的治理模式、全球发展格局的全面博弈、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社会矛盾的表象化、高等教育高质量普及与学龄人口剧增以及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等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扩大规模和精英教育、更加重视调整结构与方向引领、更加重视任务驱动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更加重视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变革、更加重视基于普及化和数字化的教育过程再造、更加重视多样化的国际合作交流。后疫情时代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统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需求能力、全面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而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后疫情时代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斌 夏玉芬
法学专业大学生由于数量过剩、专业就业门槛高以及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就业难一直是困扰毕业生的首要问题。文章从法学专业大学生这一特定主体的就业现状谈起,分析了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全方位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有效解决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
法学专业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秀
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需要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就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晏
就业力反映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独立学院定位于"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其特殊要求。高就业力的法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四种实际能力,成为法律应用领域的知识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法学院要针对这种特殊性,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法学学生的特色就业力。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法学专业 就业力 应用型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玉婷 周鹭 朱俊国
后疫情时代充满更大的机遇与更多的挑战,大学生如何才能在就业市场中实现高质量就业,这需要向外探索,了解市场需求,更需要加强自我成长,提升自我能力。文章基于学生主体的角度,探讨后疫情时代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主体性因素中分析影响了大学生“慢就业”或“不就业”的原因,并围绕“坚持一个意识,营造两种氛围,解决三个问题”提出对大学就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主体 就业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东影 徐琼
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和防控是对一流大学在危机时刻履行其不可替代功能的重大考验,也不断丰富着一流大学的内涵。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一流大学作为可持续发展参与者、科技文化创新代表者以及应对社会挑战引领者的重要作用,迅速形成了指挥领导机制、技术支撑机制、教学管理机制和经济支援机制。这些组织机制是大学内外部诸多要素良性互动的结果,即校长领导力的发挥是机制建设的重要前提,雄厚的科研实力是机制建设的坚实支柱,充足的资金储备是机制建设的物质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岚
全球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职业教育治理需要探索转“危”为“机”的新路径。“鲁班工坊”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探索创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新窗口。在后疫情背景下,以全球“鲁班工坊”为例,分析中国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的新角色,揭示已建和备建“鲁班工坊”的现实挑战,并从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建立并提升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塑全球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等方面提出创新“鲁班工坊”建设与发展的路径,以期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新突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江
新冠肺炎疫情下,油价暴跌的事实表明,传统能源安全观已无法适应全球能源稳步发展的时代诉求。既有能源垄断结构的坍塌、能源治理机制的不适应以及新能源革命的出现都对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治理形成新的挑战。为此,应树立起新的能源安全观,以实现能源供需平衡为旨趣,重构全球能源治理新秩序。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优势,在全球能源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促成向新能源安全观转向;另一方面,应努力提升国内能源大循环的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应对国际能源风险和外部冲击的应急能力,以期实现新发展格局下,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的新时代使命。
关键词:
全球能源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一带一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戴令羽
后疫情时代,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一带一路"为我国企业跨国营运打造了良好局面,数字经济推动中国企业来到了新风口,但我国企业由于经验不足、形象欠佳、人才缺口巨大,跨国营运道路坎坷。面对跨国营运种种风险,我国企业应当完善风险防范措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元渠道公开信息,系统构建企业形象,并打造知名雇主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给我国企业跨国营运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跨国营运 一带一路 数字经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颖 孔维强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量的信息表明,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更难。然而在现阶段,法学专业的人才并未真正达到饱和状态。文章经过分析,力图探求出化解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困局。
关键词:
扩招 法学专业 就业难 化解困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祎 蒋伟 王新奎 张杰
今年是90后大学生入学元年,与备受争议的80后相比,90后大学生面对的是更多的质疑和关注,他们的入学对高校教育有着怎样特别的意味?学校在管理上又会采取哪些不同以往的举措?本期特邀几位知名院校领导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舒茗 张奇峰
本文以立讯精密为例,分析疫情前后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及其对海外业务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疫情后企业海外业务快速扩张、购销相对集中与管控复杂度提升显著加剧了企业经营风险、舞弊合谋激励与内控风险。审计师对于海外业务应重点关注收入与成本、应收账款、固定资产与存货的认定风险,可采取为现场工作提前安排预案、利用专家工作、构建数字化审计来降低海外业务审计风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克莱西·拉潘塔 卢卡·博图里 彼得·古德伊尔 卢尔德·古尔迪亚 玛格丽特·库尔 肖俊洪
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一个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认识进行重新思考的机会。由于这场大流行病所造成的全面危机,尤其是所谓应急远距离教学的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他们的角色、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以及如何把学生看作是自我组织学习者、积极公民和自主社会能动者。我们发表在本刊的前一篇文章试图总结和分享一些专家的建议,帮助普通高校教师适应在线教与学。作为该文续篇,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普通高校教师已经经历了突发、不得不为之的在线教与学,这种经验如何能有助于弥合今后在线与面授教学的距离?受访的四位专家(同时也是本文合作者)一致强调高等教育的教学法理论化而不是数字化,认为战略决策是后新冠大流行时代教育实践的核心。本文回顾过去一年发表的文章,并分析受访专家对研究问题的看法,结果表明,在应急远距离教学过程中“被迫”使用数字技术教学这种情况有可能渐渐变成数字和非数字工具和方法的和谐融合,以促成更加主动、灵活和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秋月 林晨宇 马丹
职业教育发展事关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巨变。后疫情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国际环境更加复杂、育人生态多元变化、人才培养供需矛盾以及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缺乏竞争力等挑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系统科学职教治理观缺位、自身革新创新动力不足、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乏力,校企深度合作式微等方面。为此,应从重塑发展新生态、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关注职教师资队伍培养、变革职教课程体系及优化职教评价路径等方面助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