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6)
2023(5005)
2022(4113)
2021(3778)
2020(3280)
2019(6542)
2018(6060)
2017(10746)
2016(5138)
2015(5879)
2014(5552)
2013(5466)
2012(4718)
2011(4151)
2010(4670)
2009(4813)
2008(3593)
2007(3164)
2006(2898)
2005(2726)
作者
(14365)
(11694)
(11375)
(10985)
(7331)
(5601)
(5269)
(4599)
(4306)
(4212)
(4056)
(3832)
(3749)
(3713)
(3609)
(3565)
(3471)
(3371)
(3286)
(3257)
(2932)
(2872)
(2691)
(2673)
(2671)
(2587)
(2552)
(2462)
(2369)
(2354)
学科
(24346)
金融(24344)
(21292)
(21265)
银行(21261)
(20749)
(19231)
经济(19216)
管理(19044)
(18904)
企业(18904)
中国(14367)
中国金融(10886)
(8136)
(7987)
方法(7210)
(6451)
财务(6417)
财务管理(6411)
数学(6341)
数学方法(6303)
(6264)
供销(6258)
业经(6224)
地方(6217)
企业财务(6155)
(5737)
(4680)
(4553)
贸易(4544)
机构
学院(71251)
大学(69142)
(31812)
经济(31146)
管理(26963)
中国(25231)
理学(22750)
理学院(22554)
管理学(22283)
管理学院(22149)
研究(21987)
(16175)
(14856)
银行(14396)
(13907)
(13673)
金融(13639)
(13513)
中心(12931)
财经(12665)
(11430)
人民(11325)
科学(11041)
经济学(10718)
(10411)
国人(10323)
中国人(10282)
(10224)
中国人民(10213)
(9885)
基金
项目(45801)
科学(36319)
研究(34951)
基金(33613)
(28134)
国家(27874)
科学基金(24824)
社会(23304)
社会科(22333)
社会科学(22328)
(18576)
基金项目(16637)
教育(15327)
自然(14853)
(14685)
自然科(14578)
自然科学(14576)
自然科学基金(14347)
资助(14152)
编号(14137)
成果(11280)
(10611)
(10526)
(10431)
重点(10229)
国家社会(9852)
创新(9798)
(9662)
课题(9643)
项目编号(9521)
期刊
(32820)
经济(32820)
(25848)
金融(25848)
研究(22457)
中国(14804)
(12822)
管理(10481)
(9399)
学报(8664)
科学(7872)
大学(6965)
学学(6685)
财经(6415)
技术(6218)
经济研究(5967)
业经(5644)
教育(5515)
(5459)
农业(5343)
中国金融(4688)
理论(4558)
实践(4179)
(4179)
国际(3983)
商业(3753)
问题(3668)
财会(3560)
(3551)
现代(3197)
共检索到115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新彬  
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经济活动快速复苏,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推进。产业链协同是实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重启的重要条件,这也必将给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带来新的契机。供应链金融适逢新机遇需求端:复工复产将催生供应链金融需求爆发式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洪卫  
疫情冲击是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一次压力测试,维护制造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关系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任务的实现。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验观察,提出疫情冲击制造业供应链的理论框架,重点从供给、需求视角以及区域、行业和企业规模维度对疫情冲击的影响展开分析,综合对疫情期间金融、财税和就业等相关纾困政策的简要述评,提出"后疫情时代",通过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制造业金融体系和加强国际合作等途径,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网络协同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覃兆祥  邓芊芊  
在分析应急供应系统基础上,构建了应急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再以广西来宾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及所赋权重,对应急供应链抗风险能力评估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最后对来宾市应急供应链的建设提出建议,以提高来宾市应急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学明  林梦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破坏了各国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全球供应链安全带来重大冲击。我国不仅是制造大国、物流大国、消费大国,更是全球供应链枢纽,海外疫情持续恶化对我国供应链的影响不容小觑。与此同时,因疫情全球扩散而形成的三大因素将推动全球供应链加速向多元化、区域化、本地化方向发展,并在后疫情时期使我国供应链体系面临加速转移、供给中断、环节割裂、链路失控四大安全风险。我国应该提高警惕,及早谋划,从供应链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黏着力和保障力的角度打造我国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华  李锦涛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并为后疫情时代金融治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本文采用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综合考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银行业和保险业,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各个金融市场或金融行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并且金融风险会在各个市场和行业之间相互传染,产生风险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为我国后疫情时代金融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磊  周广秀  孙璐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日趋显现,然而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市场萎缩不振,短期财政刺激行为只是一时之策,创新与发展消费金融才是长久之道。针对后疫情时代居民消费特点的深刻转变以及国内消费金融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文章在系统分析东北三省2010-2019年消费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拓宽消费贷款渠道、丰富消费金融场景、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三条路径,实现"增加区域消费金融产品供给、提升区域短期消费贷款占比、统筹协调发展区域消费金融"的最终目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芳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中国制造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使全球供应链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此次疫情对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梳理国内各界观点,有的充满乐观情绪,认为疫情难以撼动中国制造的地位;有的则忧心忡忡,担心疫情蔓延可能导致投资者撤离中国,严重影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只有客观分析,才能准确审视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上的角色定位,才能化危为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立志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深度检验、一次综合性大考。在重大疫情应对中,进行高校治理体系工作的创新,对于促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构尤为重要。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理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运用区块链技术,把握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基本原则,顺势而为、强化特色、开拓创新,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实现治理效能的转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志翔  李双梅  张得志  王星星  胡秋雨  
浅析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之下,在物流领域尤其是冷链物流领域中建立有效的病毒防控机制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和受疫情影响巨大的生鲜电商行业的重要性及作用。在对热失活、消毒剂灭活、紫外线照射灭活、臭氧灭活等病毒防控策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特点及传播病毒的风险,提出了冷链物流的全程病毒防控策略,以期在冷链物流领域形成疫情防控闭环,巩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振消费者购买信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世杰  陈军  刘娜  
首先,从物流企业的业务环节、经济运行和供应链结构等方面采集数据,得到物流企业疫情影响评估实践指标。针对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冗余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物流企业疫情影响的评估指标模型。其次,针对物流企业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小数据特点,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评估指标模型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结果评估疫情对物流企业业务环节、经济运行和供应链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评估验证了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物流企业针对疫情影响的应对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桑宁霞  李京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极大地检验了风险社会中社区治理的体系和能力。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正经历着全球化、多元化、防疫常态化的历史性变革,这一变革掀起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广大反响。防疫常态化背景下,社区教育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丰富的经验,并在后疫情时代固定成模式,以提高社区抗击未来灾变的"免疫力"。本研究立足于后疫情时代,探讨社区教育的公益性价值、人力资源、融合机制与多元主体的关联性,以期达到社区教育助益社区治理构筑幸福和谐、福祉共建、共同守望的社区的目的,也为社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紧急事件,迅速组织扩充各路资源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新伟  王瑾  胡帅  
本轮油价上涨是由国际原油现货市场中的供需形势、原油期货定价影响及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缘政治冲突因素、美联储加息等。经过分析发现:国际原油供应趋紧、石油公司开发投资意愿薄弱、需求增加、期货市场多头大于空头等支撑油价上行的因素较强势,而影响油价下跌的因素相对弱势。基于此,国际油价在反复寻求每桶95美元的支撑位后,将继续保持百元均价高位震荡,油价一直在引导供需关系,疫情后供应增加滞后于消费需求。因此,国际油价尚存一定的上涨空间,国内需要做好应对高油价的准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华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中国产业供应链的持续竞争力形成挑战,使企业面临人力短缺、成本增加、现金流紧张和供应链不确定性增高等问题,在企业供应链的原材料供应、采购管理、生产复工、物流以及市场等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对供应链弹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府层面,应建立综合、协同性的产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和沟通机制,构建基于事件的产业供应链预警体系,保障企业供应链运营的资源体系,推动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带动供应链参与者建立供应链弹性体系。在企业层面,应建立基于企业事件的供应链预警体系,根据供应链预警信息和状况,合理规划供应链运营方式,运用数字化能力建设企业供应链弹性体系,稳定供应链运营,提升供应链效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艳涛  丁琪  王国刚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我国玉米供应链各环节造成影响,暴露出玉米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疫情下我国玉米春耕备耕农资供应紧张,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紧张,市场价格波动明显,全球范围疫情的扩散将给玉米进口贸易带来不确定性,且疫情对我国畜禽养殖业冲击较大,直接影响本年度玉米饲用消费。当前,我国玉米供应链体系存在小农生产导致生产与消费脱节、生产重心北移造成产销区生产布局不平衡及储备布局不平衡、"北粮南运"格局带来的跨区流通不畅、粮食应急机制亟待健全、玉米进口来源单一使国际贸易存在潜在风险等问题。对此,需要充分发挥粮食专业合作社及经纪人作用,促进玉米产销对接;统筹调整玉米产业区域布局,促进产业高效发展;健全粮食应急机制,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构建多元化的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减缓国际贸易风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于2020年1月23日开始"封城",这一措施对农产品供应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武汉107家农产品供应商进行电话访谈调查,从商户营业状态、进货情况、销售情况和未来预期四个方面分析"封城"前后疫情对武汉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疫情对武汉市农产品供应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封城"措施加剧了这一冲击;"封城"措施对不同类型农产品供应商的影响存在差异,对粮油供应商的影响最大,果蔬供应商次之,肉蛋奶供应商最小;"封城"措施导致农产品供应商的进货渠道变窄,对批发商的依赖程度提高;"封城"措施对果蔬类和肉蛋奶类农产品的销量冲击最大,对粮油类农产品的冲击最小;不同类型农产品供应商对疫情结束后的经营预期存在较大差异,肉蛋奶供应商选择继续留在原行业的比例最高,果蔬供应商次之,粮油供应商最小。基于此,从助力复工、拓宽农产品供应渠道、加强供需衔接和调整供应商预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保证农产品供应链正常运转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