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7)
- 2023(3241)
- 2022(3028)
- 2021(2974)
- 2020(2415)
- 2019(5690)
- 2018(5721)
- 2017(10530)
- 2016(6064)
- 2015(6984)
- 2014(6725)
- 2013(6763)
- 2012(6544)
- 2011(5839)
- 2010(5824)
- 2009(4998)
- 2008(4712)
- 2007(3800)
- 2006(3496)
- 2005(2953)
- 学科
- 济(21472)
- 经济(21458)
- 业(12420)
- 管理(12090)
- 地方(11412)
- 企(8733)
- 企业(8733)
- 农(7996)
- 方法(6187)
- 农业(5697)
- 学(5574)
- 数学(5415)
- 中国(5355)
- 数学方法(5353)
- 地方经济(5094)
- 业经(4590)
- 财(4250)
- 制(3909)
- 环境(3906)
- 贸(3486)
- 贸易(3482)
- 易(3238)
- 土地(3179)
- 和(2968)
- 资源(2931)
- 融(2752)
- 金融(2750)
- 城市(2700)
- 体(2698)
- 技术(2637)
- 机构
- 学院(75643)
- 大学(74215)
- 研究(29238)
- 管理(25763)
- 济(24747)
- 经济(24039)
- 理学(21784)
- 中国(21571)
- 理学院(21361)
- 管理学(20899)
- 管理学院(20727)
- 科学(20561)
- 江(19328)
- 京(17421)
- 农(16877)
- 所(15595)
- 研究所(14399)
- 中心(13949)
- 州(13884)
- 业大(13437)
- 农业(13251)
- 范(12651)
- 师范(12514)
- 省(12500)
- 财(11319)
- 院(11171)
- 师范大学(10138)
- 北京(9578)
- 科学院(9210)
- 技术(9143)
- 基金
- 项目(54399)
- 科学(41671)
- 研究(39196)
- 基金(37200)
- 家(33019)
- 国家(32684)
- 科学基金(27263)
- 省(24436)
- 社会(22894)
- 社会科(21434)
- 社会科学(21422)
- 基金项目(20790)
- 划(19530)
- 自然(18887)
- 自然科(18314)
- 自然科学(18307)
- 自然科学基金(17956)
- 教育(17207)
- 编号(16345)
- 资助(14542)
- 成果(13262)
- 发(12694)
- 重点(12512)
- 江(12431)
- 课题(12392)
- 部(11058)
- 创(10956)
- 计划(10740)
- 科研(10325)
- 创新(10243)
共检索到12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廷新
常州“小热昏”是江苏“小热昏”的代表,后申遗时期常州“小热昏”受到了政府的重视,营造了较好的传承环境,传承人的扶持与培养初见成效,传承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对传承人的扶持与培养不均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滞后、生产性保护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为此,应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保障制度,落实扶持资金、健全保障体系,重视传承人培养、引入“团体”或“群体”机制,打造生态保护区,让常州“小热昏”活在民间。
关键词:
常州 “小热昏” 活态传承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廷新
江苏是"小热昏"艺术的发源地。"小热昏"的省外传承路径是由苏州到上海再到浙江,由此形成了海派和浙派"小热昏";其省内传承路径是由苏州到无锡再到常州,然后有了苏帮、锡帮和常帮"小热昏"支系。从时间顺序来看,江苏"小热昏"的第一代艺人是赵阿福,第二代艺人为陈长生,第三代艺人有陈国安、周阿根、蔡济世等。目前,江苏"小热昏"已延续了六代,共有近百名传承人,其中以常州"小热昏"的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无锡次之,苏州的"小热昏"已基本消失。
关键词:
江苏 “小热昏” 历史沿革 传承谱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王鸣 江佳遥 沈婷婷
以杭州市小营巷历史街区为例,从城市记忆运行的四个主体要素即记忆者、记忆对象、记忆途径、记忆支撑基质出发,分析了城市记忆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及其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记忆更新与延续的有效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姗 李欣韵 魏方
当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为城市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借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经验,以江苏常州为例,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并对旧城的保护与更新、如何延续历史文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常州 旧城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海龙 汪炽平 栗洪超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竞相压低地价,甚至"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不仅导致工业用地的低成本过度扩张、土地闲置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也破坏公平公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为此,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颁布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全国每个区县都能找到对应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地方政府低价出让工业用地行为得到遏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晨 黄海波
常州是一座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城市。其中,奔牛段是大运河常州段的源头,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对奔牛段现有公共艺术及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和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奔牛运河文化与公共艺术更好结合的思路。
关键词:
奔牛运河 公共艺术 文化传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晨霞
家族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家族传承不仅守住了本家族的核心技艺,而且家族成员的积极参与也为传承技艺积蓄了宝贵的人才,使得"传承链"历经百余年而没有中断。然而,家族传承固有的血缘关系传承使得传承人数越来越少,这对传承手工技艺本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高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校非遗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设置课程内容与编写"留青"教材、参与工作室项目及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途径来实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安琪 李杨
文章基于大运河常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以金坛刻纸为例,探讨其缘起、工艺与价值,认为金坛刻纸在发展中存在传承人出现断层、实用性减弱、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现代设计感不足等问题,应通过挖掘金坛刻纸题材内容中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分层次融入不同层面的课程体系、与不同载体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等措施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大运河常州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坛刻纸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毅飞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常州市聚焦自身定位,提出了打造“长三角文旅中轴”的发展战略,“文旅中轴”描绘了常州文旅产业发展的未来蓝图,这也是在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切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能够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播非遗文化,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文章以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地区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路径为目的,以江苏常州的非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产品开发现状、文化内涵、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汲取其他文创产品成功的经验,提出了相关开发路径,以期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非遗 文旅融合 文创产品 常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际 吴先华 郭雨
在江苏省委组织部"333工程"课题组的《江苏省科技人员收入差距调查研究及政策建议》调查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北(以徐州为例)、苏中(以扬州为例)、苏南(以常州为例)地区的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差距,并通过对比,研究了多个因素对三个地区的科技人员对所在企事业的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观评价的差异,得到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差距 科技人员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左克军
为小专业学生提供符合其特点的有效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一直是不断探索的课题。江苏开放大学在建设实践中,对学习支持服务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重构了小专业的学习模式,构建全程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组建课程教学团队进行"组班"教学,以远程视频课搭建"虚拟课堂",赋予远程接待中心新的功能,并以成人高等教育注册入学试点项目的首批学生为对象,进行了新的支持服务模式的尝试,以探索更适合远程学习者的支持服务模式。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小专业 学习支持服务 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邵丽珍 季庆庆
通过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常州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地级市国际科技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国际科技合作能力提升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地级城市 国际科技合作 项目 能力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印成
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建立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对经济调结构、促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对江苏常州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存在互为支持、互为配套的协作关系,地方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要坚持规划引领,注意产业政策的配套和产业均衡发展。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新兴产业 产业融合 互动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洁 朱喜钢 林晓群 余思奇
从混合居住视角,评估了常州市收储社会闲置房源作为公租房这一举措的社会效应,认为该做法规避了贫困边缘化和集中化,确保保障对象居住就业的空间匹配以及维持原社会网络,在城市尺度上促进了不同阶层的混含居住。但是,房源相对集中的老旧社区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贫困化、邻里网络松散和社区管理缺失等特征,这种安置致使低收人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遭到邻里排斥,获得有益文化与行为示范有限,受到非正式社会控制力的影响薄弱。从长远来看,此举难以形成有益的混含居住和可持续的社会融含效果,甚至可能致使贫困空间固化。因此完善类似住房政策仍
关键词:
混合居住 收储保障房 社会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志华 胡非凡
我国粮食产业链环节众多、人为分割明显,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既已形成的粮食供应链网络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常州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在对现行大米供应链主要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以构建糙米增值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粮食供应链整合,并借此实行由以往的自营向基于物流中心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转化,取得了规模化、集约化与供应链一体化的良好效果,为我国粮食供应链整合提供了可供学习参考的一般范式,即抢抓转型机遇、搭建整合平台、实施共赢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