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3)
2023(16891)
2022(14765)
2021(13741)
2020(11469)
2019(25987)
2018(25910)
2017(49390)
2016(26882)
2015(30171)
2014(29777)
2013(29179)
2012(26542)
2011(24104)
2010(24482)
2009(22915)
2008(22000)
2007(19449)
2006(17240)
2005(14855)
作者
(76725)
(63946)
(63681)
(60437)
(40613)
(30737)
(28767)
(24752)
(24149)
(22688)
(21842)
(21599)
(20285)
(20182)
(19595)
(19560)
(19063)
(18747)
(18185)
(18135)
(15810)
(15751)
(15416)
(14560)
(14342)
(14165)
(14148)
(14136)
(12862)
(12575)
学科
(106821)
经济(106680)
管理(77781)
(74252)
(59360)
企业(59360)
方法(48372)
数学(41559)
数学方法(40945)
(36682)
(28775)
中国(28037)
业经(26183)
农业(24326)
(23366)
(22919)
地方(21548)
理论(18407)
(17562)
贸易(17551)
(16998)
(16697)
环境(16674)
财务(16612)
财务管理(16574)
(16204)
(16176)
银行(16136)
(15782)
企业财务(15657)
机构
学院(381245)
大学(379942)
管理(149489)
(148078)
经济(144658)
理学(129520)
理学院(128005)
研究(126162)
管理学(125473)
管理学院(124760)
中国(93260)
(80415)
科学(78756)
(70011)
(63724)
(62669)
业大(57158)
中心(57144)
研究所(56900)
(56404)
财经(55390)
(52454)
师范(51996)
北京(50357)
(50165)
农业(48773)
(45768)
(45715)
经济学(44283)
师范大学(41872)
基金
项目(261191)
科学(205829)
研究(191798)
基金(189426)
(164598)
国家(163236)
科学基金(140525)
社会(121904)
社会科(115284)
社会科学(115256)
(102708)
基金项目(100345)
自然(90570)
自然科(88456)
自然科学(88439)
教育(88088)
自然科学基金(86784)
(85678)
编号(79045)
资助(77871)
成果(64241)
重点(58161)
(56880)
(55383)
课题(54277)
(53811)
创新(50161)
国家社会(50051)
科研(49400)
(49393)
期刊
(167694)
经济(167694)
研究(110407)
中国(72436)
(61815)
学报(59947)
科学(55796)
管理(53172)
(52934)
大学(45950)
学学(43401)
教育(42664)
农业(41758)
技术(32038)
(31485)
金融(31485)
业经(29519)
财经(26463)
经济研究(25801)
(22578)
问题(21815)
图书(20221)
(19635)
(19038)
科技(18233)
理论(17664)
技术经济(17570)
现代(16831)
统计(16655)
资源(16472)
共检索到556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萌婷  王勇  李广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旅游型乡村是"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乡村转型的一个重要类型,在"后生产主义"背景下,乡村公关空间会发生以"去农化"、空间商品化与多功能化为机制的转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伟宏  李建军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旅游活动。农村区域因自然环境优美,民俗风情独特而倍受青睐,新型乡村旅游方式由此诞生。新型乡村旅游打破了运输业、服务业、花卉业等产业的界限,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本文分析了新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乡村振兴与转型发展背景下,以有机更新视角探索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旅游驱动下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有机更新理论,并以湖南省十八洞村为例,深入探讨旅游型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①基于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困境识别和乡村振兴内在发展需求辨识,提出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由物质空间更新、社会网络和谐、文化基因延续局部更新到整体更新的实践路径;②2013—2022年,十八洞村人居环境物质空间由产业单一、设施欠缺、环境污损向宜业、宜居、宜游转变;社会网络由关系网络断裂、社会秩序失衡向有机秩序传承、权力场域协调转变;文化基因由文化景观破碎、传承主体流失向聚落“双修”和文化“双创”转变;③十八洞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过程中,主体培育、动力激活、党建引领、政策保障、创新驱动机制协同,推动人居环境由单向局部更新转向多维整体更新,扎实筑牢了乡村振兴的空间、社会、文化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香荣  
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的经济发展势必引起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现代化气息的严重化,乡村旅游便成为人们的追求之一,然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引发了很多治理方面的问题。文章选择"公地悲剧"视角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治理机制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公地悲剧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治理研究的借鉴,同时立足乡村旅游产业"公地悲剧"背景下的表现,提出治理机制的三条建议,发挥以政府为主导的作用机制;.完善公地管理机制;.鼓励个体参与,发挥整体效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静  刘薇  
乡村旅游是优化城乡经济发展结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路径。乡村旅游人才作为保障乡村振兴实施的主体,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乡村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创新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人才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具备高水平、高标准、高规格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的专业队伍,势在必行。在分析山东省乡村旅游人才现状、变化趋势以及旅游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山东乡村旅游人才继续教育、创新培训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伯启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旅游职业教育一直承担着培养适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也提升到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研究乡村旅游人才需求及从业人员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长效机制建设,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玲梅  李月红  杨帆  丁龙庆  
基于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条件,梳理了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相导入条件和基础的分析,探讨了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模式,从规划对接、乡村文化记忆、生态保育、利益主体以及产品角度探索了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备互相导入的条件和指标,美丽乡村建设为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平台和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玲梅  李月红  杨帆  丁龙庆  
基于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条件,梳理了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相导入条件和基础的分析,探讨了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模式,从规划对接、乡村文化记忆、生态保育、利益主体以及产品角度探索了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备互相导入的条件和指标,美丽乡村建设为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平台和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俊丽  林岚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现代化。而乡村旅游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有助于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山西省3市736个有效样本的实证调查,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居民乡村旅游意愿,重点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在乡村旅游意愿上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人口统计特征和居民乡村旅游意愿存在变量关系,突出表现在不同地域、家庭结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居民对乡村旅游意愿的差异上。研究结果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丽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更加有效的推进和解决"三农"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并带动农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并指出了乡村旅游品牌缺失、乡村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以及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水平落后等都是造成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务实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玉霞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如乡村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乡村旅游地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可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力度、健全乡村旅游的政策、创新开发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着手,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晓  郭旭  
当前"旅游+"正引领着一个大调整、大跨越、大变革的时代潮流,乡村旅游凭借这个趋势与其他行业进行有机地资源整合,乡村旅游与其他各行各业都能从中获得各自发展所需的各类要素。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温州为例研究"旅游+金融"对温州乡村旅游的作用,通过分析温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金融环境,以及金融支持温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障碍,提出加强民间借贷正规合法化、加强政府对贫困乡村的重视、提升企业自身实力水平等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春柏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新发展理念,并把实施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作为新阶段推进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建设美丽新农村,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我国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国友  张潇潇  
广西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旅游活化保护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借鉴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保护的驱动机制模型,即由产业兴旺推动力和生活富裕推动力组成的推力系统,由生态宜居吸引力组成的拉力系统,由治理有效引导力组成的中介系统,由乡风文明保障力组成的支撑系统,四大系统分别起到推动利用、吸引拉动、中间引导和保障协同等作用,彼此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保护的优化路径:大力强化推力系统,激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推动力;持续优化拉力系统,突出生态宜居拉动力;充分利用中介系统,深化治理有效引导力;积极巩固支撑系统,厚植乡风文明保障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耿大  
现今有些宾馆是由原来的政府招待型宾馆转轨而来的。它们如何转轨?转轨后又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这可以说是饭店行业中一个极为引人关注和值得讨论的课题。本期刊登的“接待型集团如何转换机制”、“浅谈政府系统宾馆的接待与经营一体化”两篇文章,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供有关宾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