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3)
- 2023(8461)
- 2022(6903)
- 2021(6940)
- 2020(5470)
- 2019(12207)
- 2018(12037)
- 2017(20140)
- 2016(12036)
- 2015(13832)
- 2014(13489)
- 2013(12042)
- 2012(11277)
- 2011(10322)
- 2010(11024)
- 2009(9595)
- 2008(9538)
- 2007(9163)
- 2006(8095)
- 2005(7361)
- 学科
- 业(33788)
- 管理(33161)
- 济(30724)
- 经济(30680)
- 企(29037)
- 企业(29037)
- 教育(22195)
- 中国(17633)
- 技术(16389)
- 教学(14645)
- 理论(14127)
- 农(11652)
- 技术管理(11450)
- 方法(10333)
- 学(9668)
- 业经(9479)
- 财(9306)
- 学法(8269)
- 教学法(8269)
- 农业(8123)
- 制(8057)
- 数学(7633)
- 数学方法(7295)
- 发(6613)
- 银(6524)
- 银行(6510)
- 地方(6457)
- 策(6380)
- 学理(6302)
- 学理论(6302)
- 机构
- 大学(157913)
- 学院(156044)
- 研究(54240)
- 管理(50818)
- 济(50020)
- 经济(48521)
- 理学(42917)
- 理学院(42278)
- 管理学(41156)
- 管理学院(40807)
- 京(35176)
- 教育(35002)
- 中国(34780)
- 范(33794)
- 师范(33552)
- 科学(32108)
- 师范大学(27239)
- 江(27084)
- 所(26487)
- 财(24972)
- 技术(24441)
- 中心(24090)
- 研究所(23751)
- 北京(23304)
- 职业(22542)
- 州(21588)
- 农(19997)
- 院(19518)
- 财经(19067)
- 业大(18648)
- 基金
- 项目(95084)
- 研究(81381)
- 科学(75983)
- 基金(61741)
- 家(52098)
- 国家(51377)
- 教育(48013)
- 社会(47109)
- 社会科(44117)
- 社会科学(44105)
- 科学基金(43932)
- 省(41367)
- 编号(36521)
- 划(35656)
- 成果(33413)
- 基金项目(31309)
- 课题(30466)
- 年(26450)
- 创(25752)
- 自然(25120)
- 自然科(24622)
- 自然科学(24617)
- 自然科学基金(24213)
- 资助(23585)
- 重点(23173)
- 规划(22868)
- 创新(22797)
- 项目编号(22147)
- 部(21880)
- 发(21549)
共检索到258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杰
后现代思潮在对传统知识论二元认识结构、主客关系进行结构的同时,倡导一种知识多元化、不确定性、生成性认知方式,对传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现代语境中重新建构教学中师生主客关系,从传授知识到强调知识的生成性,采取更加多元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当代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课程的实践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后现代 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课程教学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唐汉卫
后现代道德教育从各个角度向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性、整体性、权威性和理性化挑战,给人们展现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批判的、平等和对话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新面貌。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它瓦解了现代性的完人理想和标准化的人格追求;在教育内容上,它强调去中心化,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在教育方式上,更主张“对话式”的教育方式;在师生关系上,它提倡主体间性。但后现代的道德教育观是松散和凌乱的,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体系,其内容歧义丛生、相互矛盾甚至是对立的,因此,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应冷静对待,全盘吸收和简单的排斥都是错误的。
关键词:
后现代 传统 现代 道德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平 贺阳
公民道德教育课程是德国培养负责任公民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课程将现实生活中的"冲突性事件"与个体认知发展规律和公民政治社会化发展特征相结合,将培养学生的"民主能力"确立为课程目标;围绕政治、社会、经济三大领域遴选课程内容;遵循"博特斯巴赫共识"要求设计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基于多元协同评价机制构建课程保障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德国学校相关课程在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科融合等方面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德国中小学 公民道德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本文旨在分析课程论转向后现代文化的话语生成方式及其理论困境,进而又从现实主义的课程探究实验出发,探讨走出困境的可能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娜 周春国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公共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大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社会中相互合作、和谐共处至关重要。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形成了价值观念、思想心态、思维方式、行为选择的特殊性。这一现实情况决定了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接受思想上、意识形态上的改变与养成已经很困难,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和面对。而当代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坚强 杜苏
全球化背景中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四大困境:德育模式与品德形成规律的断裂;道德教育与智力开发的断裂;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断裂;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断裂。提出要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推进德育理论、德育途径、德育技术创新等思路。
关键词:
全球化 道德教育 德育创新 终极关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爱民
后现代文化正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思维与实践变革。然而,其叙述的模糊与观点的驳杂妨碍了其对道德教育研究的思想渗透力。只有透过其纷乱的理论,把握其清晰的理路与思想精髓,方能使其有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革新。反对整体化、注重差异性,摒弃单一性、强调多样性,消解逻辑分析、凸显话语分析,祛除抽象主体观、倡导自我与他者共契的道德主体观,是后现代文化之于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道德教育研究 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继红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对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通过分析山西文化旅游的特点,揭示了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依据即后现代文化需求与传统文化的耦合,以及存在的内部矛盾即现代商业化快餐式开发模式与作为生活方式的后现代旅游的需求之间的碰撞,从而提出"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文为本"的宗旨以及"全民公益性"的路径,以实现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在新语境下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遗产 现代 后现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新性教学。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以教材为本,创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规范化为本,完善教学环节;以和谐为本,营造具有知识魅力、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科学评价为本,改进考试方法。通过创新性教学,才能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国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目的在于成人。人创造了道德,道德与人须臾不可分离,只有从人而不是从道德本身出发去看待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存在的理由,才是科学的德育目的论。道德教育既要防止对人作抽象化的理解与臆想性的附会,避免出现道德教育中的浪漫主义;又要防止纯粹的实证主义与客观主义对人的机械"分割"与僵化"肢解",避免出现道德教育中的虚无主义。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到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不断生成的世界中,对现实的道德生活给予"恰当的阐释"与"同情的理解",以促成意义感的生成,从而实现对真实、完整、丰富的人的积极关注。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浪漫主义 虚无主义 人生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程彤歆 王桃花
后现代伦理危机的出现给后现代人类生活带来了各种伦理问题。在主张多元化与包容性的后现代社会里,人们心中没有坚定的道德标杆,于是伦理身份渐渐迷失,人们会陷入复杂的伦理困境中。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石黑一雄在《远山淡影》中,以移民者的视角探讨了人类在后现代社会中面临的伦理身份焦虑,以及叙述者通过自我建构、自我解构走出伦理困境的心路历程,旨在说明后现代社会中,人需要经历一系列道德挑战与挣扎才能获得真正的理性和自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续臻
划清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界限●魏续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标准、内容和要求,并且特别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木枝 朱圣兰
央视网以及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官网在2014年相继寻找、发布"最美人物","最美人物"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最美现象"。"最美现象"蕴含着向善、互助、利他、友爱等为人们所期许的价值观,能够为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营造校园环境,引领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觉性,锤炼学生的职业精神、强化责任意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本文通过俄官方推荐的两本《教育学》分析了当今俄罗斯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领域理论层面上的变化,主要涉及“教育目的”、“世界观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的探讨及其中的矛盾与问题、方法论视角、主流导向、理论构想、实际建议等。
关键词:
俄罗斯 公民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近年来,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相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坚持系统的观点,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法制化;切实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研究,重视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