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1)
2023(6436)
2022(5032)
2021(4966)
2020(4089)
2019(8936)
2018(9316)
2017(15905)
2016(9755)
2015(11688)
2014(12226)
2013(11037)
2012(10479)
2011(9575)
2010(10031)
2009(9020)
2008(9215)
2007(9013)
2006(8018)
2005(7014)
作者
(28990)
(23981)
(23860)
(22893)
(15369)
(11612)
(11021)
(9414)
(9316)
(9107)
(8334)
(8286)
(7878)
(7829)
(7674)
(7465)
(7326)
(7104)
(7082)
(6991)
(6455)
(6120)
(6027)
(5861)
(5673)
(5529)
(5329)
(5316)
(5166)
(5118)
学科
(27977)
经济(27931)
管理(25134)
(18029)
(14662)
企业(14662)
中国(12228)
(10541)
教育(9876)
理论(9645)
(9377)
(9017)
教学(8560)
方法(8256)
地方(7932)
(7868)
业经(7498)
(7399)
农业(6598)
(6160)
银行(6132)
工作(6104)
数学(5973)
(5901)
(5854)
(5809)
金融(5802)
数学方法(5738)
(5142)
学法(5133)
机构
大学(132701)
学院(130917)
研究(48366)
(39312)
管理(39301)
经济(37845)
中国(35382)
科学(31890)
理学(31511)
理学院(31013)
(30798)
管理学(29948)
管理学院(29701)
(26543)
(26103)
(24308)
研究所(23403)
(23108)
师范(22813)
中心(21998)
(21940)
业大(21183)
农业(20828)
技术(20548)
北京(19696)
(19379)
教育(18104)
(17908)
(17797)
师范大学(17588)
基金
项目(79276)
研究(62520)
科学(58522)
基金(49471)
(43602)
国家(43096)
科学基金(34458)
(34264)
社会(33297)
教育(32584)
社会科(30977)
社会科学(30966)
编号(28746)
(28470)
成果(27309)
基金项目(25047)
课题(23037)
自然(21247)
资助(20803)
自然科(20704)
自然科学(20692)
自然科学基金(20275)
(19847)
重点(18595)
项目编号(17328)
(17080)
(16451)
(16134)
(15719)
大学(15684)
期刊
(55432)
经济(55432)
研究(43164)
中国(42030)
教育(37132)
学报(26415)
(25662)
科学(20134)
大学(20059)
(19024)
学学(17392)
农业(17369)
管理(16926)
技术(14945)
图书(13738)
(11381)
金融(11381)
职业(10847)
书馆(10427)
图书馆(10427)
业经(9151)
(8964)
(8384)
(8382)
论坛(8382)
财经(8135)
经济研究(7436)
(7191)
业大(6979)
问题(6593)
共检索到227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小琳  
当前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果,但还远不能适应教育创新的要求。后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实践的观点展开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怀疑精神。受此启发,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应实现几个转变:教学目的应从工具论向本体论转变,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教学内容应从预设向生成转变,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学过程应从教师权威向学生主体转变,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学评价应从单一向多元转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小琳  
当前,各地高校置身于课程体系改革的热潮,取得了可喜成果,但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人"的缺失。后现代重视"人"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受此启发,我国当前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应实现几个转变:教学目的应从工具论向本体论转变,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教学内容应从预设向生成转变,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学过程应从教师权威向学生主体转变,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学评价应从单一向多元转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蒙维洋  
从适应性角度思考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表现在课程要适应社会与个人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出发点,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时空特性,并要着力解决课程目标与功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层面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韩绪芹  
在新课程体系的视野中 ,中小学图书馆被定位于课程资源 ,图书馆的地位、功能及图书馆员的身份都因此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图书馆必须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储量和信息化水平 ,实现由静态图书馆向动态图书馆的转变 ,图书馆员必须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教育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智  
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结合校本课程所具有的针对性,发挥校本课程优势,根据地方性高校课程体系构建新路线,将校本课程价值最大化。立足校本课程构建的内在实质,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引导区域性就业,关注地域产业发展新动态,助力地方性人才就业,以企业发展新动态为基础,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体系,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就业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少伟  高小军  
作为成人学习者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远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以什么样的知识内容培养什么样的人。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远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并就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民波  
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对新型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清华大学于1988年季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它是原工程物理系材料科学专业、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专业以及化学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合并而成的。新系成立之际,首先提到议事日程的是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四年来,在学校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冰  
本文深入剖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发展历程与内涵,明确分析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的重要意义,对目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和探析,最后从评价评审指标体系、立项建设、过程监控、在线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共文   杨静   彭佳扬  
课程体系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前提与基本手段,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与质量。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实效性与引导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统一,搭建内容、资源、方法、评价“四位一体”的基本框架,探索方案制定、需求分析、课程开发、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以不断提升其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最大程度地满足新时代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冬霞  
社会人才需求为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驱动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和不同专业内容融合交汇,是提升高校教学资源与社会需求关联度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课程教学,并且突出职业规划课程比重,对于学生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自我评价与职业选择的科学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研究指出,社会引导性为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自主化选择,社会发展需求为高校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甚杰  侯英  周振海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也是使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文章根据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现状的研究,就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实施途径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业华  徐德培  倪锋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载体。现行高校创业教育实效低下的诸多问题其实是与一些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紧密相关的。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迫切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观;二是开发和建设优质的创业教育课程。文章以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结合实际,从课程观和课程开发两个关键问题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系统建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霞  杨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传统的以"通用英语"(EGP)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研究主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以培养高水平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使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爱国  
高校课程体系构建中社会人文理念的全面渗透,立足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对人才社会人文理念形成科学渗透过程。同时将社会责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效引导作为重要前提,为高校课程体系社会人文理念的有机融合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氛围。促使高校课程体系能够对人才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发展观念以及发展趋向形成有效的引导作用。从中对高校人才社会道德素质、社会职业道德观念的有效形成提供积极的推动,为人才社会人文理念以及社会人文认知心理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少伟  戴庞海  
高校国学教育对于高校发展来说,有引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精神、传承和谐信念、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补充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将优秀国学内容——经、史、子、集等分为儒家经典、史学经典、诸子经典和文学经典四个课程模块,并配合社团文化活动、国学讲座、高校交流及吸纳民间机构等课堂拓展,构建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