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4)
- 2023(6124)
- 2022(4766)
- 2021(4410)
- 2020(3581)
- 2019(7978)
- 2018(7765)
- 2017(14365)
- 2016(7982)
- 2015(9226)
- 2014(9387)
- 2013(9149)
- 2012(8202)
- 2011(7578)
- 2010(7889)
- 2009(7371)
- 2008(7878)
- 2007(7298)
- 2006(6549)
- 2005(6183)
- 学科
- 济(35945)
- 经济(35914)
- 管理(34506)
- 业(27548)
- 企(25950)
- 企业(25950)
- 方法(13259)
- 财(11986)
- 地方(10453)
- 数学(9517)
- 数学方法(9418)
- 业经(9417)
- 中国(8920)
- 务(8872)
- 财务(8842)
- 财务管理(8822)
- 理论(8717)
- 企业财务(8382)
- 学(8351)
- 农(7609)
- 制(7531)
- 和(7085)
- 划(6697)
- 地方经济(6640)
- 策(6310)
- 银(6191)
- 银行(6187)
- 行(5728)
- 农业(5560)
- 融(5336)
- 机构
- 大学(118111)
- 学院(117864)
- 管理(47612)
- 济(45696)
- 经济(44457)
- 理学(38981)
- 理学院(38456)
- 管理学(37997)
- 管理学院(37705)
- 研究(37680)
- 中国(31181)
- 京(26025)
- 财(24520)
- 科学(22654)
- 江(19742)
- 所(18812)
- 财经(18140)
- 中心(17375)
- 范(17127)
- 师范(17029)
- 研究所(16781)
- 北京(16387)
- 经(16329)
- 州(15880)
- 农(14356)
- 院(13913)
- 业大(13722)
- 师范大学(13721)
- 经济学(13684)
- 财经大学(13392)
- 基金
- 项目(71688)
- 科学(57282)
- 研究(55207)
- 基金(51379)
- 家(43892)
- 国家(43492)
- 科学基金(37812)
- 社会(35333)
- 社会科(33353)
- 社会科学(33343)
- 省(28156)
- 基金项目(26710)
- 教育(25781)
- 划(23682)
- 自然(23191)
- 编号(23099)
- 自然科(22556)
- 自然科学(22551)
- 自然科学基金(22148)
- 资助(20198)
- 成果(19320)
- 重点(16625)
- 课题(16494)
- 部(15801)
- 发(15800)
- 创(14797)
- 国家社会(14366)
- 项目编号(14285)
- 性(13969)
- 创新(13736)
共检索到190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栋
后现代管理发轫于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社会理论,其理论旨趣是对现代管理进行基础性反思与批判。后现代管理批判现代管理中的理性霸权,倡导非理性解放;反对管理的中心性主体,倡导主体离心化;批判管理中的普遍主义,强调差异性与偶然性;反对管理研究中的价值无涉,倡导价值介入;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在管理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倡导多元话语分析;反对现代组织的机械隐喻,倡导后现代组织形态。后现代管理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解构而在于重建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后现代管理,并不是要摒弃一切现代管理理论,而是应该寻求现代管理与后现代管理两者之间的整合路径以进行优势互补。
关键词:
后现代管理 主体性 范式 整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目标管理理论是德鲁克的"招牌菜",是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认为,目标管理理论凸显了当代管理理论的众多悖论和尖锐性,以及我们对于管理主体和管理权力意义的相反回应——重新审视。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重新认识和评价目标管理所包含的后现代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珉 李永强
本文认为 ,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是一种新思潮和新理论的萌芽。虽然后现代管理还未能在管理理论上建立起一个系统严密的构架 ,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不能不说它对原有的管理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有力的挑战。应当说 ,后现代管理本身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 ,对它们应作具体分析 ,它们都以不同方式探究或表现了当代西方的企业组织与文化特征 ,并揭示了西方管理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其内在矛盾与种种消极后果 ,这有利于我们认识后现代管理的价值与借鉴。
关键词:
后现代管理 现代管理学 思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国栋 韵江
鞍钢宪法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念之一,它并没有随着特定时期政治经济体制的终结而消亡,而是以多种形式在国内外企业治理中渐进扩散,并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后现代管理思潮高度契合。批判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逻辑造成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与压迫,追求管理过程中人的自由与解放是鞍钢宪法与后现代管理共同的理论聚焦点。鞍钢宪法同时蕴含参与管理与"去中心化"、制度创新与"重新想像"、团队协作与整体性思维等后现代管理思想。
关键词:
鞍钢宪法 科学管理 后现代管理 管理范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崴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和女权主义等西方后现代理论及其在教育管理理论方面的运用与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认为这些理论提出的知识、权力、解构、理解、对话、交际、自由、解放、平等和正义等已经成为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重要话语,并推动了教育管理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尽管我国还处于现代化过程中,但信息化和全球化使得我国教育管理也遇到了西方后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因此,理解和借鉴西方后现代理论及其教育管理思想对促进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和实践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福生 刘迎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人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复杂化。而人们应该从困惑和迷茫的现实中走出来 ,站在现代之外 ,用“后现代性”之眼光对管理会计学进行审视和思考。文章从这一角度着眼 ,对人类跨入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 ,即战略、生态、安全管理中管理会计学应向“战略管理会计”、“生态管理会计”和“安全管理会计”三个方向发展 ,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所发挥的功能分别进行了阐释 ,以便推动管理会计学在更大范围内广泛应用 ,建立同企业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战略管理会计 生态管理会计 安全管理会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霞
多尔认为,我们正在由牛顿式的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前者以简单、稳定、永恒为特征,后者以复杂、混沌、有限为特征。他充分借鉴、吸收格里芬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社威的过程说、怀特海的有机论等理论和观点,构建起一种后现代课程模体。这是一个不同于泰勒原理的模体,在这个模体中,多尔用课程的"4R"标准取代了传统的"3R"标准。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思考 4R 评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阳
书名: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与现代图书馆管理定价:78.00元作者:董玉梅、徐阳、吴爽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4月ISBN:9787518044702一、图书简介董玉梅、徐阳、吴爽主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与现代图书馆管理》是一本关于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学术专著,系统阐明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方法。作者从图书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三个主要方面论述了现代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内涵,探讨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存
关键词:
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服务 理论视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毅武 高盈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战略性道德规范与社会准则。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核心范畴、道德规范等直接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毅武 高盈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战略性道德规范与社会准则。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主线、核心范畴、道德规范等直接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雪云
后现代社会理论解构现代理论的理性根基,呈现出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以及去组织化的总体特征,在行动上,后现代理论倡导差异与容忍原则、协商原则、参与原则。它给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的启示有:正视多元、差异,协调各方利益,满足多样化需求;摈弃旧的权威理念,在平等对话与交流协商中实现管理规则的制订与调整;推动公众参与,以社会组织的灵活性弥补科层制管理局限,突显社会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此外,对后现代理论自身局限的剖析也在权威运作逻辑等方面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关键词:
后现代社会理论 转型期社会管理 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学领域的"中国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中国化、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管理经验与理论的系统化和现代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新体系、新内容的内涵与意义,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创建、发展与完善,特别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甚为重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国栋 王天娇
作为一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应用学科,科学主义导向下的管理研究遭遇诸多理性困境,在科技发展和哲学渗透的多重影响下发生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直指现代管理研究中的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等哲学根源,主张在组织中消解普遍主义的预设以回归到具体、生动、可体验的生活世界。中国的管理研究在极大地提高科学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缺乏解释力和实践效力的管理知识。未来中国的管理研究应根植于本地人的生活世界,采取主位研究策略,通过高度意会性的努力来自觉建构本土化的管理理论。管理学的范式转换在西方管理学内部很难自觉实现,这为中国管理学进行本土化研究提供了外部契机,中国独特的本土文化、历史和社会脉络也蕴含管理学进行范式创新的内生资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爱民
后现代文化正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思维与实践变革。然而,其叙述的模糊与观点的驳杂妨碍了其对道德教育研究的思想渗透力。只有透过其纷乱的理论,把握其清晰的理路与思想精髓,方能使其有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革新。反对整体化、注重差异性,摒弃单一性、强调多样性,消解逻辑分析、凸显话语分析,祛除抽象主体观、倡导自我与他者共契的道德主体观,是后现代文化之于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道德教育研究 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彦琦 王永鑫
"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实质性内容。"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宗旨与实质,是其理论形式和实现方式,而且上升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构成内容。深刻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质内容有助于客观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并提升治理现代化理论层面的设计,有助于推进并落实"四个全面"的总布局与总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