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3)
2023(6933)
2022(6040)
2021(5670)
2020(4949)
2019(11531)
2018(11560)
2017(22139)
2016(12579)
2015(14628)
2014(15430)
2013(15174)
2012(14278)
2011(13114)
2010(13617)
2009(12475)
2008(12804)
2007(12046)
2006(10349)
2005(9316)
作者
(38665)
(32527)
(32071)
(30990)
(20658)
(15871)
(14936)
(12607)
(11929)
(11876)
(11072)
(10990)
(10564)
(10561)
(10258)
(10128)
(10061)
(9556)
(9482)
(9460)
(8169)
(8119)
(7923)
(7608)
(7413)
(7368)
(7349)
(7193)
(6674)
(6610)
学科
(53418)
经济(53367)
管理(33150)
(32614)
方法(26081)
(25112)
企业(25112)
数学(21812)
数学方法(21613)
(16831)
(13690)
中国(13504)
(11628)
地方(11564)
农业(11557)
业经(11520)
理论(10317)
(10187)
(10007)
贸易(10004)
(9629)
(8593)
(8578)
财务(8563)
财务管理(8526)
(8010)
银行(7984)
企业财务(7972)
(7526)
(7258)
机构
学院(190299)
大学(187458)
(72157)
经济(70312)
管理(68503)
研究(62475)
理学(57715)
理学院(56946)
管理学(55839)
管理学院(55441)
中国(47553)
科学(40681)
(40388)
(34785)
(34732)
(33221)
(31535)
研究所(29893)
中心(29334)
业大(28688)
(27787)
师范(27512)
农业(27392)
财经(27270)
北京(25793)
(25248)
(24387)
(21938)
经济学(21881)
师范大学(21861)
基金
项目(116459)
科学(89102)
研究(86012)
基金(80532)
(69760)
国家(69115)
科学基金(57709)
社会(51311)
社会科(48404)
社会科学(48385)
(47967)
基金项目(43252)
教育(40780)
(39463)
编号(37136)
自然(37039)
自然科(36039)
自然科学(36025)
自然科学基金(35373)
资助(34364)
成果(30491)
重点(26399)
课题(26340)
(26177)
(25250)
(23315)
科研(22464)
大学(22105)
(21758)
创新(21756)
期刊
(85892)
经济(85892)
研究(53945)
中国(37613)
(31760)
学报(30327)
(28755)
科学(27091)
教育(23379)
管理(22294)
大学(22069)
农业(21200)
学学(20472)
技术(17848)
(15788)
金融(15788)
业经(15577)
财经(13201)
经济研究(12705)
问题(11844)
(11530)
(11364)
图书(10407)
(10064)
(10036)
商业(9884)
技术经济(9691)
(9095)
理论(9077)
统计(8831)
共检索到285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光润  李仙德  
现代性衍生的现代工业文明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它使现代旅游"商业化"、"麦当劳化"。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和现代旅游进行了深刻批判。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种后现代旅游方式。本文分析了后现代旅游的内涵,探讨了后现代旅游概念下旅游产业功能的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满平  尹红坤  张美丽  
近年来伴随着后现代概念的提出,后现代旅游也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认可。其全新的体验与感受必将成为一种主流的旅游方式,也将给中国的旅游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因子、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者的特点;其次,探讨性地阐述了后现代旅游的概念;再次,论述了后现代旅游的特征,主要包括:旅游形式多样化,旅游产品个性化、特色化、体验化,旅游服务的人性化,旅游景区(点)的建设、设计更加合理化等;最后,展望了后现代旅游前景。本文试图通过对后现代旅游概念、特征及前景的初步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以展望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虎  
一、韩国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价值英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对现代性和流动的后现代生活做出了精辟入理、又引人深思的理论分析,对当代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论著中始终强调,后现代社会的消费者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应该摆脱贪婪的消费和广告语言的机械化统治,去重新寻求改变现实的和个体身份与获得自由的可能性,并从中获得幸福。而从经济学角度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国新  
在宗教文化背景下,西方的古代旅游有着形而上的神学指向;在宗法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古代旅游有着追求人格完善与人生完善的伦理要求。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中西方的现代旅游表现出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倾向,成为日常人生再生产的场所。作为对现代旅游的反拨,中西方的后现代旅游在消解深度模式和实践价值多元的基础上,进行着全新的个性化尝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晓红  
目前,旅游化趋势正向全球蔓延,旅游正成为一个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本文探讨了"后现代转向"背景下旅游社会功能属性的拓展,指出,对旅游本质的理解必须超越"休闲"、"度假"等狭义内涵以及着眼于经济统计的技术性面孔,应该从旅游所涵盖的社会属性去深入地探讨旅游的本质内涵和功能属性,通过放大其功能属性来扩展社会福祉,提高人们物质、精神生活质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健雄  
一、后现代休闲风格的产品风貌本文尝试以最能展现后现代风格的在地智慧、回归自然、怀旧复古、绿色意识、强调体验等生活主张,逐一检视后现代的产品风貌。(一)在地智能的产品风貌在地智能包含在地知识、在地文化以及在地资源的运用,通过地方居民对其所居住地区之自然资源及文化的了解形成的在地文化,并将其发展成地方特色。在地智慧的具体实践可以"地产地消"及"食物里程数"来呈现。2005年3月,两名加拿大人爱丽莎·史密斯(Alisa Smith)和詹姆·麦金诺(J.B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颖华  
随着旅游者对Web 2.0社交媒体使用的日益增多,旅游虚拟社区相继涌现(如TravBuddy.com,Trippy.com,doyouhike.net),旅游者社交网络行为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应用,集中体现了当下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特征:个人主义、透视主义、多元性、去中心化、批判思维等。这些后现代特征如何影响旅游者的社交媒体行为以及旅游者与他人的关系呢?本文拟从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燕  涂媛鸿  
从经济学研究的视角看,后现代思潮是指在未来2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在全球将出现一个以满足人们休闲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时代,这种经济的产值和吸引的就业人数将会占国民生产的重要地位。它以休闲经济、娱乐经济、体验经济等具体方式体现出来,对现代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当今社会后现代思潮对人们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企业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还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人们似乎已达成共识。作为后工业化时代出现的反思思潮,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出现在西方的建筑、文学、电影、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强调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强调多样化、人性化、非理性、叛逆性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士恩  章锦河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阶段的产物,对应着消费型社会的新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社会革命,后现代主义与旅游的关系至今尚未获得足够的凝视。《旅游学刊》发起的"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笔谈主题,无疑具有前瞻性。比如以"后现代+旅游/休闲/游憩/旅行"为检索关键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美国的布洛克等一批后现代主义课程学家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汲取养料 ,合理运用后现代理念对课程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布洛克批判了现代课程的线性、预定性、控制性本质 ,认为课程的功能在于带领学生离开机械的、单调的、预先设定的、清晰可见的路线 ,而进入“迷途” ,转向自己身份的创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德荣  郭晓琳  
旅游消费行为作为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消费行为的一种典型形式,只有放在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去观察理解,才能获得广阔的视野和理论的灵感。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的时空压缩效应,三种社会形态同步呈现,互相激荡,彼此影响。一、时空压缩视野下的中国旅游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这是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空顺序,现代化理论也是其历史经验的有效总结。但这种发展过程在当今的发展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继红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对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通过分析山西文化旅游的特点,揭示了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依据即后现代文化需求与传统文化的耦合,以及存在的内部矛盾即现代商业化快餐式开发模式与作为生活方式的后现代旅游的需求之间的碰撞,从而提出"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文为本"的宗旨以及"全民公益性"的路径,以实现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在新语境下的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齐飞  
一、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后现代主义趋向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旅游者的行为特点趋向于两方面:一是以逃避主义为主、厌恶当下的"反现代",带有某些抵触现代或反现代前的情绪;二是以谋求自身和社会多元化发展为主的"积极主义后现代",即吸收现代性的优点并克服它的缺点。总体来看,旅游消费者行为不再囿于特定的基本前提及规范内容,但在自由化环境带来的新观念和主张下,其特征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晨晨  
在旅游相关研究中,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仿佛是一对孪生变量。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旅游目的地可言;没有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无处可去,也就不能称其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而也成为了旅游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学科的"透镜"进行研究。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结合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解读,同时也是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