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9)
- 2023(6041)
- 2022(5031)
- 2021(4711)
- 2020(4261)
- 2019(9952)
- 2018(9944)
- 2017(19286)
- 2016(11070)
- 2015(13016)
- 2014(13443)
- 2013(13167)
- 2012(12554)
- 2011(11525)
- 2010(11860)
- 2009(10917)
- 2008(11250)
- 2007(10451)
- 2006(8875)
- 2005(8105)
- 学科
- 济(48185)
- 经济(48141)
- 管理(28963)
- 业(28641)
- 方法(23952)
- 企(22039)
- 企业(22039)
- 数学(21305)
- 数学方法(21121)
- 农(14225)
- 中国(12388)
- 财(12032)
- 学(10629)
- 农业(9491)
- 地方(9329)
- 业经(9156)
- 贸(8981)
- 贸易(8981)
- 制(8880)
- 易(8665)
- 银(7484)
- 和(7464)
- 银行(7461)
- 理论(7352)
- 务(7342)
- 财务(7320)
- 财务管理(7295)
- 融(7104)
- 金融(7101)
- 行(7074)
- 机构
- 大学(166357)
- 学院(165042)
- 济(67020)
- 经济(65476)
- 管理(59203)
- 研究(56875)
- 理学(50729)
- 理学院(50070)
- 管理学(49106)
- 管理学院(48773)
- 中国(41444)
- 科学(35766)
- 京(35663)
- 农(30820)
- 财(30612)
- 所(29993)
- 研究所(27277)
- 中心(26299)
- 江(25919)
- 业大(25651)
- 范(25244)
- 师范(25039)
- 农业(24513)
- 财经(24364)
- 北京(22714)
- 经(22023)
- 经济学(21137)
- 州(20319)
- 师范大学(20084)
- 院(19651)
- 基金
- 项目(104705)
- 科学(81445)
- 研究(77797)
- 基金(73766)
- 家(63890)
- 国家(63321)
- 科学基金(52867)
- 社会(47319)
- 社会科(44696)
- 社会科学(44678)
- 省(41675)
- 基金项目(38939)
- 教育(38113)
- 划(35847)
- 自然(33553)
- 编号(33044)
- 自然科(32732)
- 自然科学(32719)
- 自然科学基金(32132)
- 资助(30734)
- 成果(28218)
- 重点(24272)
- 部(24241)
- 课题(23720)
- 发(23107)
- 创(21077)
- 教育部(20653)
- 科研(20303)
- 性(20108)
- 大学(19978)
共检索到244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玲
多尔等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将教师定位为"平等者的首席"的后现代教师观,对于重新解读教师问题、进行教师职能定位、塑造新型教师角色提供了理论视角。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趋势面前,必须清醒地直面这一思潮,借鉴后现代教师观提供的新视角反思教师面临的现代性挑战,揭示教师存在的现代性弊端,使教师角色由外烁的、强制的、灌输的,转变为理解的、唤醒的、激活和发现的教师角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骑
知识经济给传统教师角色带来了强大冲击,教师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困惑。本文分析指出,后现代知识观为教师反思和审视自身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教师理解自身的新角色、适应新的变化,同时指明了教师角色后现代转向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
教师角色 后现代知识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齐宗 曾水兵
后现代教师观是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后现代思想者在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换时期对以往的教师观念的批判和解构。它对教师中心地位的消解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它对教师作用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观,它倡导的对话式师生关系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它的教学过程不确定观有助于克服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由于其建立的思想基础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教师观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关键词:
后现代 教师观 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炳仙 秦秋田
知识社会或后现代社会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与以往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图景 ,从而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人们对大学的认识仍停留在现代知识观的水平上 ,因此必须对现代知识观和现代大学观进行反思 ,并依据后现代知识观来重构未来大学理想和发展蓝图。
关键词:
后现代知识观 大学理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芳 刘勤
后现代主义体育教学观是后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文化反思性理论,其基本概念已被广泛引入到当代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当中,因此,对我国现代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理论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现状出发,探讨在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构建的内容和策略,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高职院校 体育教师 专业素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小威廉姆·E·多尔 王红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海燕
后现代主义思潮广泛影响到文化、哲学、教育等领域,高等教育课程也必然受到波及。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进行思考,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试图建构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的高等教育课程观,以期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课程观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剑华
本文从知识的状况出发,分析了利奥塔所谓“‘教授时代’的丧钟”言语产生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的意义,并结合其他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以及笔者的分析,阐述了对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利奥塔,知识状态,教师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勇
教师发展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课题。近年来各种后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解读,认为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关怀伦理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新的伦理要求,个体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知识构成,这些认识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发展 后现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勇
教师发展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各种后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解读,特别指出: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关怀伦理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伦理要求,以及个体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知识构成,它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教师 专业发展 后现代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松梅 曾刚
全纳(融合)教育实用主义模式的随班就读从规模上正呈现萎缩态势,迫切需要转向内涵式发展。沿着从解构到重构的后现代主义范式,以一种建设而非革命的心态对随班就读进行剖析,破除随班就读中二元对立、实用主义、同质平等以及医学残疾观的传统特殊教育思想,解救其边缘地位,赋予其追求平等的全纳(融合)教育精神和更具说服力的话语地位,可为随班就读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随班就读 解构 重构 后现代主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鲁红 吴何珍
扩招推动下,学生学习动机、文化基础、年龄结构等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角色认同、角色期待受到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生源多样化与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冲突、混合式教学与教学主导者角色的冲突、时空场域多维化与课堂管理者角色的冲突。面对扩招学生特殊学情,高职教师角色应从扩招后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者、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者、有效课堂的组织与指导者、学习共同体的推进与引领者等方向重新建构。
关键词:
高职扩招 教师角色 冲突 重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美国的布洛克等一批后现代主义课程学家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汲取养料 ,合理运用后现代理念对课程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布洛克批判了现代课程的线性、预定性、控制性本质 ,认为课程的功能在于带领学生离开机械的、单调的、预先设定的、清晰可见的路线 ,而进入“迷途” ,转向自己身份的创造。
关键词:
布洛克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课程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文杰
教师的职责和使命随着职业教育本位观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素质本位观的确立需要现代职校教师能够从"师道尊严"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对话者"、从制造工具的"工程师"转化成引领精神的"导师"、从片面知识的"传授者"演变成综合素质的"促进者"、从知识的"搬运工"转换成学习活动的"设计师"。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位观 教师角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慧慧 刘要悟
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文章试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质疑,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