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8)
2023(12588)
2022(10997)
2021(10738)
2020(8853)
2019(20759)
2018(20734)
2017(39491)
2016(21475)
2015(24899)
2014(25275)
2013(24719)
2012(22765)
2011(20633)
2010(20839)
2009(19018)
2008(18596)
2007(15944)
2006(13975)
2005(12512)
作者
(61824)
(50893)
(50690)
(48308)
(32317)
(24363)
(23273)
(20056)
(19222)
(18230)
(17340)
(16939)
(16048)
(16002)
(15607)
(15436)
(15351)
(15097)
(14586)
(14403)
(12620)
(12527)
(12281)
(11514)
(11474)
(11415)
(11308)
(11223)
(10312)
(9963)
学科
(82080)
经济(81984)
管理(59930)
(57080)
(46649)
企业(46649)
方法(37960)
数学(32795)
数学方法(32376)
中国(25534)
(23277)
(21202)
业经(18495)
(17886)
(16862)
贸易(16853)
(16780)
(16392)
理论(16031)
地方(15861)
农业(15230)
(14146)
银行(14108)
(14059)
(13479)
技术(13022)
教育(12948)
(12915)
金融(12914)
(12863)
机构
大学(308201)
学院(306562)
管理(120041)
(119564)
经济(116863)
理学(103813)
理学院(102613)
研究(101253)
管理学(100884)
管理学院(100311)
中国(75721)
(66140)
科学(62136)
(56756)
(50445)
研究所(45749)
中心(45718)
财经(45479)
(45352)
业大(43586)
(43390)
(42828)
师范(42451)
北京(42424)
(41310)
(36789)
(36010)
农业(35499)
经济学(35281)
师范大学(34498)
基金
项目(204532)
科学(159482)
研究(154031)
基金(145816)
(125858)
国家(124773)
科学基金(106541)
社会(93899)
社会科(88777)
社会科学(88754)
(79472)
基金项目(77804)
教育(72213)
自然(68557)
(67160)
自然科(66875)
自然科学(66861)
自然科学基金(65636)
编号(64943)
资助(59787)
成果(53640)
重点(45610)
(45565)
课题(44852)
(43111)
(42235)
项目编号(39983)
教育部(39328)
创新(39274)
大学(39025)
期刊
(132147)
经济(132147)
研究(95688)
中国(58409)
学报(46566)
管理(44997)
教育(44154)
科学(42906)
(41597)
(41064)
大学(35598)
学学(32800)
农业(29149)
技术(28405)
(26055)
金融(26055)
业经(22102)
财经(21958)
经济研究(21400)
(18710)
问题(17599)
图书(17541)
理论(16838)
实践(15549)
(15549)
(14819)
技术经济(14355)
(14336)
现代(14290)
科技(14247)
共检索到453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和平  赵鹤龄  
近 2 0年来 ,教学理论界对教学过程本质的研究并无多大进展。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众论者长期受现代主义哲学的束缚 ,具体表现为本质主义倾向、二元论的认识论倾向以及学术权威话语倾向。本文从后现代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批判 ,并提出不妨借鉴后现代哲学思潮消解这场“本质”问题的学术究问 ,以使教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真正走向多元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勇军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了消费社会。由于现代理性主义的影响,消费被异化,产生了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重身体消费轻精神消费、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轻商品的使用价值、重个体占有轻自然生态,加剧了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在全球化的今天,消费主义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目的维度和方式维度建构生态消费范式,是克服西式消费主义的理论尝试,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消费范式也是有所裨益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刁伟涛  
目前,西方的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利用后现代主义对"经济人"假设进行批判。这些批判分为三个向度: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但是,在针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替代性的建议时,却面临着坚持理论人本主义与放弃主体性,把经济体系看成一系列"没有主体的过程"之间的两难选择。多互决定的本体论和"切入点"的认识论可以化解这个困境,即降低"经济人"假设在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不再把它作为根基或逻辑支撑点,而只是作为构建经济理论的一个"切入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胜清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具体表现为;"后现代"命名具有反讽性,它的断代并不彻底,潜含着与现代甚至前现代的连续性关系。后现代主义解构了宏大叙事和总体性观念,但它本身也表现为一种策略或功能形态的否定性宏大叙事和总体构架。后现代主义的内在悖论使它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险峰  
后现代教育研究在我国大陆有近30年的历史,大致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尝试期、90年代的持续发展期以及21世纪初近10年的高涨期。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的节律深受哲学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其研究主体主要是中青年学者群体,从研究旨趣看,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实践关怀意识,近30年来,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经历了一条由引进、介绍到本土化尝试的内在发展轨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立华  
空间性是后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从空间映象、时空压缩、超空间现状入手对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社会、文化属性进行了批判,进而分析诠释了后现代图书馆的内涵与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现代性是充满矛盾、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过程,深受其影响的现代教学理论也充满矛盾。在现代性制约下的教学被规划为有严格的理性规则和操作规范的活动,程序化、可操作性原则渗透其全过程。超越现代性是教学理论回归“以人为本”道路的必然。为此,当代教学理论要确立新型教学发展观,批判传统一元智力理论,关注教学理论的生活性、实践性;教学理论的研究范式要实现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外部转向内部、从思辨到建构的时代转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概念重建是课程研究领域的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概念重建活动开拓了课程研究 的新疆界,激发了课程学者的想象力。本文首先探讨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基本特点,其次从思 想渊源、理论观点等方面揭示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在此基础上对概念重建课程研 究的利弊得失予以分析和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李炎清  
灌输式教学重视客观、普遍的知识的传授,教师在灌输式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被看作"知识容器";灌输式教学过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强调知识对学生的控制,其过程呈现封闭的特点,其教学远离生活世界,其基本方法是机械性灌输。在交往理论看来,知识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与知识对话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的主体间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解放的过程,其间充满了复杂性。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方法应该贯彻对话精神。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海征  
现代技术,尤其数字技术为大学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地平线,使技术力量在教学改革中越来越重要,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教学内容和结构所能起到的作用。技术对“教”与“学”的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也解放了教学活动,为它提供一个广阔公共教育空间的同时,却带来另外一些新型隐蔽的枷锁。数字技术模糊了校内与校外学习界限,也进一步瓦解大学教学存在的根基,从而使大学的教学活动难以守护人类精神家园,更不要期待它成为一个审查世事、批判社会和引领思想的中心,以及培养独立思想和自由人格的地方。因为,大学教学也并不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世界了解的一层含义,其内容还要涉及包括对事物、社会的理解意义这个层面。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富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家关注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并试图通过数学元素的添加使其变成一门科学:但是过度数学模型崇拜以及对经济学思想的忽视,使经济学脱离了现实并且扼制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拓宽以及经济现象影响因素的增加,单纯的数理体系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经济学科的要求。国外学术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耀威  
传统的教师形象,即改革的"保守者"、课堂教学中的"日常操作工"、教师培训活动中的"被培训者"、学校行政管理中的"被管理者",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实践革新。教师只有成就其学校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学校才可能真正从内部得到改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照明  
伴随着当代空间问题的凸显和空间思想的发展,空间批判理论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后发展视角构建总体性的当代空间批判理论,才能够真正释放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彻底的革命立场和批判精神。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构建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实践中,缺少后发展的视角,多数拘泥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话语权"尤为重要的当今世界,从后发展视角构建独立自主的科学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德勇  许广月  
本文在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下,建设性地批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试图建立一个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初步基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新现代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