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1)
2023(16096)
2022(13625)
2021(12984)
2020(10843)
2019(24523)
2018(24489)
2017(45541)
2016(25825)
2015(28928)
2014(28658)
2013(27360)
2012(24977)
2011(22534)
2010(22623)
2009(20405)
2008(19716)
2007(17079)
2006(14849)
2005(12872)
作者
(73785)
(60731)
(60581)
(57689)
(38795)
(29417)
(27561)
(23998)
(23347)
(21617)
(20690)
(20476)
(19191)
(19174)
(18899)
(18849)
(18752)
(18138)
(17513)
(17336)
(15511)
(14982)
(14680)
(13918)
(13746)
(13658)
(13598)
(13357)
(12233)
(12205)
学科
(90339)
经济(90231)
管理(67918)
(63441)
(52101)
企业(52101)
方法(43017)
数学(37047)
数学方法(36490)
中国(28464)
(25567)
(24317)
教育(23404)
(23221)
业经(20353)
理论(18935)
(17725)
贸易(17718)
地方(17368)
农业(17260)
(17183)
(15718)
技术(15703)
(14801)
(14651)
财务(14574)
财务管理(14547)
环境(14271)
企业财务(13702)
(13360)
机构
大学(356020)
学院(351717)
管理(132606)
(127960)
经济(124932)
研究(120512)
理学(115809)
理学院(114383)
管理学(111992)
管理学院(111353)
中国(82621)
科学(78765)
(76930)
(62286)
(61593)
业大(57580)
(57157)
研究所(56868)
(54282)
师范(53710)
中心(53280)
(51136)
农业(49456)
北京(48766)
财经(46646)
师范大学(43806)
(43622)
(42442)
技术(41560)
教育(41527)
基金
项目(246459)
科学(192746)
研究(178987)
基金(175161)
(154884)
国家(153499)
科学基金(129807)
社会(109500)
社会科(103423)
社会科学(103396)
(97911)
基金项目(92617)
教育(88064)
自然(86143)
(84745)
自然科(84124)
自然科学(84101)
自然科学基金(82544)
编号(74363)
资助(72225)
成果(61083)
重点(56627)
(54361)
课题(53663)
(52755)
(51320)
创新(47659)
科研(47487)
教育部(46385)
大学(45801)
期刊
(134818)
经济(134818)
研究(105973)
中国(69206)
教育(64405)
学报(63149)
(55659)
科学(54369)
大学(47197)
管理(45855)
学学(43443)
(41848)
农业(38924)
技术(31940)
(24339)
金融(24339)
业经(23306)
经济研究(22355)
财经(21564)
(19734)
图书(18498)
(18379)
科技(17817)
(17763)
问题(17232)
业大(16841)
职业(15964)
理论(15559)
技术经济(15520)
商业(15015)
共检索到504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梅  
历史研究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从注重描述的朱利安时代到注重因素分析的萨德勒和康德尔时代,无一不采用历史法研究比较教育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历史研究法受后现代史学观的影响,开始了其后现代的转向进程。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法注重"深描"、"价值有涉"和"他者视野"的特点让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历史法的局限,开始沿着质性研究的轨道转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大兴  
大学的材料和基础是知识,因此,知识追求往往反映高等教育的理想。现今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非常确定的学术处境:后现代论说或后现代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引起的巨大浪潮,此波浪潮对高等教育的知识追求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冲击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将高等教育推向另一个尴尬境地。其中包括高等教育的知识认知、知识结构和知识运行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转向,对这些转向的理性认知以及科学指引对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评柯温的后现代比较教育理论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间构成一种显现的关系似乎产生于本世纪九十年代,换句话说,把“后现代”思维模式纳入到比较教育研究中与“后现代理论”的产生出现了一定的时间差①。尚且不论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险峰  
后现代教育研究在我国大陆有近30年的历史,大致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尝试期、90年代的持续发展期以及21世纪初近10年的高涨期。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的节律深受哲学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其研究主体主要是中青年学者群体,从研究旨趣看,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实践关怀意识,近30年来,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经历了一条由引进、介绍到本土化尝试的内在发展轨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科学教育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部分。由于我国近代科学传入与科学教育兴起受到当时时代的局限,我国科学技术传统又具有特殊性,这对当前现实的科学教育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影响。自20世纪60、70年代后,世界科学教育出现新的趋向;各种新的课程理论纷至沓来;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科学理论不断提出,令人目不暇接。我国的科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适逢难得的机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明初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已从人文学科转到自然学科。作为人类知识典范的数学也受到这个思潮的冲击,不仅数学哲学观正在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且数学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思维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西方这一思潮进行分析与批判,可以为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小威廉姆·E·多尔  王红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倩  李素琴  
介绍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后现代主义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观点对教育的影响在进一步加深,研究生教育领域显现出的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内容的开放化、管理的弹性化、课程的人性化以及师生关系的融合与互动都是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期刊] 求索  [作者] 戚学民  
中国特色近现代史学是一个政治性极强的学科,"革命"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它的构建和发展反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近现代史学同样肩负重任,深化它的研究必须具有探索和开放的精神,在方法论的本然层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要具备通史眼光,扩张学科边界,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需要一批具有德、才、学、识兼备的学者积极参与,他们应当思想敏锐,时代感强,了解民族传统,深具探索精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么加利  
伴随西方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在教育研究领域呈现出"主义"式研究向"问题"式研究的范式转换,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主体趋向多样化、教育研究对象趋向生活化、研究地点走向教育现场。这种转换可为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赵军  
后现代主义以研究语境、研究文本、研究方法三种形式呈现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这种景观的存在既与教育理论的尴尬处境相连,也与我国呈现的一些后现代征象相关。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标准、对象、方法等都被置换到一个新的参照系框架下。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我国缺少生成的土壤。教育理论界应采取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对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持谨慎态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爱民  
后现代文化正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思维与实践变革。然而,其叙述的模糊与观点的驳杂妨碍了其对道德教育研究的思想渗透力。只有透过其纷乱的理论,把握其清晰的理路与思想精髓,方能使其有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革新。反对整体化、注重差异性,摒弃单一性、强调多样性,消解逻辑分析、凸显话语分析,祛除抽象主体观、倡导自我与他者共契的道德主体观,是后现代文化之于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毓信  
文章首先对"后现代课程建设"的两种可能定位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意义即是能促进我们对于已有工作的自觉反思。其次又具体地论及了后现代主义对于数学教育的积极意义,特别是,我们既应充分认识数学的文化价值,同时则又注意防止在这一方面任何可能的片面性或绝对化立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忠昌  张桂春  
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多元宽容和多极选择的核心思想,重新审视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范式。通过对传统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滞后性和现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超越性两种典型误区的反思和批判,认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应该强调理论基础的多样化和行动导向的开放化,进而提出重构理实一体的认知观、树立反思批判型的学习观、建构理性的人才观、追求永恒的发展观等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潘新民  张薇薇  
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尤其是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在我国新课改过程中,响起了贬低科学知识教育作用与价值的声音。然而,联系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只有注重科学知识教育,走出后现代知识观,才能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走出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提供了总的原则和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