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8)
2023(17528)
2022(14652)
2021(13567)
2020(11129)
2019(24894)
2018(24445)
2017(46453)
2016(25145)
2015(27933)
2014(27559)
2013(27501)
2012(25593)
2011(23235)
2010(23668)
2009(22205)
2008(22133)
2007(19851)
2006(17915)
2005(16592)
作者
(71648)
(59890)
(59678)
(56623)
(38146)
(28854)
(26870)
(23339)
(22770)
(21475)
(20705)
(19892)
(19385)
(19144)
(18878)
(18233)
(17521)
(17409)
(17278)
(17085)
(15102)
(14858)
(14490)
(13870)
(13478)
(13452)
(13410)
(13405)
(12191)
(11909)
学科
(116595)
经济(116462)
(96405)
管理(78146)
(77422)
企业(77422)
(48809)
方法(44125)
中国(35635)
数学(35102)
数学方法(34857)
业经(34044)
农业(32558)
(31869)
地方(26358)
(24406)
(22600)
贸易(22582)
(21950)
(21157)
财务(21119)
财务管理(21087)
技术(20528)
企业财务(19999)
(19259)
(19214)
银行(19188)
(18920)
(18638)
(18396)
机构
学院(363402)
大学(355979)
(162384)
经济(159505)
管理(138852)
研究(128961)
理学(118201)
理学院(116929)
管理学(115378)
管理学院(114678)
中国(102696)
(75391)
(74045)
科学(74007)
(71027)
(65601)
研究所(58762)
中心(58332)
财经(57784)
(56744)
农业(54454)
业大(53466)
(52557)
经济学(49665)
北京(47769)
(46161)
师范(45752)
(45405)
经济学院(44748)
(44688)
基金
项目(231819)
科学(184988)
研究(173718)
基金(169808)
(147068)
国家(145667)
科学基金(125608)
社会(115036)
社会科(108855)
社会科学(108829)
(90968)
基金项目(88444)
教育(78194)
自然(77401)
自然科(75651)
自然科学(75633)
(75010)
自然科学基金(74365)
编号(69839)
资助(68533)
成果(56372)
(55008)
(52430)
重点(52230)
(50579)
课题(48471)
国家社会(48413)
(46754)
创新(46661)
(46084)
期刊
(193784)
经济(193784)
研究(113455)
中国(79441)
(71581)
(58700)
管理(55464)
学报(52693)
科学(52414)
农业(48304)
大学(41090)
(40859)
金融(40859)
学学(38935)
教育(37537)
业经(35755)
技术(32022)
经济研究(30887)
财经(29517)
(26187)
(25631)
问题(25574)
世界(20995)
(20872)
技术经济(20035)
国际(18625)
(17543)
现代(17377)
商业(17355)
经济问题(16774)
共检索到572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显龙  
现代农业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类安全健康突出、农村与城市发展失衡等问题。文章认为,未来时期以追求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导向,应坚持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同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就业和民生改善;加强农村教育建设,推进农业产业水平提高和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贵银  张雯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也呈现新趋势性常态化特点。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产业安全诸问题更加突出。农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和选择对于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增加农业经营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推动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农业在既有的现代化成就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农业日益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生长点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福利的贡献点。从发展角度看,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辉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现代农业所需的新型农民的主要阵地,与现代农业关系密切。目前,现代农业发展呈现高科技化、生物化、市场化、标准化、融合化、安全化、环保化等趋势,这些趋势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应通过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专业设置、积极组织引导农民转型等途径,努力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淑景  
后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迄今为止最高范式的一种农业形态。我国具有率先启动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动因及良好的背景条件。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方向是,构建以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融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形态农业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复合体,同时变革农业与其他产业、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现有结合模式,使农业发展及其作用的强度、高度和广度出现质的重大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苗泽伟  
论述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 ,讨论了生态农业规划和建设的关键性问题 ,指出现代农业应以生态文明为基础 ,以产业化、生态化和市场化为主导 ,以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科技和生态环境意识为中心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 ,注重效益型、生态农业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浩然  
坚持把发展农业、繁荣农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本文从新的理念角度出发,全面考虑现代农业发展的状况,主要从工业的理念、城镇的理念和品牌的理念。并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蓝海涛  王为农  涂圣伟  张义博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重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十三五"规划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农业结构性失衡局面将有所改观,农业绿色化发展水平将稳步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将显著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锡平  贾文韬  
"现代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又一新的发展里程碑,伴随着中央2007年1号文件精神在全国各地的贯彻实施,迅速在华夏大地掀起了热潮。但随之进入实施阶段的"路径"选择,便成为各地广泛探讨的"课题"。目前,一些地方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实施过程中,基本沿袭传统单一的种、养殖园发展模式。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有限农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而且使各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中,忽略了对现阶段绝大部分山区农村,根本没有发展现代农业基础条件的再认识和现阶段现代农业的带动主体在城市的认真研究。致使现代农业发展仍基本停留在宣传、发动与传统的发展模式之上。要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可选"路径"之一就是拓展视野,创新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2009年11月6~8日,"‘两型农村’与生态农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在正在创建"两型社会"的湖南省长沙市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长沙市政府和长沙社会科学院承办。来自美国、韩国、越南以及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百多位学者、专家和业内人士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专题研讨和实地考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英杰  
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步伐,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需要,全国各地纷纷重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活动,旨意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农业发展急需具有职业技术、现代文化理念的新型农民;同时也只有具有专业技能、高新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迅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纯  
后现代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本文从收益—成本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试图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农业现代化成就与代价的对比情况。灰色优势分析在基本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提升了评价体系的可信度。1981—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指数的测度结果表明,虽然近3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效益水平总体为负,但在2002年以后其波动趋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加速下滑变为加速上升,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由此呈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势。考虑到成本类因素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渐趋紧,未来中国农业发展向后现代转向已成必然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丽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各行业中广泛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系统化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与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联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农业改变传统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实现精准、绿色、智慧化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农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的农产品生产,还要尽可能提升农业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建立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近年来,全国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周  
论述了现代农业基本含义的变化和演进态势,从产业体系、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三个视角分析了继起的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从统筹协调、循序渐进、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探讨了继起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