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5)
- 2023(3720)
- 2022(2644)
- 2021(2553)
- 2020(1785)
- 2019(3666)
- 2018(3572)
- 2017(6494)
- 2016(3602)
- 2015(4234)
- 2014(4136)
- 2013(3820)
- 2012(3442)
- 2011(3111)
- 2010(3325)
- 2009(2765)
- 2008(2689)
- 2007(2419)
- 2006(2158)
- 2005(1972)
- 学科
- 济(12486)
- 经济(12476)
- 管理(10263)
- 业(8028)
- 农(6463)
- 中国(5686)
- 企(5598)
- 企业(5598)
- 业经(4517)
- 农业(4505)
- 财(4049)
- 地方(3742)
- 制(3495)
- 工作(3474)
- 教育(2883)
- 方法(2842)
- 家(2830)
- 国家(2747)
- 学(2710)
- 发(2686)
- 理论(2681)
- 财政(2529)
- 体(2408)
- 策(2405)
- 发展(2341)
- 展(2334)
- 农业经济(2304)
- 及其(2248)
- 银(2209)
- 银行(2206)
- 机构
- 学院(49388)
- 大学(47474)
- 济(17545)
- 研究(17147)
- 管理(17063)
- 经济(17062)
- 理学(14200)
- 理学院(13999)
- 管理学(13813)
- 管理学院(13680)
- 中国(12174)
- 京(9996)
- 科学(9944)
- 财(9822)
- 江(8384)
- 所(8338)
- 范(7827)
- 师范(7778)
- 中心(7546)
- 农(7434)
- 研究所(7364)
- 财经(7008)
- 州(6708)
- 院(6587)
- 北京(6330)
- 经(6324)
- 业大(6263)
- 师范大学(6151)
- 技术(6038)
- 职业(5808)
共检索到79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晓芳
在行政思想发展史上,传统官僚制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尊奉着管理主义的理论传统,过分地关注行政效率并不谋而合地将行政公共性放置于边缘的位置。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则彻底摒弃了管理主义的分析套路,在解构官僚制、制度主义和社群主义等传统治理模式的基础上,以后现代理论和批判理论为依据,建构了独特的话语理论。正是在解构与建构的学术旅程中,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家们从话语理论维度唤回了一度失落的行政公共性,并为西方和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剑伟
公民参与被看作是改善政府治理效果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新举措。虽然参与式民主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是民主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但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政府治理更加强调对话与服务,而不是单纯的回应和管理,以通往"后现代"公共行政。公共行政话语理论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公共行政理论看作是一种"语言",强调"想象"和"直觉"的重要性,为公民参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路径。因此,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下对公民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从而走向民主化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琦 赵惠敏 孙静
深化税制改革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一轮税制改革应突破传统思维模式,转变政府税收观,将现代财政的"公共性"充分运用于税收制度建设领域,以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房产税改革应以"公共性"为价值目标,满足民众共同需求,维护民众公共利益,促进公平竞争和正义分配,构建合理规范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财政 房产税 公共性 税制改革 公共财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绍芳
民营企业家从自利性向公共性的展开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其迈向新的发展之路,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类的本性构成了民营企业家从自利性向公共性展开的内在根据。这种展开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向人性的回归。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权力的运作、公共精神的积淀和公共领域的建构,构成了民营企业家向公共性展开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自利性 公共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匡小平 肖建华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市场化渐进改革中,财政体制的调整无疑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体制上的递增效应,从而创造了"中国奇迹"。回顾30年的财政体制演进历程,我国财政改革走的是一条公共之路,在经历延续与继承(1978-1980)、放活与改革(1980-1993)、纠偏与软着陆、明细与改革(1998至今)四个基本阶段后,公共性逐步回归并得到加强。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改革还需要在分权、规范支出、转移支付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但1998年搭建的公共财政框架意味着我国的财政体制将继续沿着公共化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市场化渐进改革 财政公共性 财政体制演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乐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公共行政组织的变迁根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更替。传统的以工业革命为背景产生的公共行政组织, 是一种“规制型行政组织”, 或称“科层制”。科层组织或规制型公共行政组织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随着组织生存环境的变化, 传统上的以科层制为特征的公共行政组织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的公共行政组织。公共行政组织变革一个基本趋势, 是组织越来越趋向于“柔性化”, 即灵活精干的柔性组织正逐步在取代标准化的刚性组织。伴随着柔性化生产方式产生的公共行政组织形式, 正是信息时代本身的组织需求所决定的。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趋向为我国公共行政组织改革指明了方向。公共行政组织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艾琳·卡马克 何增科
本文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政府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认为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竞争、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革命和政府的绩效赤字是促成全球性政府改革运动的主要原因。作者进而分析了各国政府改革中带有共性的11个方面内容,最后展望了21世纪全球化时代公共行政改革的前景。
关键词:
全球化 公共行政改革 政府改革运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谭融
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研究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域的国家显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研究取向。文章认为,在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早期的公共行政研究与行政法紧密结合,至今未能摆脱法律学的影响,体现出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自我改革的特征。而英美国家的公共行政研究则显现出管理主义的倾向,同时具有较明显的比较研究的特征和趋势。
关键词:
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学 行政模式 新右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小荣
激励问题一直是公共行政研究中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一改以往从管理学角度研究公共行政激励问题的视角,另辟蹊径,以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出发来研究这一公共行政传统问题。文章首先对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内容作出了概述,着重说明了两种激励机制的设计,并通过对公共行政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激励理论 委托代理 公共行政 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 张雅丽 王彦娜
以公共行政精神为发端,探讨责任政府的建设,关键在于内部责任机制的完善。因此,政府组织首先在于对自身负责,同时要强化自我完善和内部更新功能;培育公务人员的公共伦理;加强责任政府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公共精神 责任政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勇 熊靖
目前,我国的社区公共行政广泛采取的形式是政府委托社区行政形式。在社区公共行政过程中,由于社区主管和社区居民在公共预算问题上存在分歧,使公共建设陷入困境。通过引入仲裁人,建立二者之间的最后要价仲裁模型,可以达到纳什均衡,打破僵局。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寻租现象的存在,导致均衡受阻。应在社区主管部门、社区居民和仲裁人之间寻求一个利益均衡点,同时,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从而使政府委托社区行政机制得以完善。
关键词:
社区公共行政 博弈 最后要价仲裁 寻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爱军
公共文化是在文化的精神内核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和一致性等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形态,这就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伦理价值昭示着公共行政模式的转型,构建多元参与、共生治理的文化发展机制,促进政府公共文化行政模式的现代转型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治理机制 行政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备受政策层面、实务部门和学术界密切关注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将于2008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初步定调。"大部制"改革的提法最早来源于党的十七大报告,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一改革思路大体表现为,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倪代川 詹华清 熊惠霖
公共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属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紧迫性。文章立足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重点从公共性意识、公共参与、文化自觉与公共空间等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培育进行了探讨,旨在增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主体自觉意识与能力,不断优化大学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生态环境,促进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协调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