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6)
2023(3040)
2022(2177)
2021(2328)
2020(1685)
2019(3912)
2018(4099)
2017(5716)
2016(4468)
2015(5247)
2014(5545)
2013(4563)
2012(4185)
2011(4055)
2010(4545)
2009(3532)
2008(3425)
2007(3277)
2006(3020)
2005(2912)
作者
(9803)
(7985)
(7930)
(7773)
(5169)
(3924)
(3827)
(3363)
(3090)
(3063)
(2801)
(2726)
(2723)
(2717)
(2658)
(2562)
(2549)
(2470)
(2425)
(2353)
(2279)
(2152)
(2087)
(1935)
(1930)
(1895)
(1821)
(1708)
(1698)
(1689)
学科
教育(18688)
中国(9945)
(6689)
经济(6682)
理论(6382)
教学(5663)
管理(5517)
(5017)
(4440)
(3883)
发展(3761)
(3649)
(3639)
(3517)
企业(3517)
(3468)
思想(3373)
政治(3205)
改革(3144)
高等(3089)
研究(3073)
思想政治(3015)
政治教育(3015)
治教(3015)
德育(2980)
教育改革(2784)
学校(2772)
学法(2644)
教学法(2644)
农业(2544)
机构
大学(55783)
学院(51341)
教育(26220)
研究(22516)
(19081)
师范(19040)
师范大学(15961)
(14027)
科学(12551)
职业(11597)
(11283)
(11207)
管理(10997)
经济(10696)
技术(10476)
教育学(10230)
研究所(10154)
(10048)
北京(9949)
中国(9779)
理学(8963)
理学院(8689)
中心(8388)
管理学(8349)
管理学院(8205)
(8091)
职业技术(7938)
(7551)
教育学院(7518)
技术学院(6817)
基金
研究(29275)
项目(28317)
科学(23533)
教育(22923)
基金(15950)
成果(15553)
社会(15276)
编号(15123)
课题(14625)
社会科(14047)
社会科学(14043)
(13170)
(12953)
(12786)
(12750)
国家(12485)
规划(10241)
科学基金(9636)
(9374)
项目编号(8840)
(8643)
研究成果(8495)
年度(8389)
(8207)
重点(8207)
(8000)
(7969)
阶段(7952)
教育部(7781)
(7459)
期刊
教育(45280)
研究(28014)
中国(22034)
(14979)
经济(14979)
职业(11085)
技术(8944)
技术教育(7251)
职业技术(7251)
职业技术教育(7251)
学报(6515)
大学(6254)
(5698)
科学(5462)
高等(5189)
(5024)
论坛(5024)
(4981)
成人(4747)
成人教育(4747)
高等教育(4607)
(4161)
农业(4156)
管理(4091)
学学(3924)
职教(3786)
发展(3727)
(3727)
比较(3486)
图书(2951)
共检索到93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邓云洲  
本文简要评述后现代主义理论特征与伦理道德观,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一些重要意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建红  
现代科技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试验.不仅使已有的道德问题得到拓展,而且还引发了传统道德与科技发展现实的诸多冲突,为道德教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因子,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新视点。伦理学向来是道德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道德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科技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道德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包国  
从后现代思潮的视角反思当代教育问题,应确立以下新的教育观念和研究领域:1.非决定论的教育哲学观,2.学习研究中的非逻辑认知,3.教育研究中的生理心理学,4.学习自组织理论,5.教育关怀与人道主义,6.社区网络与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王晓丹  
社区教育自组织是以居民的自愿性为核心,依靠社区自我的力量由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自我学习组织。社区教育自组织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出现的,如权威中心、行政中心、社区居民学习的被动性等问题。社区教育自组织在价值诉求上追求睦邻、守望、归宿;在组织存在上倡导平等、交互、妥协;在组织秩序中体现自治、多元、动态。这些理念,与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去中心、去权威、尊重多样性、追求差异性等的观点一致,凸显出丰富的后现代哲学意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斌  
20世纪下半叶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 STS教育在西方国家同时兴起。 STS教育的取向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主旨在诸多方面是一致的 ,STS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后现代科学观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但是 ,后现代主义在矫枉过正之时 ,却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烙上了浓厚的泛神论 ,非理性主义色彩。STS教育在构建理念与实践时 ,自觉地摒弃了这些消极因素 ,这就是两者本质的区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彩平  
伦理是人的普遍性的延展,具有空间性蕴含;伦理的空间性首先意味着伦理空间的结构化整体图示;伦理的空间性昭示组建完备的各层次伦理实体即现实伦理空间的各类地标;伦理实践即伦理的空间化过程,空间伦理表象即个体内心的道德地图。以此为基础,针对当前中国伦理重建的困境与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有效的德育目标要呈现结构化的整体伦理格局,将学校组建为示范性中介伦理实体,把道德地图作为学生道德成长表征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设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唐汉卫  
后现代道德教育从各个角度向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性、整体性、权威性和理性化挑战,给人们展现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批判的、平等和对话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新面貌。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它瓦解了现代性的完人理想和标准化的人格追求;在教育内容上,它强调去中心化,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在教育方式上,更主张“对话式”的教育方式;在师生关系上,它提倡主体间性。但后现代的道德教育观是松散和凌乱的,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体系,其内容歧义丛生、相互矛盾甚至是对立的,因此,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应冷静对待,全盘吸收和简单的排斥都是错误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爱民  
后现代文化正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思维与实践变革。然而,其叙述的模糊与观点的驳杂妨碍了其对道德教育研究的思想渗透力。只有透过其纷乱的理论,把握其清晰的理路与思想精髓,方能使其有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革新。反对整体化、注重差异性,摒弃单一性、强调多样性,消解逻辑分析、凸显话语分析,祛除抽象主体观、倡导自我与他者共契的道德主体观,是后现代文化之于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孝兵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其实质和意义在于: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以提高效率;依靠社会主义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以实现公平。随着经济起飞在中国的实现,经济生活中那些非技术、非物质的要素向人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我们现在越来越清楚,一个合理的经济伦理系统,不仅是给经济活动以道德性的辩护或限制,而且是内在于经济生活、促成经济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红岭  
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概念与城市规划领域中讨论的物质环境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概念有一定的内在关联。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它作为人性场所,满足人性化需求这一精神功能。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努力,在个性化与多样化、人文关怀、场所感、空间尺度宜人性与易交往性、公共艺术的成功介入等特征中获得鲜明体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凯  徐辉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余凯徐辉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各种理论群体的喧哗与骚动,后现代主义登高一呼,成为欧美学界应者云集的理论思潮,其影响现已遍布哲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持观望态度的教育学者们也开始对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珉  李永强  
本文认为 ,西方后现代管理思潮是一种新思潮和新理论的萌芽。虽然后现代管理还未能在管理理论上建立起一个系统严密的构架 ,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不能不说它对原有的管理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有力的挑战。应当说 ,后现代管理本身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 ,对它们应作具体分析 ,它们都以不同方式探究或表现了当代西方的企业组织与文化特征 ,并揭示了西方管理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其内在矛盾与种种消极后果 ,这有利于我们认识后现代管理的价值与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正立  张婷  
特殊教育学校在聋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关怀伦理视角审视聋生道德教育,我们发现在道德学习的效仿对象、道德主体意识、道德体验和道德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特殊教育学校可通过提供道德学习榜样、有效对话过程、道德实践机会、行为认可途径和教育制度保障等策略来提高聋生道德教育的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王培峰  
网络道德危机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道德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交往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自由、开放与规范、秩序、理性的统一,公共意识与个体文化自觉的统一,对数字的尊重,有限共享与互惠的统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为交往媒介的网络交往伦理的重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屈晓婷  秦莹  
从工程伦理视角对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途径:注重学术道德观念的引导;加强学术道德的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完善学术道德的约束机制;建立学术行为的荣誉激励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