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9)
- 2023(10783)
- 2022(8476)
- 2021(7899)
- 2020(6603)
- 2019(14612)
- 2018(14513)
- 2017(27816)
- 2016(14901)
- 2015(16905)
- 2014(16239)
- 2013(15870)
- 2012(14087)
- 2011(12359)
- 2010(13139)
- 2009(12339)
- 2008(12604)
- 2007(11524)
- 2006(10263)
- 2005(9664)
- 学科
- 业(79940)
- 企(76043)
- 企业(76043)
- 济(63958)
- 管理(63918)
- 经济(63872)
- 业经(27963)
- 方法(24893)
- 财(24093)
- 农(22501)
- 务(19340)
- 财务(19304)
- 财务管理(19288)
- 技术(19118)
- 企业财务(18234)
- 理论(16968)
- 农业(16463)
- 中国(16432)
- 数学(16125)
- 数学方法(15950)
- 制(15388)
- 策(14306)
- 划(13559)
- 和(13308)
- 技术管理(12807)
- 企业经济(12629)
- 经营(12180)
- 体(12005)
- 体制(10457)
- 贸(10378)
- 机构
- 学院(215669)
- 大学(207813)
- 济(90517)
- 管理(89395)
- 经济(88789)
- 理学(75883)
- 理学院(75216)
- 管理学(74371)
- 管理学院(73977)
- 研究(62674)
- 中国(52128)
- 财(44669)
- 京(43057)
- 江(34762)
- 财经(34630)
- 科学(34564)
- 经(31274)
- 农(31118)
- 所(30198)
- 中心(28705)
- 州(27355)
- 北京(26978)
- 业大(26937)
- 经济学(26706)
- 研究所(26574)
- 商学(26155)
- 商学院(25932)
- 范(25730)
- 师范(25516)
- 财经大学(25184)
- 基金
- 项目(131837)
- 科学(106531)
- 研究(103582)
- 基金(94837)
- 家(79854)
- 国家(79015)
- 科学基金(70843)
- 社会(67039)
- 社会科(63496)
- 社会科学(63476)
- 省(54203)
- 基金项目(49694)
- 教育(47815)
- 自然(43244)
- 划(42940)
- 编号(42924)
- 自然科(42324)
- 自然科学(42314)
- 自然科学基金(41645)
- 资助(36887)
- 成果(34215)
- 创(33419)
- 业(33061)
- 创新(30288)
- 课题(29645)
- 重点(29333)
- 发(28915)
- 部(28891)
- 制(28087)
- 国家社会(27296)
- 期刊
- 济(109924)
- 经济(109924)
- 研究(65407)
- 中国(45848)
- 管理(41095)
- 财(40345)
- 农(30364)
- 教育(27428)
- 科学(25956)
- 学报(24164)
- 技术(23415)
- 融(21116)
- 金融(21116)
- 农业(20812)
- 业经(20768)
- 大学(20135)
- 学学(18757)
- 财经(18308)
- 经济研究(16795)
- 经(15980)
- 业(14008)
- 技术经济(13502)
- 问题(13390)
- 财会(12600)
- 现代(11987)
- 商业(11761)
- 会计(10867)
- 科技(10736)
- 贸(10440)
- 世界(10412)
共检索到333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安同良 郑江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树厚 徐刘芬
现代企业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两个大的流派,即企业的契约理论和企业的能力理论。企业契约理论由于对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假设处理不充分以及忽视创新、学习和知识的性质而存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存在、边界和治理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一、企业理论的演变:从契约理论到能力理论(一)企业契约理论及其缺陷科斯(Coase,1937)首先开启了关于企业理论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辉锋
企业的契约理论围绕交易成本概念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但严重忽视了企业的技术和生产功能,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通过研究企业内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过程,以及组织与个人的交互学习,不仅重新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和内部组织问题,还研究了契约理论未触及的企业异质性、竞争优势和企业家等问题。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契约理论 企业 能力 学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劲 李根祎
后熊彼特时代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革,企业员工成为企业创新主体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本文基于对企业交易属性的现代契约理论之局限和企业理论主体演变之趋势的综述分析,结合后熊彼特时代特征,聚焦企业员工的生产属性,探索企业员工契约理论。企业员工契约理论主张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是知识生产能力,企业的目标由交易成本最小化转为价值最大化,且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基于对企业员工契约理论内涵的阐述,进一步分析该理论的深化应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协同推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翟森竞 黄沛 高维和
对企业间关系的研究需要再一次的范式转变。本文首先用心理契约对企业在交换中真实的"(针对对方的)期望/(自身)义务"进行了刻画,探讨了心理契约中期望/义务的来源,并通过剖析公平在形成心理契约映射函数中的作用阐明了后者的生成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同时涵括显性契约、规范契约、心理契约的企业间关系新框架,提出企业间关系的研究新范式——"心理契约"范式,指明了新范式下的研究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同良
技术能力的研究在国际经济、管理学者中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构建了以技术能力的研究范式替代、补充技术创新这一泛化的研究框架。尤为重要的是,技术能力的研究可指明我国企业技术学习行为方向并深刻揭示技术追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我国整体产业的技术能力跃迁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技术追赶 技术创新 技术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建军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即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本文首先综述了其三个分支: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企业契约理论的缺陷:交易概念的泛化、企业性质上的误导、研究方法的静态性。对于现代主流契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缺陷,笔者将通过上、中、下三篇文章加以详尽分析。
关键词:
契约理论 共同主旨 交易费用理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芳 贺曲夫
近年来,商誉减值引起的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于高溢价并购形成了商誉泡沫,导致了超额商誉,然而超额商誉产生原因及其经济后果尚有待深入探究。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超额商誉的形成原因,采用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超额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其中间机制。结果表明:超额商誉会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当年以及未来三年的盈利能力,并且这种影响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负向影响企业市场开拓以及增加企业融资约束等中间机制来实现。
关键词:
超额商誉 盈利能力 中间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文全
本文将市场条件下人类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归纳为自给自足、师生直接交易与大学教育3种,并且追问"师生直接交易就能够解决高等教育问题,为什么还需要大学",从而将现代企业理论引入到大学的本质、大学与学生、教师、校长和行政人员的合约安排及其在非营利体制下变化的分析,获得了如下认识:一是作为一个中心签约人,在纯粹的市场条件下大学本质上是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契约组织;二是大学与学生签订的是一种有关知识交易的不完全市场合约,合约的履行要求大学对学生拥有剩余控制权;三是大学与教师这种人力资本所有者签订的是要素市场合约,终身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金忠
科斯所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因科斯本人的含混表述和自相矛盾为后来演变成为企业契约论开了方便之门。企业契约论的共同特征是,从泛化的交易概念出发,用契约分析的方法,试图将企业组织还原为一组契约,因而把企业的性质说成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科斯之后,张五常、詹森和梅克林等将企业契约论推到极端境地,企业因彻底“契约化”而“非组织化”了,这实际上否定了企业作为社会实体的存在本身。企业的本质规定性,应从要素集结之后的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这些活动与关系,恰恰正是新古典经济学企业“黑匣子”里面所隐藏的内容。
关键词:
企业 交易 契约 交易费用 企业契约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立根 宁云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形态的变化和企业性质的变迁,企业资本已从传统的"物质资本"范畴发展成为一个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资本子范畴组成的体系,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资本理论即为新资本理论。企业核心能力历经物质资本主导型、人力资本主导型、知识资本主导型、社会资本主导型等范式的演变。历史地看,这些资本类别与核心能力范式分别代表和适用于古典企业、传统公司制企业、新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型企业及网络组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新途
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共同的特征是将资本结构看成是协调企业财务主体冲突、解决代理问题的契约制度安排。体现内生性完备契约思想的代理理论是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早期成果,其最新的发展是基于不完备契约理论的控制权状态依存观。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弥补了现代主流财务理论内在的制度性缺失,该理论也大大推动了我国内生性财务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内生性 契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宏军
西方经济学家从契约的角度对企业边界决定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许多经典理论学说。其中颇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理论是技术决定论、交易成本决定论、产权决定论、监督成本决定论、激励成本决定论。这些理论洞悉了技术、交易成本、产权等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但由于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很难解释当前企业界发生的并购、合作、外购、业务交换等现象。未来企业的边界具有动态性和模糊性特征,企业边界决定理论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契约 企业边界 企业规模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田静
公司治理不仅仅事关微观主体经营业绩及公司股东利益,还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效率和市场机制完善。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的理论溯源,以及公司治理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从而揭示了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与本特·霍姆斯特朗,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的贡献,哈特与格罗斯曼、穆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富华 廖庆云
长期以来关于心理契约的主体构成一直存在争议,雇用双方所缔结的心理契约究竟是单向还是双向,学术界的意见并不统一。文章在心理契约相关概念厘定的基础上,借助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心理契约放置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认为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体构成,具有不同的类型。
关键词:
心理契约 企业生命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