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2)
2023(11041)
2022(9037)
2021(8630)
2020(6958)
2019(15565)
2018(15093)
2017(28069)
2016(15905)
2015(17806)
2014(17447)
2013(16293)
2012(15103)
2011(13854)
2010(14180)
2009(12698)
2008(12530)
2007(11319)
2006(10276)
2005(9042)
作者
(46426)
(38714)
(38411)
(36641)
(24754)
(18647)
(17412)
(15148)
(14899)
(13894)
(13324)
(12806)
(12641)
(12277)
(12232)
(11984)
(11925)
(11603)
(11297)
(11225)
(9945)
(9490)
(9398)
(9078)
(8899)
(8697)
(8607)
(8512)
(7890)
(7801)
学科
(54420)
经济(54340)
管理(44755)
(42330)
(33170)
企业(33170)
方法(22332)
数学(19493)
数学方法(19197)
(18883)
中国(18178)
(16525)
(13513)
业经(13194)
农业(12733)
(12710)
贸易(12706)
(12365)
(12057)
教育(11931)
(11198)
理论(10133)
地方(10033)
(9680)
银行(9638)
(9572)
财务(9548)
财务管理(9524)
(9186)
技术(9173)
机构
大学(224210)
学院(219270)
(87529)
经济(85659)
管理(79755)
研究(79625)
理学(69084)
理学院(68232)
管理学(66816)
管理学院(66428)
中国(57671)
科学(50020)
(47607)
(45185)
(41042)
(41031)
研究所(37490)
业大(36688)
农业(35947)
中心(35126)
(34555)
财经(32053)
(31486)
师范(31036)
北京(30101)
(29289)
(29047)
经济学(26528)
(26463)
师范大学(25001)
基金
项目(147599)
科学(116083)
基金(106497)
研究(105390)
(95162)
国家(94275)
科学基金(79360)
社会(66840)
社会科(63077)
社会科学(63059)
(57690)
基金项目(55364)
自然(52763)
自然科(51581)
自然科学(51562)
教育(50826)
自然科学基金(50693)
(50389)
资助(43420)
编号(41980)
成果(35264)
重点(33803)
(33065)
(31400)
(31075)
课题(31064)
大学(29177)
创新(28803)
科研(28661)
教育部(28043)
期刊
(97117)
经济(97117)
研究(69992)
中国(48708)
学报(41890)
(40866)
教育(36961)
科学(35751)
大学(32396)
(30698)
管理(29667)
学学(29244)
农业(27757)
(20845)
金融(20845)
技术(17106)
经济研究(16737)
财经(16403)
业经(16155)
(14610)
(14181)
问题(12400)
(11907)
(11281)
业大(11068)
科技(10712)
图书(10082)
国际(10061)
技术经济(9623)
世界(9516)
共检索到336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静  王宏兵  
后现代主义思潮推崇非理性,主张多元化,一经传入,便迅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其提倡批判与创新、强调尊重与交流,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其主张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怀疑主义,对我国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反面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后现代主义思潮发挥其科学的积极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朝举  徐志远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哲学文化思潮,其价值倡导中的某些合理因素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但其所主张的"功利化"思想、"解构价值"的观念、"多元"与"怀疑"的价值观、"游戏"与"颓废"的人生理念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误导性。因此,在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方面,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这是大学生摒弃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误导,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建冬  
情报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隐性影响和显性影响。显性影响体现在波普尔现代本体论思想、库恩科学历史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哲学在情报学理论中的显性引入与启发。隐性影响是指在新解释学和社会建构主义两种取向下的作者、读者与文本三者关系的后现代解读方法对情报学认知观和领域分析等基础理论的影响,从而情报学研究中形成一套关于作者、读者与文本关系的后现代解读体系。对20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情报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种种影响进行系统梳理,为情报学界对于本学科基础理论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参考文献61。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煜琼  张安国  张宇明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之后,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领域、知识状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在后现代语境下全面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现状,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前提条件,对当代高校开展针对性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凯  徐辉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余凯徐辉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各种理论群体的喧哗与骚动,后现代主义登高一呼,成为欧美学界应者云集的理论思潮,其影响现已遍布哲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持观望态度的教育学者们也开始对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闫伟  肖敏  
引入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生培养理念,通过对平等者的对话、培养目标的多元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以及教学科研环境的和谐性的诠释,对比分析导师责任理念,联系当代教育的现实问题,通过师生关系的建构、培养过程的建构、工作任务的建构和培养环境的建构,诠释了研究生导师责任的建构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晓玉  
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机器时代的产物。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由客观研究中得到,因而现代主义的语言教学强调"知识灌输"。后结构主义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结构主义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发展学习者能力方面的优势。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变化着,因而在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认识并开发自己,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好准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倩  李素琴  
介绍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后现代主义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观点对教育的影响在进一步加深,研究生教育领域显现出的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内容的开放化、管理的弹性化、课程的人性化以及师生关系的融合与互动都是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乔长水  侯东喜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其对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应对高校思政工作模式进行重新审视,不断改革和完善思政课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重视学生道德建设,用马克思主义重塑共同信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宇  林青  杨丽娜  
文章主要从散漫的新自由主义、功利的实用主义、虚伪的民主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虚荣的拜金主义以及猎奇的历史虚无主义几个方面描述了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此影响下,大学生形成了颓废型行为、功利型行为、冷漠型行为、冲动型行为和享乐型行为等行为方式。为了抵御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可以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习主体地位,运用现代媒介手段,了解学生个性心理,控制正确舆论导向等方面加以改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智勇  毋丹丹  
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就业环境更加严峻,高职课改势在必行。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等思想,在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宏观方面均能给高职课程改革诸多启示,藉此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开放而又反思的超越式后现代高职课程体系,以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晓光  
后现代主义与高等教育施晓光随着美国日趋从一个生产型的社会转向消费型的社会,及其内外政策日趋从国家型政策转向地方型和国际型政策,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术语和各种假设业已渗透到美国文化的核心,并对美国整个社会乃至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组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明初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已从人文学科转到自然学科。作为人类知识典范的数学也受到这个思潮的冲击,不仅数学哲学观正在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且数学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思维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西方这一思潮进行分析与批判,可以为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后现代主义自1870年英国画家查普曼用"后现代绘画"一同,来指称那些比法国印象派绘画还要前卫的作品以来,"后现代"陆续被引进了建筑、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一方面一些急于超越"现代性"的人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