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2)
- 2023(7857)
- 2022(6348)
- 2021(6312)
- 2020(5045)
- 2019(11396)
- 2018(11095)
- 2017(22200)
- 2016(11960)
- 2015(13390)
- 2014(13262)
- 2013(13152)
- 2012(12189)
- 2011(10785)
- 2010(11253)
- 2009(10239)
- 2008(10138)
- 2007(9285)
- 2006(8478)
- 2005(7702)
- 学科
- 济(50467)
- 经济(50405)
- 农(45394)
- 业(41974)
- 农业(30051)
- 管理(29495)
- 企(21434)
- 企业(21434)
- 财(19553)
- 中国(16917)
- 业经(16450)
- 方法(15277)
- 制(15174)
- 数学(13043)
- 数学方法(12867)
- 地方(12325)
- 体(11646)
- 财政(11382)
- 农业经济(10094)
- 策(9925)
- 发(9564)
- 政(9540)
- 村(9305)
- 农村(9296)
- 学(9188)
- 银(8960)
- 银行(8950)
- 贸(8875)
- 贸易(8870)
- 体制(8642)
- 机构
- 学院(170035)
- 大学(164618)
- 济(75773)
- 经济(74346)
- 管理(63371)
- 研究(58418)
- 理学(54438)
- 理学院(53884)
- 管理学(53122)
- 管理学院(52810)
- 中国(47538)
- 农(46523)
- 财(38685)
- 农业(35001)
- 京(33584)
- 科学(33437)
- 所(29802)
- 业大(29457)
- 中心(27741)
- 财经(27705)
- 江(27158)
- 研究所(26170)
- 经(25118)
- 经济学(23046)
- 范(22559)
- 师范(22414)
- 农业大学(21287)
- 北京(20906)
- 州(20830)
- 经济学院(20764)
- 基金
- 项目(107371)
- 科学(85348)
- 研究(84876)
- 基金(77573)
- 家(65944)
- 国家(65225)
- 科学基金(55947)
- 社会(55842)
- 社会科(52290)
- 社会科学(52274)
- 省(43073)
- 基金项目(41017)
- 教育(37568)
- 编号(36164)
- 划(34510)
- 自然(32679)
- 自然科(31880)
- 自然科学(31874)
- 自然科学基金(31307)
- 资助(30035)
- 成果(29807)
- 农(28140)
- 部(24982)
- 发(24960)
- 课题(24315)
- 重点(23971)
- 性(23014)
- 国家社会(22904)
- 制(22759)
- 创(22384)
- 期刊
- 济(96179)
- 经济(96179)
- 研究(55543)
- 农(52436)
- 中国(37951)
- 农业(35147)
- 财(30468)
- 学报(24970)
- 科学(23627)
- 业经(21864)
- 融(20721)
- 金融(20721)
- 大学(20581)
- 管理(19811)
- 学学(19528)
- 教育(18238)
- 业(15505)
- 问题(14374)
- 财经(14310)
- 农村(13916)
- 村(13916)
- 农业经济(13806)
- 技术(13483)
- 经济研究(13253)
- 经(12422)
- 世界(11031)
- 经济问题(10311)
- 版(10127)
- 农村经济(9120)
- 社会(9033)
共检索到268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汪淳玉
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思潮对发展研究领域,尤其是对农政变迁的研究贡献有其独特之处。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批判侵夺自然、剥夺人的现代资本主义农业;主张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后现代农业;主张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家和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农村变迁和土地流转。通过论述作为主体的人的消失,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着重指出农民如何在"发展"中被问题化为需要改造的对象、在流动中被规训为驯服的工人或剩余的劳动力。这一思潮从话语、权力、规训和生命政治等视角批判和质疑启蒙主义的哲学基础,创造多元叙事的空间和可能,为解释农政变迁提供了另一条理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贺聪志 许惠娇
生计框架倡导一种"自下而上"的底层动员和地方主导的发展。其基本假设是"穷人并非一无所有"。它以农户为基本分析单位,从农户的优势而非需求入手,分析其生计资本、内在潜力以及采取的生计策略。该框架侧重于从减贫的维度切入农村问题,倡导一种基于穷人现实和"以人为中心"的农村发展。它认为农业只是穷人获取生计资源的一种生计策略,强调关注个体和农户所从事的职业、维持生计的多种方式和复杂生计活动的组合。它将农民视为具有能动性的、能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构建生计策略且有能力改变社会结构的行动者。它关注土地与贫困的动态变化过程、社会结构对土地资源获取的影响以及土地资源的分配、组合与利用的微观实践和背后的权力与政治关系。生计框架的工具化和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复杂的政治和权力关系,因此受到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学者的批评。
关键词:
生计框架 农政问题 农政变迁 国家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王丹
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的分析严格遵循经济学学科的分析范式,将农民界定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个体,将农业视为可以从生产要素角度进行拆解的经济部门。该视角坚信,农业的发展即是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为此,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致力于减少资源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在农地要素方面,产权变革与市场流转是该视角关注的重点。虽然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学说可以部分解释中国的农政变迁历程,但学术界对其质疑始终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强调要从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出发,建立解释自身农政转型与农政变迁的理论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封小郡
在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不同的原有农业生产关系延伸出不同的围绕数据的生产关系,导致不同的农政变迁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土地私有制和数字农业公司主导产生基于私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推动土地集中,增加大农场的竞争力,并强化资本对农业生产者的控制和剥削。在中国,生产端的农地集体所有制结合目前的政府主导为基于公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提供了可能,其中蕴含着迥异的农政变迁结果;销售端的电商平台主导产生基于新型私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结果是电商销售引入了新型中间商,并强化了农民与商业资本间的不平等关系。如何对接小农户与数字农业技术、保护农民的数据主权,是该技术助力共同富裕的关键。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技术 农政变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封小郡
在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不同的原有农业生产关系延伸出不同的围绕数据的生产关系,导致不同的农政变迁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土地私有制和数字农业公司主导产生基于私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推动土地集中,增加大农场的竞争力,并强化资本对农业生产者的控制和剥削。在中国,生产端的农地集体所有制结合目前的政府主导为基于公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提供了可能,其中蕴含着迥异的农政变迁结果;销售端的电商平台主导产生基于新型私有制的数据生产关系,结果是电商销售引入了新型中间商,并强化了农民与商业资本间的不平等关系。如何对接小农户与数字农业技术、保护农民的数据主权,是该技术助力共同富裕的关键。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技术 农政变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亨利·伯恩斯坦 汪淳玉 蒋燕
今天,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门政治经济学。首先,我将提出农政变迁的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其次,我会简单说明如何把这些概念应用于我所说的生存型社会和农业阶级社会之中;最后,我想推介大家(或者至少是言明)如何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现代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中的一些议题。一、政治经济学的关键概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人豪 杨庆媛
基于对成都市郫都区的长期田野观察,构建了“资本下乡-经营土地-农政变迁”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两个村庄的资本下乡过程和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资本下乡对两村进行了不同的塑造,但导致的农政变迁结果殊途同归。为建立乡村振兴模板,战旗村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通过各类规划和国有企业投资,打造乡村振兴博览园核心示范区;白云村的发展则主要是市场引导的“消费性建成空间”塑造,投资企业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将乡村空间符号化和商品化,供追求文化符号产品的城市中产消费。虽然两村资本下乡的主导力量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其农政变迁具有一致性:以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化和资本化为核心,农业逐渐现代化和产业化,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农民减少,职业农民和“新农人”增加,乡村地域更深地嵌入城市资本循环。研究表明,农政变迁的一致性源于两地的正式、非正式制度的稳定性和相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治理方式仍可塑造相似的农村社会经济实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人豪 杨庆媛
基于对成都市郫都区的长期田野观察,构建了“资本下乡-经营土地-农政变迁”的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两个村庄的资本下乡过程和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资本下乡对两村进行了不同的塑造,但导致的农政变迁结果殊途同归。为建立乡村振兴模板,战旗村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通过各类规划和国有企业投资,打造乡村振兴博览园核心示范区;白云村的发展则主要是市场引导的“消费性建成空间”塑造,投资企业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将乡村空间符号化和商品化,供追求文化符号产品的城市中产消费。虽然两村资本下乡的主导力量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其农政变迁具有一致性:以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化和资本化为核心,农业逐渐现代化和产业化,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农民减少,职业农民和“新农人”增加,乡村地域更深地嵌入城市资本循环。研究表明,农政变迁的一致性源于两地的正式、非正式制度的稳定性和相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治理方式仍可塑造相似的农村社会经济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探讨了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三位代表性学者的课程思想。这三位学者关注的焦点尽管有所不同,但都认为后现代课程迥然不同于现代课程,它应当更为开放、复杂、丰富和多元;课程设计要摆脱学科取向的支配,从目标模式转向过程模式。当然,我们不应当把后现代主义的课程思想视为一种教条,它不过是建议性的、开放文本式的新观点而已。后现代课程论的许多观念与概念仍然有待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晓玉
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机器时代的产物。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由客观研究中得到,因而现代主义的语言教学强调"知识灌输"。后结构主义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结构主义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发展学习者能力方面的优势。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变化着,因而在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认识并开发自己,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好准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国祥
选择合适的国内支持措施,对于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至关重要。中国成为世贸正式成员后,农业生产将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大宗田间作物的生产,明显处于劣势。粮棉油等农产品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典型农区的农民收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国内支持,与市场准入、出口补贴一起、构成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的三大核心内容。我们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外生性,难以调整和改变。出口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外在的出口补贴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今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特大洪灾,这场洪灾,不仅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暴露出国家财政在支农政策上的某些偏差。要避免这种毁灭性灾难的再次发生,规避和减少经济发展中的灾害风险,保证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必须遵循自然和经济两种规律,选择让人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海洋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农业带来了什么?认识与把握经济增长环境中农业问题的性质、农业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基本法”农政产生的温床,也是“基本法”农政的课题与责任。通过对“基本法”农政的反思来了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农业发展以及农政三者的关系,对于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璐 李华
文章以江西省永县赵村为例分析了产业转移中的空间生产及其对村庄的影响。在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与政绩、工业企业追求利润的合力作用下,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通过产业转移落户赵村。赵村的农业生产空间和人口生存空间因此受到严重侵占和威胁,从而出现农业生产萎缩、商品化加剧、人口和家庭再生产面临困境等一系列问题。赵村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乡村受工业资本影响而发生变迁的独特路径。通过分析产业转移现象并与当下突出的资本下乡现象相结合,文章扩展了农政问题的分析视角,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空间视角宏观系统地思考当下中国的农政变迁,深刻理解农政问题背后资本以空间生产进行积累的本质。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资本 空间生产 农政变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晓玲
后现代社会人们购买、消费商品不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它的符号价值,消费主要是获取社会意义。消费的这种社会逻辑实质上是由于社会地位与收入差距形成的消费等级差异。消费的差异等级不仅体现在个人消费领域,而且体现在公共产品消费领域。消费的社会逻辑对消费结构变迁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尽管还没有进入后现代社会,但消费的社会逻辑却已充分发展,给社会带来负外部性,要倡导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