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4)
- 2023(15876)
- 2022(13600)
- 2021(13096)
- 2020(10791)
- 2019(25425)
- 2018(25107)
- 2017(47173)
- 2016(25264)
- 2015(28585)
- 2014(28220)
- 2013(28119)
- 2012(25824)
- 2011(23607)
- 2010(23605)
- 2009(21681)
- 2008(21233)
- 2007(18731)
- 2006(16567)
- 2005(14700)
- 学科
- 济(106536)
- 经济(106423)
- 业(71892)
- 管理(64140)
- 农(53075)
- 企(48237)
- 企业(48237)
- 方法(45746)
- 数学(40012)
- 数学方法(39409)
- 农业(35618)
- 中国(29991)
- 业经(26390)
- 财(22974)
- 学(22723)
- 地方(20475)
- 贸(19870)
- 贸易(19858)
- 制(19656)
- 易(19384)
- 理论(15835)
- 发(15660)
- 银(15607)
- 银行(15562)
- 策(15038)
- 行(14906)
- 和(14861)
- 环境(14861)
- 技术(14849)
- 融(14552)
- 机构
- 大学(360446)
- 学院(359392)
- 济(147843)
- 经济(144821)
- 管理(140364)
- 研究(127171)
- 理学(121751)
- 理学院(120385)
- 管理学(118107)
- 管理学院(117457)
- 中国(97363)
- 科学(78645)
- 京(78138)
- 农(75955)
- 所(64483)
- 财(63400)
- 业大(59738)
- 研究所(58916)
- 农业(58278)
- 中心(57564)
- 江(51823)
- 财经(50720)
- 北京(49837)
- 范(47962)
- 师范(47576)
- 经(46426)
- 院(45591)
- 经济学(43736)
- 州(41774)
- 经济学院(39363)
- 基金
- 项目(246166)
- 科学(192659)
- 研究(181233)
- 基金(178818)
- 家(156574)
- 国家(155227)
- 科学基金(131933)
- 社会(114167)
- 社会科(107798)
- 社会科学(107768)
- 省(94219)
- 基金项目(94073)
- 自然(84584)
- 自然科(82625)
- 自然科学(82606)
- 教育(81706)
- 自然科学基金(81120)
- 划(79326)
- 资助(74209)
- 编号(74162)
- 成果(60963)
- 部(55051)
- 重点(54846)
- 发(52941)
- 课题(50799)
- 创(50109)
- 国家社会(47384)
- 科研(46837)
- 创新(46792)
- 教育部(46633)
- 期刊
- 济(165532)
- 经济(165532)
- 研究(106178)
- 农(77183)
- 中国(73096)
- 学报(60819)
- 科学(56225)
- 农业(52871)
- 管理(48468)
- 大学(46981)
- 财(45477)
- 学学(44208)
- 教育(40095)
- 融(32313)
- 金融(32313)
- 技术(30864)
- 业经(30190)
- 业(25506)
- 经济研究(25012)
- 财经(23858)
- 问题(22344)
- 经(20376)
- 版(19764)
- 图书(19088)
- 世界(18406)
- 技术经济(17852)
- 科技(17416)
- 业大(17330)
- 理论(16610)
- 贸(16405)
共检索到536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瑞坤 向书坚
研究目标:从需求层次递进结构出发,设计一种后扶贫时代中国农村相对贫困的测量方法。研究方法:根据相对贫困的内涵,改进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模型方法,将整体人群利用"支出-收入"回归算法进行分类,从全部"支出-收入"分类组中挑选相对低的组作为农村相对贫困样本组,以样本组最低收入值推断农村相对贫困线测度相对贫困人口。研究发现:CHAID模型的方法功能与相对贫困测量内容及指标间的理论关系吻合,能够跟踪绝对贫困消除后人的需求变化进而反映出相对贫困状态;与绝对贫困标准测量方法相比,CHAID方法保留了相同的收入测量指标,在相同需求范围内同样利用了线性回归方法,使贫困标准转换时基本原理不变,有助于国家扶贫经验的持续推进。研究创新:借鉴国际相对贫困标准比例法与指数法的收入指标与多维特征,通过非线性多元统计功能及递归原理实现了追踪人的需求变化以及归类相同需求人群的功能,实现了对相对贫困人口的测度。避免了比例法无法考察相对贫困内容及受数据分布形态影响的不足,同时也规避了指数法多维指标选取的主观性。研究价值:为绝对贫困消除后如何度量相对贫困提供了一种方案,丰富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理论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蔡昉
通过回顾农村贫困的变化阶段,本文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贫困分布由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贫困人口的构成也以边缘化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扶贫政策也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需要从瞄准区域的政策向瞄准个体的政策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重要。而本文的分析表明,更明确地细分贫困群体,集中使用扶贫资源是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贫困性质 扶贫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线 扶贫政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中国农村存在收入维度以外的其他维度贫困,且多维贫困程度较为严重,尽管在2000—2011年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高于收入单维度的贫困程度。教育维度对农村多维贫困的贡献最高,其次是健康、生活水平和收入维度,资产维度的贡献度最低。动态来看,2000—2011年间教育和资产两个维度对总体多维贫困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健康和生活水平两个维度的贡献度呈下降态势,而收入维度的贡献度基本稳定。中国未来针对农村的扶贫瞄准应从单一的货币贫困调整为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资产"五位一体"的多维贫困,要更为注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能力开发,以破除当前农村贫困日益显著的持久性和脆弱性特征,进而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咏梅 张萌 赵金凯
为探究“后扶贫时代”多维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路径,文章依据恩格尔理论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勾勒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多维相对贫困的动态演化格局,揭示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各省份多维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差异和不平衡分布特征,自内陆向沿海呈逐年缓解的空间格局。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的条件组态表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对外沟通能力等要素缺失是影响居民多维相对贫困的多重并发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扬扬 詹鹏 李实
借助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本文测算了1995-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跨期变化,分解出主要减贫因子,并建立了减贫因子与国家惠农、减贫政策之间的关联。结论显示:整体上,农村多维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彰显超越收入维度的多维扶贫成效。具体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户自费医疗支出负担对整体贫困的贡献度最高,后期"新农合"普惠项目弥补了这块短板。缺乏经济能力在20年前是第二突出的多维贫困表现形式,但伴随民生发展得到缓解。现阶段,多维贫困农户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健康和医疗。细分群体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居住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等子群体的贫困程度很高,说明多维贫困集中分布于弱势群体和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区域,这些群体是政策的着力点。稳健性分析显示,改变子维度的代理变量、改变权重结构或去掉某些维度,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关键词:
扶贫政策 多维贫困 跨期变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全红
本文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扶贫资金 贫困线 经济增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林 邹迎香
如何有效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是后扶贫时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相对贫困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和多元,其中以个人发展能力不足为主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部环境通过内因加重贫困发生概率。在后扶贫时代,治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可以从全局出发选择包容性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保障的三支柱治理策略,构建一套稳定、有效、可持续的新型综合扶贫治理体系和一套具有动态性、可调整性的长效治理机制,并从益贫性产业发展、创业就业扶持体系建设、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财政金融协同扶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精准施策。
关键词:
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 乡村振兴 治理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勇 陈太勇
通过文献和案例法,从中国农村贫困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构建了六轮驱动扶贫模式。XMN106个项目和4个典型社区的扶贫发展案例证明,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增强贫困户发展意愿,提升贫困户的知识和技能,建设有序的社区组织,促进社区产业发展,拓展农产品市场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促进个人和社区的改变,能力提升,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成功的市场链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六轮(六个维度)协同发展才能帮助贫困社区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贫困 六轮驱动 扶贫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勇 陈太勇
通过文献和案例法,从中国农村贫困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构建了六轮驱动扶贫模式。XMN106个项目和4个典型社区的扶贫发展案例证明,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增强贫困户发展意愿,提升贫困户的知识和技能,建设有序的社区组织,促进社区产业发展,拓展农产品市场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六轮驱动扶贫模式能够促进个人和社区的改变,能力提升,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成功的市场链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六轮(六个维度)协同发展才能帮助贫困社区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贫困 六轮驱动 扶贫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邓倩
基于CHNS的八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本文使用贫困发生率和平方缺口指数对农村贫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把贫困变动分解为长期贫困效应、脱贫效应和返贫效应。实证结论表明,虽然长期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近期长期贫困的平方缺口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脱贫效应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返贫效应则是加剧贫困的诱因。此外,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增长率显示,匿名性低估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率,从而高估了实际贫困。
关键词:
长期贫困 FGT贫困指数 非匿名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农村贫困 诱因 制度 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守春 马志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俊立 姚宇驰 曹晶
通过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测度,同时,分别以维度和省份为基础,对多维贫困进行子群分解,考察不同维度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贡献率和各省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果表明,从维度上看,贫困人口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问题相比非贫困人口更为普遍,这两个维度上的剥夺是造成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从整体贫困状况上看,2010-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被剥夺程度和贫困强度下降不明显;从区域上看,我国各省份的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差异并不太大。
关键词:
中国农村 贫困人口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