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0)
- 2023(11283)
- 2022(9083)
- 2021(8328)
- 2020(6366)
- 2019(14025)
- 2018(13647)
- 2017(25227)
- 2016(12964)
- 2015(13991)
- 2014(13061)
- 2013(12413)
- 2012(10887)
- 2011(9544)
- 2010(9536)
- 2009(8766)
- 2008(7242)
- 2007(6348)
- 2006(5571)
- 2005(4938)
- 学科
- 济(41521)
- 经济(41478)
- 管理(39960)
- 业(35317)
- 企(29997)
- 企业(29997)
- 融(27043)
- 金融(27041)
- 银(24646)
- 银行(24636)
- 行(23936)
- 中国(20584)
- 财(15806)
- 制(14471)
- 农(13783)
- 方法(13497)
- 业经(13159)
- 环境(11834)
- 数学(11197)
- 务(11189)
- 中国金融(11160)
- 财务(11158)
- 财务管理(11134)
- 数学方法(11068)
- 地方(10837)
- 企业财务(10597)
- 农业(9741)
- 贸(9277)
- 贸易(9265)
- 易(9074)
- 机构
- 学院(162270)
- 大学(156794)
- 济(64878)
- 经济(63470)
- 管理(59247)
- 研究(50975)
- 理学(50315)
- 理学院(49810)
- 管理学(49049)
- 管理学院(48739)
- 中国(47892)
- 财(34084)
- 京(30905)
- 科学(28258)
- 中心(27051)
- 财经(26820)
- 经(24426)
- 江(23789)
- 所(23532)
- 农(22075)
- 研究所(21028)
- 经济学(21021)
- 银(20590)
- 业大(20365)
- 州(20316)
- 财经大学(20205)
- 范(20064)
- 师范(19872)
- 融(19780)
- 银行(19726)
- 基金
- 项目(110426)
- 科学(87696)
- 研究(86930)
- 基金(79291)
- 家(67826)
- 国家(67216)
- 科学基金(58394)
- 社会(56257)
- 社会科(53416)
- 社会科学(53406)
- 省(44509)
- 基金项目(41329)
- 教育(39069)
- 划(36820)
- 编号(36237)
- 自然(34734)
- 自然科(33923)
- 自然科学(33919)
- 自然科学基金(33292)
- 资助(30034)
- 成果(28861)
- 发(25638)
- 重点(25484)
- 课题(25025)
- 创(24760)
- 部(23718)
- 国家社会(23396)
- 制(23351)
- 性(23060)
- 创新(23033)
共检索到247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博文
《巴黎协定》开启了"五年评审+国家自主贡献"的全新模式,各国针对减排的资金安排也出现了变化。气候融资视角下的碳金融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与资金融通相结合的新型融资方式,它不仅具有以碳配额作为新型标的资产融资的特殊性,而且在交易上也具有复杂性。为保障后巴黎时代以气候融资为主的碳金融业务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完善和创新国际碳金融法律制度。中国已于2017年12月统一了全国碳交易市场,并在国际气候融资领域有较多的融资渠道,但在碳金融的机构设置、碳金融产品和碳金融服务等方面还缺少法律规制。因此,在借鉴国际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中国气候融资视角下碳金融法律制度,对保障中国统一的碳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博文
《巴黎协定》成为继《京都议定书》后,全球气候治理新模式下又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后巴黎时代"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对发展中国家也做出新的要求,2017年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为全球CO2监测的"中国担当"。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碳减排的有效方法,中国在该技术的开展运行中尚处于初级水平,其中在捕捉、运输与储存阶段存在地下资源破坏、碳泄漏等风险。因此,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监管体系,在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检测标准方面制定相关法规、条例,构建中国的技术监管体系,更好地保障环境人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博文
《巴黎协定》后,在中国的倡议下,二十国集团(G20)设立了绿色金融中心,推动绿色金融的自愿原则。以碳排放权为基础的碳资产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标的资产,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减排,还能通过碳资产的质押融资模式为企业开辟清洁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我国碳资产质押融资尚处初期,立法上可以从明确碳资产的可质押地位、制定配额交易下质押融资的法律制度、控制碳价波动风险以及加强质押融资交易平台法制化建设等拓展配额业务头寸,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博文
《巴黎协定》后,在中国的倡议下,二十国集团(G20)设立了绿色金融中心,推动绿色金融的自愿原则。以碳排放权为基础的碳资产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标的资产,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减排,还能通过碳资产的质押融资模式为企业开辟清洁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我国碳资产质押融资尚处初期,立法上可以从明确碳资产的可质押地位、制定配额交易下质押融资的法律制度、控制碳价波动风险以及加强质押融资交易平台法制化建设等拓展配额业务头寸,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六生
目前,地方性金融机构犹如尚未薅栉的小草争相破土,区域金融非理性交叉混业、营业频现,边界不清、金融乱象丛生。于此之时,捋清地方金融监管权责、边界不可小视轻忽。本文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缘由、指意出发,审视地方金融监管权优化配置的现实需求;立足地方金融监管权错配、失衡等“疾患”,研析地方金融监管权责配置的诸多不适症状;并由此形成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草根”意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六生
目前,地方性金融机构犹如尚未薅栉的小草争相破土,区域金融非理性交叉混业、营业频现,边界不清、金融乱象丛生。于此之时,捋清地方金融监管权责、边界不可小视轻忽。本文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缘由、指意出发,审视地方金融监管权优化配置的现实需求;立足地方金融监管权错配、失衡等"疾患",研析地方金融监管权责配置的诸多不适症状;并由此形成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草根"意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妤婕
金融创新在总体上大大便利了国际间资金或资本的流动,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球化监管已成为大势所趋。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银行业 WTO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静
全球范围的环境恶化使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给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碳金融的法律背景(包括碳交易产生的基础和碳交易过程的金融化特征),剖析碳金融市场要素,分析后京都时代碳金融的发展前景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寻求我国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发展碳金融的法律对策与途径,为我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谷晓然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居民财富快速积累,理财市场蓬勃发展,在新的金融监管环境下,中国资本市场投融资效率关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由"速"转"质"。文章基于上市公司认购理财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投融资效率与健康程度。结果表明,大量上市公司利用募集资金认购理财产品,中国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上不仅存在总量失效问题,同时存在产业结构失衡与区域结构失衡问题,资金空转现象严重,未能脱虚向实,存在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同民
通过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出现的问题进行法律分析,着重从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重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充实金融法制机构等方面提出加强金融监管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金融监管 WTO 法制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王宝刚 荆伟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量呈井喷式发展,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竞相发展,但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下,立法和监管滞后,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叠并存,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改善和加强对其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的有效建议,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健全监管体制,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切实防范洗钱风险等,以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 法律规制 制度构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伟
地方金融的监管分权试验已经开始,但尚未完全铺开,从既有的分权实践、未来发展与理论研究来看,此时在地方金融监管分权"授予-行使"的框架下、展开对地方金融监管协同问题的研究实属必要。研究之展开须从既往笼统性阐述向微观细化转换,具体是地方金融监管协同应涵括哪些内容应予以厘清,究竟是仅仅涵括监管执法实践中的协同,抑或是将监管权授予中的协同纳入其统摄之列。同时结合金融监管事项在不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分配与授予,明晰地方金融监管权"行使"中协同的三种基本类型:监管协助、监管协调、监管协作。是故,我国地方金融监管协同机制构建实践及其思路的阐明,须以地方金融监管权的授予与行使中的协同,以及行使中协同的类型为理论基点。
关键词:
地方金融 金融监管 分权配置 监管协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霞 曲秀
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理论基础的研究、对各种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现状的分析,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制 完善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伟
地方金融的监管分权试验已经开始,但尚未完全铺开,从既有的分权实践、未来发展与理论研究来看,此时在地方金融监管分权"授予-行使"的框架下、展开对地方金融监管协同问题的研究实属必要。研究之展开须从既往笼统性阐述向微观细化转换,具体是地方金融监管协同应涵括哪些内容应予以厘清,究竟是仅仅涵括监管执法实践中的协同,抑或是将监管权授予中的协同纳入其统摄之列。同时结合金融监管事项在不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分配与授予,明晰地方金融监管权"行使"中协同的三种基本类型:监管协助、监管协调、监管协作。是故,我国地方金融监管协同机
关键词:
地方金融 金融监管 分权配置 监管协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的难度逐渐加大,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日益凸现。在此形势下,对现行以机构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改革,逐步过渡到功能监管视角下的统一监管成为必然选择。文章从以论述功能监管的基本涵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功能监管的本质属性,深入探讨了基于功能监管视角的金融监管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功能监管视角的金融监管效能优势。该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政策,从而确保我国金融体系安全运营的科学化实践,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金融混业 金融监管 功能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