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7)
- 2023(5839)
- 2022(5117)
- 2021(4909)
- 2020(3942)
- 2019(8935)
- 2018(9017)
- 2017(16472)
- 2016(9246)
- 2015(10492)
- 2014(10561)
- 2013(10144)
- 2012(9624)
- 2011(8586)
- 2010(8820)
- 2009(7687)
- 2008(7511)
- 2007(6809)
- 2006(6024)
- 2005(5494)
- 学科
- 济(31354)
- 经济(31322)
- 管理(23369)
- 业(19217)
- 企(14716)
- 企业(14716)
- 农(11109)
- 地方(9306)
- 方法(9291)
- 中国(8693)
- 业经(7696)
- 学(7637)
- 数学(7506)
- 财(7481)
- 农业(7389)
- 数学方法(7371)
- 制(7088)
- 理论(6658)
- 教育(5698)
- 环境(5667)
- 教学(5622)
- 贸(5612)
- 贸易(5608)
- 易(5362)
- 银(5353)
- 银行(5340)
- 和(5185)
- 行(5058)
- 务(4800)
- 财务(4758)
- 机构
- 学院(123499)
- 大学(119662)
- 研究(43266)
- 济(41814)
- 经济(40464)
- 管理(40044)
- 中国(34075)
- 理学(33016)
- 理学院(32501)
- 管理学(31741)
- 管理学院(31499)
- 科学(28930)
- 京(27736)
- 所(22960)
- 农(22933)
- 江(21925)
- 中心(20657)
- 研究所(20542)
- 财(20354)
- 业大(19930)
- 范(19317)
- 师范(19121)
- 农业(18101)
- 州(17824)
- 北京(17549)
- 院(16400)
- 技术(16178)
- 省(15974)
- 财经(15460)
- 师范大学(15081)
- 基金
- 项目(78284)
- 研究(59569)
- 科学(58872)
- 基金(51725)
- 家(45999)
- 国家(45519)
- 科学基金(37132)
- 社会(33613)
- 省(32873)
- 社会科(31452)
- 社会科学(31444)
- 教育(27892)
- 基金项目(27671)
- 划(27370)
- 编号(26981)
- 自然(24257)
- 自然科(23584)
- 自然科学(23576)
- 自然科学基金(23085)
- 成果(22060)
- 资助(20772)
- 课题(19590)
- 重点(18109)
- 发(17863)
- 年(16709)
- 部(15895)
- 创(15813)
- 项目编号(15307)
- 性(15238)
- 大学(14751)
共检索到198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君 刘瑶
后工业景观作为20世纪以后的新景观形式随着历史的变迁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景观材料则作为景观设计中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记录了场地历史变迁的痕迹和时间维度的信息,景观材料反过来则体现了场地的历史感与生命力。文章以后工业景观材料为研究基础,将常见的后工业景观材料分为可回收以及不可回收材料,以太原化肥水洗车间景观改造为例对其中景观材料的保留与再利用的原则、方法以及意义进行整体性分析总结。文章在分析个例的同时对于景观时间维度记录、材料的情感创新化表达、废弃材料在再生新途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最终使后工业景观的历史性、艺术性以及生态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 景观材料 保留与再利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燕 张帅 陈淑晶
以戚墅堰机车厂为例,从设计实践出发探索了大运河畔常州工业遗存改造设计的方法。设计着重体现工业风貌,并从商业发展、文化传承、环境修复3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构想,欲通过该方案,使戚墅堰机车厂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达到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旨在探索大运河畔城市工业遗产在改造和更新过程中如何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再利用 改造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宫一路 黄磊昌
工业遗产景观、后工业景观、工业旅游景观是构成城市工业景观的要素,反映了城市不同时期工业文明和工业发展历程。应用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将工业景观系统作为城市子系统进行研究,可将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微观与宏观、物质与非物质多层面进行整合优化,从工业景观的现状研究、功能规划、空间布局、文脉保护等方面提出城市工业景观系统规划的路径,实现城市工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宫一路 黄磊昌
工业遗产景观、后工业景观、工业旅游景观是构成城市工业景观的要素,反映了城市不同时期工业文明和工业发展历程。应用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将工业景观系统作为城市子系统进行研究,可将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微观与宏观、物质与非物质多层面进行整合优化,从工业景观的现状研究、功能规划、空间布局、文脉保护等方面提出城市工业景观系统规划的路径,实现城市工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鹏波 张立杰 雷大朋 冯宣铭
如何在城市工业废弃地物质更新过程中,适宜地将场所精神融入新生景观,达到新旧融合的效果,是近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彼得·拉茨提出的"景观句法"为基础,以唐山工业景观之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妮·惠斯顿·斯本的景观语言构建规则,提出"六词汇——五句构"工业废弃地景观系统构建策略,以期深化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该领域的景观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景观更新 语言学 景观句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鹏波 张立杰 雷大朋 冯宣铭
如何在城市工业废弃地物质更新过程中,适宜地将场所精神融入新生景观,达到新旧融合的效果,是近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彼得·拉茨提出的"景观句法"为基础,以唐山工业景观之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妮·惠斯顿·斯本的景观语言构建规则,提出"六词汇——五句构"工业废弃地景观系统构建策略,以期深化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该领域的景观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景观更新 语言学 景观句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杨天翼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对生态效应、居住环境开始加以重视。城市河流作为城市内重要的景观生态元素,如今成为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关注的热点。文章以韩国清溪川改造为例,针对中国城市河流改造整治及景观设计的不足加以阐述,对如何实现城市内河流的改造整治,并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清溪川 改造 景观设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浚
北杜伊斯堡公园是德国鲁尔工业区最引人注目的公园之一,在景观改造与经营中,成功地进行了功能转变和适应性再利用,做到了场所性、生态性、经济性三者的统一。其中的一些设计原则与经营策略对于我国现阶段工业遗迹的改造与经营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工业遗迹 改造 经营 北杜伊斯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锐
通过对加拿大魁北克格兰特-麦梯斯(Grand-Metis)里弗德公园"安全地带"弹性斜坡景观设计中所运用的特殊材料——回收旧橡胶轮胎的实践的解析,总结出更多的类似材料被运用的可能性以及由此给景观设计带来的启示,即材料与施工技术的选择应提前到设计初期,必须以开放的方式考虑景观材料和技术创新,注重常规材料的非常规使用等。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材料与技术创新 安全地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雅秀
在太原的六个城区分布着天然形成、洪水潴成或人为修建的众多水体。历史时期早有围绕水体进行的景观营建行为,自宋朝至建国之后,这种行为愈加具有普遍性、自觉性与计划性,令水体景观逐渐发挥功能。历史的经验告诫当下,水体景观与城市建设应当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为准则、将"以人为本"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尊重水体及周遭历史文化,令其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
水体景观 城市发展 太原六城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君 郝丽媛
基于大健康产业园的发展趋势及景观特征,景观铺装作为环境空间中的主要设计要素和构成载体,对产业园区的空间营造,流线划分及功能活动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太原保罗大健康产业园景观铺装设计为例,分别提出了适用于大健康产业园区景观空间功能、视觉色彩形象、空间尺度营造、环保生态可持续的铺装设计策略,从而为大健康类产业园区景观铺装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健康产业园 产业园铺装 景观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亚 阎景娟 李宇
后工业景观是城市景观更新过程中绕不过的话题,如何处理好城市景观的延续性,将场地记忆、工业记忆、文化记忆最大程度地保留,以承继历史、指向未来,是城市记忆中必须正视的问题。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精神,结合金牛山生态修复环境提升案例,从分析城市中后工业景观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出发,对城市后工业景观的价值、后工业景观作为工业文化记忆和历史文化记忆载体的认知做出详细的阐释和分析,提出了应该深入阅读场地,尊重场地记忆、深挖工业文化以及历史文化、重视地方性等改造策略。希望为城市更新建设中的后工业景观的设计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 场地 记忆 工业文化 地方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桂媛 谢涵笑 黄东升
城镇化逐渐影响着山地村寨的发展,正处于旅游开发进程中的武陵山区,面临着构建地域性山地城镇景观特色的挑战。本文以武陵山区为例,以秀山县大寨村土家族传统民居空间为分析对象,利用空间句法分析该村寨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在山地城镇发展背景下,探寻以传统民居空间重构为途径的山地城镇景观特色构建的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锐
后工业景观是指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后工业艺术社区则是以艺术为导向的后工业景观形态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加拿大温哥华格兰威尔岛的景观复兴实践项目,总结其在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其以保护为主体的规划布局、以大众艺术为导向的复兴模式及以文化传承为切入点的复兴策略等,对我国类似地区复兴改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