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7)
- 2023(12570)
- 2022(11152)
- 2021(10687)
- 2020(8897)
- 2019(20501)
- 2018(20714)
- 2017(40161)
- 2016(22195)
- 2015(25161)
- 2014(25244)
- 2013(25000)
- 2012(23132)
- 2011(20956)
- 2010(21180)
- 2009(19251)
- 2008(18944)
- 2007(16915)
- 2006(15167)
- 2005(13244)
- 学科
- 济(90052)
- 经济(89957)
- 业(66192)
- 管理(58753)
- 农(47820)
- 企(45191)
- 企业(45191)
- 方法(38870)
- 数学(33678)
- 数学方法(33261)
- 农业(31758)
- 中国(23358)
- 业经(23327)
- 财(20394)
- 学(19747)
- 地方(19008)
- 制(17848)
- 理论(15403)
- 贸(15257)
- 贸易(15249)
- 易(14821)
- 技术(13781)
- 体(13154)
- 发(13050)
- 策(12994)
- 银(12946)
- 环境(12920)
- 银行(12900)
- 和(12895)
- 教育(12430)
- 机构
- 学院(316597)
- 大学(315094)
- 管理(125523)
- 济(124679)
- 经济(121897)
- 理学(109192)
- 理学院(107992)
- 研究(106410)
- 管理学(106061)
- 管理学院(105505)
- 中国(79596)
- 农(69814)
- 科学(67921)
- 京(67479)
- 业大(54811)
- 所(54412)
- 农业(53796)
- 财(53408)
- 研究所(49541)
- 中心(48864)
- 江(47048)
- 财经(43052)
- 范(42420)
- 北京(42201)
- 师范(42014)
- 经(39240)
- 州(37871)
- 院(37684)
- 经济学(35292)
- 经济管理(34661)
- 基金
- 项目(215949)
- 科学(168722)
- 研究(159596)
- 基金(154946)
- 家(134874)
- 国家(133674)
- 科学基金(114191)
- 社会(98321)
- 社会科(92656)
- 社会科学(92629)
- 省(85864)
- 基金项目(83202)
- 自然(74364)
- 自然科(72600)
- 自然科学(72584)
- 教育(72480)
- 自然科学基金(71300)
- 划(71026)
- 编号(67104)
- 资助(63580)
- 成果(54368)
- 重点(48037)
- 部(47596)
- 发(46755)
- 课题(45412)
- 创(44419)
- 创新(41362)
- 科研(40904)
- 教育部(40168)
- 大学(40085)
- 期刊
- 济(143143)
- 经济(143143)
- 研究(91337)
- 农(71015)
- 中国(63563)
- 学报(53485)
- 科学(48846)
- 农业(48371)
- 管理(42880)
- 大学(40928)
- 学学(38577)
- 财(38428)
- 教育(37287)
- 技术(28132)
- 业经(28071)
- 融(27600)
- 金融(27600)
- 业(22813)
- 财经(20327)
- 问题(19727)
- 经济研究(19720)
- 经(17293)
- 版(17258)
- 图书(16833)
- 技术经济(15908)
- 科技(15904)
- 理论(15527)
- 业大(15271)
- 现代(14602)
- 世界(14492)
共检索到465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学英
中国正在步入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后工业化时期,技能型人力资本是该时期的主导资本形态,低价劳动力红利正在枯竭,必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方能顺利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改变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分工格局。这是一个通过技能型人力资本投资赋予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技能的绝佳契机,可将第一代农民工定位于初级技能型人才,将第二代农民工定位于中高级尤其是中级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后工业化时期 农民工 技能型人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英隆 王勇
在从理论上简要分析农民工劳动合约的对称性可能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现实中农民工劳动合约的三组非对称现象,即国家劳动法规与实际执行的非对称、劳动契约中用工企业与农民工劳动权利的非对称、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的信息不对称性。三个非对称组对构成当今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劳动合约问题的关键。对农民工劳动合约非对称的理论解释主要从合约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合约双方的共同知识条件、有效合约的信息能力分析等方面展开。最后建议政府需从合约制度层面激励用工单位对农民工劳动合约的文化自觉,保障农民工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与社会转型,以增强其市场社会交换能力、社会信息能力、社会合约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崇台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现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是农民工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中国才能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简新华等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梁雄军 林云 刘平青 丁守海
在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转型"过程中,1989年首次出现的"民工潮"问题在短短十几年里突然转变为"民工荒"现象,有其多方面原因。本文以农民工"二次流动"为视角,发展出引发和影响"民工荒"现象的系列变量,应用SPSS11.5对浙、闽、津三省(区)五城市1550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发现导致农民工"换企业流动"和"换地区流动"的8个因素将引发"民工荒",农民工个体的利益诉求、心理品格和企业管理效能以及政府政策行为等因素也对"民工荒"现象产生影响,且企业"用工荒"是区域"民工荒"前兆;在此
关键词:
“民工荒” 引发因素 影响因素 一般机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邱爱军 王瑾
城市化过程中来自农村的城市移民的住房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如巴西和印度等国家大量的城市贫民窟,成为城市发展的"肿瘤"。在分析中国城市农民工住房的基础上,从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角度评估现有的比较典型的农民工住房类型,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和规划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农民工问题的文献性著作。全书分五部分,共12章,39万字。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有七大端:1.调查研究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2.重点研究了第二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和新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力
未来单纯依靠工业化推动经济已经走向尽头,随着外需逐渐转向内需,城市化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本文首先利用logistic函数预测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水平,其次利用主成分法降低纬度并确定权重,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结果发现中国未来仍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其城市化的拐点将在2017年出现;但同时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良莠不齐,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质量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而经济潜力因子和环境因子应该被赋予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阳红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其关键并不在土地问题本身,而是在于农民工是否实现了城镇身份、待遇的真正转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能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带来的土地问题,即如何在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实现伴随人口城镇化应该带来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既能够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为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又能够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子标 王建功
我国快速进入工业化中期,但农民的转型①却很不彻底,只完成了一半。半转型的农民工成就了我国今日的工业化,也制约着其继续前行。而我国工业化全面实现,需要农民工完全转型。
关键词:
农民转型 半转型农民工 工业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佟新华
日本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与水体有机物污染排放处于相对脱钩状态,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研究这一时期人口、经济、技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5种影响因素对BOD排放的影响。拟合结果表明,技术是控制BOD排放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是减排BOD的根本途径,而适宜的城市化水平是遏制BOD排放量快速增加趋势的重要环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郑凌云
新时期农民工流动的过程中伴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六个特点:低价工业化、半城镇化、高价城式化、市民化进程二元化特征、无序人口流动、城市融合进程多样化和复杂化。基于这种特征分析,提出了坚持外造环境与内强素质、分步实施与分类指导、鼓励农民工回归和推进市民化、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待遇平等化、发展大都市圈和发展县城为中心的农村城镇化“五个并重”,正确调节进城农民的流向和流速,最终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工业化 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彭虹灵 蔡晋
从建筑工业化的背景出发识别相关制约因素,构建ISM-MICMAC模型,分析制约因素的层级结构,结合驱动力依赖度矩阵寻找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筑工业化背景下推进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陈妍
西方大国工业化完成的标志有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比例高,工业经济比重达到相当高度,城镇化率与非农就业比重大幅提高,工业重大技术及对经济社会和世界产生极大影响,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影响大,成为贸易大国。后工业化时期,呈现出人均GDP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由扩大向缩小转变,服务业占比上升,工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与就业人数明显下降,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大企业做大做强、小企业做精做专、各类企业大协作,工业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工业优势与特色产业深刻影响世界,工业外贸占世界份额大等主要特征。
关键词:
大国工业化 标志 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悦
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大背景下,探讨我国农民工发展的特点和问题。首先从大中城市的利弊分析入手,探讨了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小城镇是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的根本途径;然后从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指出随着第三产业比例的增加尤其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结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加大农民工的就业力度的关键;进而从体制上探讨如何改革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总之,要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在流动、就业、安置上的问题,这就应该从国家的体制方面、政策方面及人的观念上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推动力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工业化 城镇化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