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2)
- 2023(12668)
- 2022(11049)
- 2021(10510)
- 2020(8889)
- 2019(20561)
- 2018(20625)
- 2017(40085)
- 2016(21744)
- 2015(24762)
- 2014(24775)
- 2013(24574)
- 2012(22278)
- 2011(20198)
- 2010(20337)
- 2009(18344)
- 2008(17541)
- 2007(15318)
- 2006(13363)
- 2005(11723)
- 学科
- 济(86349)
- 经济(86250)
- 管理(61284)
- 业(57720)
- 企(48206)
- 企业(48206)
- 方法(43680)
- 数学(38364)
- 数学方法(37676)
- 农(22524)
- 中国(21610)
- 财(20138)
- 学(20132)
- 业经(18545)
- 地方(16333)
- 理论(15826)
- 农业(15204)
- 贸(15170)
- 贸易(15162)
- 易(14675)
- 制(14245)
- 和(13956)
- 技术(13016)
- 环境(12560)
- 务(12360)
- 财务(12281)
- 财务管理(12255)
- 银(11847)
- 银行(11792)
- 教育(11621)
- 机构
- 大学(310703)
- 学院(308695)
- 管理(123211)
- 济(117233)
- 经济(114573)
- 理学(107518)
- 理学院(106327)
- 管理学(104047)
- 管理学院(103525)
- 研究(102826)
- 中国(74906)
- 科学(67166)
- 京(66925)
- 农(52765)
- 所(52530)
- 财(51749)
- 业大(49547)
- 研究所(48249)
- 中心(45904)
- 江(44109)
- 北京(42317)
- 财经(42075)
- 农业(41723)
- 范(40822)
- 师范(40357)
- 经(38266)
- 院(37719)
- 州(36074)
- 技术(34070)
- 经济学(34064)
- 基金
- 项目(216143)
- 科学(168646)
- 基金(156032)
- 研究(153783)
- 家(137472)
- 国家(136352)
- 科学基金(116451)
- 社会(94154)
- 社会科(89104)
- 社会科学(89074)
- 省(84904)
- 基金项目(82453)
- 自然(78987)
- 自然科(77176)
- 自然科学(77155)
- 自然科学基金(75731)
- 划(72157)
- 教育(71424)
- 资助(66228)
- 编号(63007)
- 成果(50326)
- 重点(48304)
- 部(46885)
- 发(45077)
- 创(44600)
- 课题(43535)
- 科研(41919)
- 创新(41535)
- 计划(40400)
- 大学(40018)
- 期刊
- 济(126922)
- 经济(126922)
- 研究(88494)
- 中国(56985)
- 学报(53194)
- 科学(48113)
- 农(47223)
- 管理(45556)
- 大学(39743)
- 财(37476)
- 学学(37303)
- 教育(35902)
- 农业(33040)
- 技术(27718)
- 融(22694)
- 金融(22694)
- 业经(21346)
- 经济研究(20948)
- 财经(19590)
- 图书(17367)
- 业(17244)
- 经(16590)
- 问题(15833)
- 科技(15530)
- 理论(15056)
- 技术经济(14968)
- 版(14759)
- 业大(14229)
- 统计(14215)
- 商业(14121)
共检索到441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勇辉 潘爱民
后小康是指生活水平实现小康之后到富裕前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居住、工作、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更加注意住宅环境和住宅功能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大都市住宅消费倾向的研究,探讨了后小康时期的大都市人居模式的变革,并针对这种人居模式提出了适应性建议。
关键词:
后小康 大都市 住宅消费倾向 人居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菲
1970年代以后,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即分散、多中心模式大都市区的增加。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大,对大都市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二战以来美国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的理论、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其中利弊。
关键词:
多中心结构 政治巴尔干化 二元制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树伟 母爱英
大都市区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需要关注大都市区管治。目前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建轻管”和“单一式”的管治理念,“后果导向”和“管家式”的管治模式,部分大都市区管治行政主体缺失,大都市区管治的监督机制薄弱,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普遍,非政府组织独立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高等。为了实现中国大都市区“好的管治”,管治理念将不断地趋向于市场化、民主化、柔性化、信息化、“人本化”和“能本化”;在大都市区管治中必须协调政府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政府间组织以及市民社会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要构建完善的垂直管治体系和水平管治体系,实现由“后果导向”式管治向“原...
关键词:
管治 大都市区 中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建
文章在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研究进展基础上,采用REcEn模型,对上海都市区RBD作了识别;提出了上海都市区RBD系统存在叠加、伴生、增长极、点轴4种模式8种型态;并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居住职能转移、商业服务业发展和行政区划等视角,探讨了大都市区RBD系统的动力机制,揭示了上海都市区RBD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游憩商业区 型态模式 空间结构 上海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为民 刘君德 黄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国平 孙铁山
本文将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组织定义为网络化大都市,并阐述了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在空间组织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摒弃传统的单中心聚焦的发展模式,倡导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化发展,强调构建面向区域的开放的多中心区域城市空间格局。在功能整合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强调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将实体空间上的多中心区域城市变为真正意义的网络化大都市。在区域治理上,网络化大都市发展模式强调通过对话、协调与合作实现权利平衡和利益分配,通过网络化管治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区域治理。
关键词:
网络化大都市 城市网络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龙 雷娟
站在全球视野来看,目前我国大都市区治理进程中遭遇的瓶颈之困,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也曾遇到过。因此,批判性地借鉴发达国家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不失为突破我国大都市区治理困境的一种理论视角和行动方略。当然,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都市区治理模式。
关键词:
大都市区 治理模式 治理瓶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达良俊 王雪莹 汪军英
通过对上海近期建设的分布于不同区位的不同模式住宅区的调查,分析了近年上海住宅区建设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住宅发展经验,以“省地宜居型”住宅为目标,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低密度住宅 省地 宜居 上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昱 顾海英
研究大都市郊区宅基地流转退出的倾向及其改革路径,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引领借鉴意义。本文基于上海158个村3100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2-模网等方法,研究了农户政策选择的倾向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宅基地上房屋面积的保障权属是农户最关注的权利,“纯粹等面积”置换政策组最受欢迎,人口结构特征对其有着显著影响;农户更关心流转退出宅基地上的房屋面积是否受损,不太关心流转退出宅基地所有权是否仍归属集体所有;宅基地用益物权缺失增加了农户对财产权丧失的顾虑,“股份分红”政策组被接受度最低。农户的政策选择倾向性表明:法律层面的进一步明确,改革的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产权体系的调整等,是适应新发展阶段目标要求的改革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镜权 温锋华
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农村城市化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的宏观背景为指导,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总结转型时期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城市化新的动力系统结构,提出包括自上而下的压力、自下而上支撑力、前向拉力和后向推力等四大动力,从而构成了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四轮驱动"的动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城乡统筹的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一般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明 杨涛 凌小静 邬岚
分析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特征,在借鉴国外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体系构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层次体系与技术特性建议。综合考虑大都市区的用地布局、客流分布以及走廊特征,以扬州市为案例,提出带状用地布局的大都市区市郊轨道不适合直接穿越中心城区,而应该在中心城外围设置终点站与城区轨道衔接的模式。
关键词:
都市区 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衔接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以全球24个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案例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述了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层级架构模式的分类及其特点,分析这些模式产生的人文背景,并研究这些案例对中国特色城市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有益启示,包括注重顶层设计的科学发展、注重同城整合的一体发展、注重区域统筹的均等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晨 龙腾 陆靖慧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土地资源利用极不平衡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建设用地资源过度开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而远郊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土地挖掘潜力巨大。因此,远郊区的土地整治及规划,将会是解决上海市人地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为此,上海市于2012年启动郊野单元(郊野公园)项目,以郊野单元规划为平台,逐步探索适合上海实际情况的大都市郊野地区土地整治模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晶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大都市区地方政府在跨界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协作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整体性治理理论所主张的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和整合成为促进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大都市区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的构建及运转机制,进而探讨由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各个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私营部门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地方政府跨界公共事务整体性治理模式,对实现我国大都市区跨界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地方政府协作 跨界公共事务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元波 吴聪林
通过分析西方国家郊区化过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上海郊区化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定位,分析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郊区化进程中政府所面临的几大难题以及政府过度干预郊区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提出在郊区化进程中要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补充,来促进上海郊区化的健康发展;要从郊区化的政府主导型转向政府引导型转变;从城市主导型向城乡互惠型转变;要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向市场经济思维模式转变,进而提出促进上海郊区化健康发展的七大战略模式。
关键词:
郊区化 上海 战略模式 市场机制 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