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1)
2023(9846)
2022(8942)
2021(8725)
2020(7312)
2019(17182)
2018(17488)
2017(33133)
2016(18436)
2015(20738)
2014(20923)
2013(20444)
2012(18444)
2011(16779)
2010(16869)
2009(15079)
2008(14596)
2007(12267)
2006(10991)
2005(9615)
作者
(51705)
(42652)
(42280)
(40554)
(27265)
(20497)
(19301)
(16905)
(16455)
(15165)
(14700)
(14305)
(13568)
(13562)
(13106)
(12967)
(12864)
(12602)
(12181)
(11966)
(10688)
(10544)
(10218)
(9652)
(9582)
(9525)
(9477)
(9404)
(8597)
(8390)
学科
(66233)
经济(66149)
管理(49789)
(45372)
(39035)
企业(39035)
方法(30910)
数学(26584)
数学方法(26270)
中国(19715)
(17403)
(17206)
(15946)
(15388)
业经(15291)
地方(13694)
理论(13466)
教育(13136)
(11311)
农业(11284)
(10985)
贸易(10979)
技术(10806)
(10712)
(10626)
(10546)
银行(10507)
(10196)
财务(10133)
财务管理(10112)
机构
大学(253124)
学院(248075)
管理(99648)
(93085)
经济(90708)
理学(86289)
研究(85923)
理学院(85259)
管理学(83802)
管理学院(83301)
中国(60480)
(55424)
科学(53693)
(43612)
(43260)
研究所(39419)
(38675)
中心(37606)
业大(37312)
(36615)
(36502)
师范(36327)
北京(35742)
财经(34428)
(31427)
(31311)
农业(29933)
师范大学(29748)
(29620)
技术(27163)
基金
项目(171539)
科学(134295)
研究(128542)
基金(122339)
(106106)
国家(105164)
科学基金(89899)
社会(77648)
社会科(73350)
社会科学(73328)
(67176)
基金项目(65557)
教育(60926)
自然(58929)
自然科(57490)
自然科学(57476)
(57369)
自然科学基金(56426)
编号(53614)
资助(50209)
成果(45023)
重点(38433)
(38180)
课题(38000)
(36207)
(35460)
项目编号(33129)
创新(32913)
教育部(32868)
科研(32521)
期刊
(104565)
经济(104565)
研究(79948)
中国(52424)
教育(41336)
学报(39387)
科学(36178)
管理(36059)
(34576)
(31854)
大学(30204)
学学(27342)
农业(24201)
技术(22378)
(19666)
金融(19666)
业经(16410)
财经(16086)
经济研究(15585)
图书(15222)
(13570)
理论(13265)
问题(12960)
实践(12409)
(12409)
科技(12301)
(12103)
技术经济(11066)
现代(11045)
(10965)
共检索到367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谌姿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中后学生求学目的的开放化、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社会单位用人需求的多样化呼唤高等学校招生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面临高考标准、管理体制、录取机制、改革程序、监督评价等诸多困境,亟需建立分类考试、分类招生的高招模式,推行考、招、管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构建高校为主、多方参与的录取机制,规划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改革步骤,共建公开透明、多元评价的监督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浩  
对高等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经济学思考章浩(一)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统一计划直接管理,包得过多,统得过死,高等学校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品。在人才培养上,人们习惯于大学生按计划招收、毕业生按计划分配的“统招统分”形式。这不利于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饶迪岗  陈海春  
本文采用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的招生制度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转变”“两个保证”的有益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若玲  庞颖  
高等学校招生的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决定了这一制度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国家建设息息相关。不同的政治背景、文化认同、经济模式、教育基础,都会带来不同的高等学校招生样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依据体现出从"政治标准"、"分数至上"到"多元指标"的更迭。在这一发展路径的背后,是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重视、对高等学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期待。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强化高等学校招生主体性地位,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路径的突破口。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改革的转向,应以澄清招生地位、尊重教育规律、发挥高等学校功用为要。在实践中,应以优化高等学校招生的工作机制为基点,以增强高等学校招生的匹配度为原则,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从而强化高等学校在招生环节的地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景安磊  周海涛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极端重要而又复杂敏感,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聚焦成长成才、促进公平公正、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招考分离是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之维、价值之维、动力之维、制度之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静  屠中华  
把招生质量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历史场景中,按照研究生招生流程,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解构为三种重要的质量内涵: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基于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分析和思考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健全我国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金琢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规模已经步入大众化轨道;如何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招生录取制度,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晓田  王德清  
在后大众化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正遭遇困厄之境。无论是从政府自身责任担当还是从民办高等教育属性出发,政府都应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干预,通过调控与扶助两个基本路径使其积极回应社会诉求,追求"公正"和"质量",从而获得持久、稳健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改革。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加强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其公平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内容设计十分复杂,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多样化和高考招生制度功能的扩大化,使目前改革进程与社会期望仍有差距,改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应从加强顶层设计、规范考试招生秩序、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做好配套改革、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芊  许根林  
GSI测试模式是清华大学等高校为克服我国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主动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提出的一个举措,具有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高效率的特点。它既吸收了国际著名高校考试模式的优点,又体现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联盟主办,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承办。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根洲  刘海峰  
高等学校招生"唯"分数只是导致高中教育"唯分数"困局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唯分数"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不仅使高等学校招生"唯"分数现象泛滥,也阻碍了高等学校招生依据多元化的积极探索,更会让破格录取、注册入学失去价值依据与改革空间。彻底克服"唯分数",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目标,必须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文化环境,构建科学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推进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须时刻把握好"唯"分数与"不唯"分数的平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亚群  
在总结、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三大趋向,即选拔性教育考试的重心上移、学位类型分化与招生标准的多样化、自主选拔与统一考试的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入学考试公平、提高选拔效率、确保各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