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3)
- 2023(14545)
- 2022(12132)
- 2021(11344)
- 2020(9654)
- 2019(22259)
- 2018(21826)
- 2017(41590)
- 2016(22655)
- 2015(25603)
- 2014(25379)
- 2013(25474)
- 2012(23879)
- 2011(21552)
- 2010(21916)
- 2009(20699)
- 2008(21166)
- 2007(19212)
- 2006(16960)
- 2005(15681)
- 学科
- 济(104661)
- 经济(104552)
- 业(92462)
- 企(82634)
- 企业(82634)
- 管理(79533)
- 方法(45713)
- 数学(36791)
- 数学方法(36490)
- 农(32831)
- 财(32756)
- 业经(31261)
- 中国(28451)
- 务(22999)
- 财务(22961)
- 财务管理(22928)
- 农业(22551)
- 制(21899)
- 企业财务(21700)
- 贸(21541)
- 贸易(21529)
- 易(21006)
- 策(20451)
- 技术(19403)
- 和(18268)
- 地方(17766)
- 划(17346)
- 理论(16495)
- 银(16010)
- 银行(15987)
- 机构
- 学院(335261)
- 大学(331111)
- 济(151524)
- 经济(148775)
- 管理(133089)
- 研究(114139)
- 理学(113307)
- 理学院(112160)
- 管理学(110790)
- 管理学院(110125)
- 中国(91325)
- 财(70825)
- 京(69767)
- 科学(64481)
- 所(57749)
- 财经(55514)
- 农(55077)
- 研究所(51739)
- 中心(51650)
- 江(51633)
- 经(50410)
- 经济学(46439)
- 业大(45043)
- 北京(44612)
- 农业(43205)
- 经济学院(41935)
- 财经大学(40738)
- 院(40466)
- 范(40463)
- 州(40325)
- 基金
- 项目(209120)
- 科学(166818)
- 研究(157316)
- 基金(153774)
- 家(131886)
- 国家(130710)
- 科学基金(113210)
- 社会(102242)
- 社会科(97024)
- 社会科学(96999)
- 省(80421)
- 基金项目(79988)
- 教育(71340)
- 自然(70799)
- 自然科(69170)
- 自然科学(69148)
- 自然科学基金(68040)
- 划(67132)
- 资助(63545)
- 编号(63518)
- 成果(51848)
- 部(48026)
- 重点(46877)
- 发(46298)
- 创(45953)
- 课题(43695)
- 业(43092)
- 国家社会(42566)
- 创新(42267)
- 教育部(41623)
- 期刊
- 济(173807)
- 经济(173807)
- 研究(103430)
- 中国(65710)
- 财(58466)
- 管理(53825)
- 农(51514)
- 科学(44788)
- 学报(44147)
- 农业(34987)
- 融(34746)
- 金融(34746)
- 大学(34229)
- 学学(32244)
- 教育(31184)
- 技术(30511)
- 业经(28737)
- 财经(28576)
- 经济研究(28258)
- 经(24753)
- 问题(22683)
- 业(21739)
- 贸(20858)
- 技术经济(19865)
- 世界(18680)
- 国际(18447)
- 现代(16601)
- 商业(15839)
- 统计(15784)
- 财会(15562)
共检索到516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昭
在"以市场换技术"为特征的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通过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打造自主品牌的角色,日益成为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真正主体。中国汽车产业后合资时代显现出与"合资时代"显著不同的新特征,如政府政策转向支持自主创新、内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从"错位经营"转向正面竞争、企业战略重点从国内市场转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企业创新路径从"以市场换技术"转向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等。面对中国汽车内资企业内外部环境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中国汽车内资企业在后合资时代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玉刚 杜俊
基于战略的制度基础观,本文认为在中国限制性行业中,企业战略行为的变化主要受制于其所在的制度环境,企业在制度框架下所具备的合法性高低决定了其战略行为的变化情况。依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采用离散事件历史分析方法,对我国20多家汽车企业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的轿车合资行为进行了考察,发现企业的声望和能力是汽车企业取得合法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限制性行业中影响企业合法性的因素与其它行业有所不同,而合法性高的汽车企业成为行业中战略行为改变的先行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弘 方明
进入21世纪,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无法避免的,而成本作为中国企业的一种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国汽车企业实施成本战略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成本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汽车企业 成本战略 产品成本 竞争战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21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经济将有更大发展,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七五规划以后中国汽车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要逐步建成像美国、日本那样千万辆级的强大汽车产业,体现出大国的竞争能力,需要长期
关键词:
战略对策 国民经济支柱 竞争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樊崇 赵成祥 段钧洋
文章以德国、美国和日本为例,对比了国外先进汽车文化的演变过程;以2000年和2009年为时间节点,文章将中国汽车文化的演变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借鉴国外先进汽车文化的形成过程,基于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现状,文章构建了中国汽车文化模型。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文章对中国汽车文化进行了SWOT战略分析,并提出中国要重塑汽车文化,必须把握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以及文明和谐的驾驶行为两大战略方向,引导中国的汽车文化一步步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汽车文化 发展战略 消费理念 驾驶行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爱玲
近十年来,伴随着FDI的大量流入,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数据分析表明,FDI在这一进程中对中国内资汽车企业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显著影响。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但另一方面,中国内资汽车企业在关键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上的欠缺日益显著,核心汽车配件严重依赖于外部购买。因此,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必须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和吸引人才,加强自主研发,特别是汽车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不断推进汽车产品的升级和换代。
关键词:
FDI PP100 自主品牌 汽车强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梅
印尼汽车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初,经历过进口替代、本地化、国产化再到自由开放的不同时期,但时至今日印尼汽车产业仍处于汽车产业链的低端,即印尼汽车工业正处在低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向高端零部件生产发展的阶段。随着印尼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印尼步入汽车消费和生产大国,并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投资的重要目标国。中国车企从21世纪初开始试水印尼市场,从销售到组装投资,拓荒之路异常艰苦。面对日资独大印尼的汽车市场,长期的发展战略、精准的市场定位、良好的金融和售后服务以及品牌树立,是中国车企征战印尼汽车市场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印尼汽车产业 中国车企 投资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勇军
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详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结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的评价指标,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现状原因从产业保护与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外资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市场规模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实证剖析。
关键词:
中国汽车企业 国际竞争力 评价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华宁
尽管企业的战略执行在国内外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关研究的匮乏使得实务界和学术界对战略执行的认识和理解尚不系统和深入,难以为中国企业有效地执行战略提供指导和借鉴。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了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的障碍,并从共识、协同和控制三个不同的方面提出系统的改进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对战略执行过程的理解和控制,提升企业的综合战略执行力。
关键词:
战略执行 执行障碍 共识 协同 控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荣琳 霍国庆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战略风险类型及其成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剖析了战略分析阶段存在的"假设风险"、战略选择阶段存在的"治理风险"以及战略实施阶段存在的"错位风险"和"刚性风险",进而分析了这四种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企业战略风险管控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伟 付清芬
基于文献综述,结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实践,构建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管理学习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对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技术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志龙 李春荣 蒋倩 王浩 刘林 朱力 朱守拓
本文通过理论的梳理构建了一个后入者进入方式—资源弱势克服方式—后发优势实现途径三要素理论框架来探讨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并通过对5家华系汽车企业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弱势后入者竞争行为的研究推论。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弱势后入者的华系汽车:(1)更可能选择行业先入者放弃或不愿开发的细分市场进入汽车行业,并选择基于低成本的高性价比竞争定位;(2)更可能采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方式克服资源弱势;(3)不仅通过跟随与模仿策略从先入者那里吸取经验教训,还通过创新策略实现其后发优势,包括在最初生存阶段的非产品创新和整合运营模式创新,以及在发展阶段的产品创新、顾客价值创新和品牌创新。
关键词:
华系汽车 弱势后入者 经营战略 后发优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宇飞
通过对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国际化历程的总结发现,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等,形成本土企业的自主产品和技术,然后再开始国际化经营。"引进来"战略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品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总体而言,我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汽车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便利和支持。我国汽车企业应创新制度和管理,建立能支持业务全球化发展的组织、文化和经营理念;立足全球,建设协同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
关键词:
“引进来”战略 企业国际化 汽车行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宇飞
通过对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国际化历程的总结发现,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等,形成本土企业的自主产品和技术,然后再开始国际化经营。"引进来"战略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品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总体而言,我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汽车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便利和支持。我国汽车企业应创新制度和管理,建立能支持业务全球化发展的组织、文化和经营理念;立足全球,建设协同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创新商业模式,支撑全球化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
“引进来”战略 企业国际化 汽车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