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1)
2023(7740)
2022(6488)
2021(5779)
2020(4604)
2019(10268)
2018(10180)
2017(18666)
2016(10140)
2015(11676)
2014(11908)
2013(11826)
2012(11757)
2011(10926)
2010(11427)
2009(10355)
2008(10454)
2007(9802)
2006(9030)
2005(8541)
作者
(32990)
(27600)
(27302)
(25839)
(17679)
(13334)
(12358)
(10770)
(10437)
(10096)
(9544)
(9250)
(9007)
(8991)
(8707)
(8462)
(8330)
(8101)
(8022)
(8012)
(7262)
(6920)
(6844)
(6452)
(6357)
(6182)
(6174)
(6103)
(5783)
(5614)
学科
(51034)
经济(50985)
(31589)
管理(30366)
(24124)
企业(24124)
中国(17847)
地方(17531)
(15201)
技术(14797)
方法(14170)
业经(12475)
数学(11504)
数学方法(11316)
农业(10738)
(10129)
地方经济(10033)
(9837)
(9605)
金融(9605)
(9588)
银行(9565)
(9364)
(9305)
贸易(9294)
(9142)
(8909)
(8580)
环境(8094)
技术管理(8035)
机构
学院(156692)
大学(154138)
(63694)
经济(62173)
研究(61088)
管理(54654)
中国(46736)
理学(44866)
理学院(44251)
管理学(43380)
管理学院(43074)
科学(38003)
(35439)
(32901)
(29584)
研究所(29357)
(28287)
中心(27468)
(26880)
(23404)
北京(23275)
师范(23144)
业大(23079)
农业(22931)
(21861)
(21723)
财经(21109)
(21028)
技术(20365)
(18938)
基金
项目(94650)
科学(73435)
研究(70932)
基金(64771)
(56833)
国家(56280)
科学基金(46839)
社会(43654)
社会科(41352)
社会科学(41343)
(39281)
基金项目(33389)
(32446)
教育(31985)
编号(29204)
自然(28533)
自然科(27873)
自然科学(27868)
自然科学基金(27343)
(27078)
资助(26724)
成果(24626)
课题(21931)
重点(21884)
发展(21856)
(21479)
(20270)
(20001)
创新(19078)
(17717)
期刊
(84528)
经济(84528)
研究(51849)
中国(42213)
(29435)
学报(25533)
科学(24078)
教育(23688)
管理(23578)
(21200)
农业(20468)
大学(19229)
技术(17907)
(17905)
金融(17905)
学学(17808)
业经(14603)
经济研究(12832)
(10905)
财经(10704)
问题(10447)
技术经济(9903)
(9386)
科技(9232)
(9175)
论坛(9175)
图书(8995)
(8765)
世界(8314)
国际(8282)
共检索到266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华嵩  
本文考察后发展中技术引进的若干问题,其中具有意义的是相对“后发”的国家(地区)政府对技术引进进行的直接和间接的管理。在技术选择问题上则强调合适技术的选择必须充分注意国民经济的外部性,即把技术选择和技术引进问题纳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来考察。另一个问题是技术引进的“内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及其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其关键是教育,特别是中等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顾月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北京市地方工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重点产品和企业,进行了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从1978年—1989年技术改造投资总额为157亿元,其中含有技术引进的改造110.5亿元,含外汇15.02亿美元。通过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吸取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促进了北京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枫云  
发展中国家统计技术引进中的追赶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统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希望通过引进先进的统计技术增强自己的技术能力,从而能够跨入先进技术的行列,但在引进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引进之时尚属先进的统计技术,很快就变成了衰退或行将被淘汰的技术,于是,不得不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引进,使发展中国家统计技术的引进陷入"引进——技术差距缩小——消化吸收不良——改造创新不力——差距再次拉大——再次引进"的恶性循环。对于处于经济社会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田济民   王必达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上,存在着来自自身和技术输出国两个方面的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上加强宏观管理和政府干预,应从本国实际出发,以引进“适用技术”为宜,并要注重反求研究,应搞好技术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资本形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巍  吴宗法  
本文根据技术整合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日本汽车工业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即通过准确的市场和技术定位,结合自主开发,有效地整合技术,改善生产方式,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我国汽车工业应吸取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建立良好的产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技术战略,落实技术整合工作,以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睿宪  陈余富  
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入世将为我国的技术引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制定正确的技术引进战略和政策,建设好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创新系统,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推动国际技术合作,以有效引进技术,加快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赵勇  
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战后东亚经济增长创造奇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过程中,东亚形成了三类特点各异的技术引进模式,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绩效。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东亚技术引进模式上的差异与积弊不仅影响到了各经济体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原有的东亚经济引进模式必须做出适时的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廷藩  项守梁  
一、回顾与反思技术引进是指国际间通过利用外资,技术交流、科技合作和接受援助等方式,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对外贸易。过去长期在封闭型体制下,广西技术引进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进出口贸易进展缓慢,引进工作是在一九七九年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正强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怎样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如何在竞争中获胜?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冶金专家、冶金部原副部长周传典。 记者:周部长,您好!您长期从事技术引进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积极主张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请问在现阶段,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是要走技术引进的道路,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云汇  刘学  杨婉华  
本文对中国参与CDM能够引进技术的规模、种类、可扩散性,引进技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是否一致等进行分析,进而为中国在CDM机制设计谈判中应坚持的立场提出了两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龙少波  黄林  胡国良  
为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快速追赶,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中国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的技术引进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城市技术进步要快于农村的技术进步。而且,为了配合技术快速引进,国家将金融资源也向城市部门倾斜,使得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基于LSTR2模型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技术引进不平衡和金融发展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在总体上,技术进步差异和金融发展差异都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金融发展差异的非线性部分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缩小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钱利  崇曦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策略,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领域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会遇到瓶颈。本文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利用技术引进,选择何种技术创新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祎  曹恒河  李昆  
发达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向发展中国家企业输出清洁技术工艺存在多重、复杂的利益目标,借助清洁发展机制,发展中国家企业一方面可以获得先进清洁技术、提高自身的环境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会遭遇"技术获援—环境生产率提高—技术依赖—企业减排负担加重"的"绿色困境"。如何正确高效的引进清洁技术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为此,文章运用个案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涉及的技术转移以及技术引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国庆  
结合我国的现实对技术结构多元性与产业结构多元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技术引进及产业结构发展的层次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在技术引进的层次、目的、重点、方式、主体等方面应实施战略性转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长春  刘文革  
经济发展与技术引进──基于小岛模式之探讨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高长春,刘文革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仅存在储蓄(投资)和外汇(外贸)两缺口,而且更明显地受技术短缺的困扰和制约。探讨经济发展与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要素内在规律,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