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37)
- 2023(21463)
- 2022(18266)
- 2021(16953)
- 2020(14183)
- 2019(32258)
- 2018(32087)
- 2017(60929)
- 2016(33353)
- 2015(37266)
- 2014(37575)
- 2013(37195)
- 2012(34290)
- 2011(30929)
- 2010(31573)
- 2009(29157)
- 2008(29212)
- 2007(26561)
- 2006(23853)
- 2005(21950)
- 学科
- 济(137156)
- 经济(136972)
- 业(112531)
- 管理(109212)
- 企(98621)
- 企业(98621)
- 方法(54798)
- 数学(43403)
- 数学方法(42842)
- 农(41810)
- 财(41067)
- 业经(38557)
- 中国(38474)
- 制(31647)
- 地方(29730)
- 学(28543)
- 务(27853)
- 财务(27748)
- 财务管理(27692)
- 农业(27686)
- 企业财务(26288)
- 技术(26247)
- 理论(26226)
- 贸(25233)
- 贸易(25210)
- 易(24431)
- 银(23773)
- 银行(23714)
- 和(23709)
- 行(22672)
- 机构
- 学院(478039)
- 大学(476075)
- 济(189325)
- 经济(184981)
- 管理(184396)
- 研究(162839)
- 理学(156241)
- 理学院(154457)
- 管理学(151816)
- 管理学院(150912)
- 中国(125909)
- 京(104198)
- 科学(99748)
- 财(93208)
- 所(83769)
- 农(82125)
- 江(76262)
- 研究所(74956)
- 中心(74312)
- 财经(71921)
- 业大(70674)
- 北京(66574)
- 经(65086)
- 农业(63965)
- 范(63193)
- 师范(62537)
- 州(61297)
- 院(59013)
- 经济学(55716)
- 技术(52895)
- 基金
- 项目(308269)
- 科学(241462)
- 研究(227945)
- 基金(220911)
- 家(192352)
- 国家(190612)
- 科学基金(163288)
- 社会(141730)
- 社会科(134172)
- 社会科学(134138)
- 省(122211)
- 基金项目(116038)
- 自然(105441)
- 教育(105003)
- 自然科(102968)
- 自然科学(102940)
- 划(101693)
- 自然科学基金(101123)
- 编号(93872)
- 资助(91080)
- 成果(77558)
- 重点(69240)
- 发(67661)
- 部(67146)
- 课题(65912)
- 创(65424)
- 创新(60612)
- 科研(58336)
- 制(57819)
- 项目编号(57763)
- 期刊
- 济(224818)
- 经济(224818)
- 研究(147141)
- 中国(105649)
- 农(76597)
- 财(76400)
- 学报(75536)
- 管理(75040)
- 科学(68905)
- 教育(60066)
- 大学(57478)
- 学学(53513)
- 农业(52349)
- 融(47241)
- 金融(47241)
- 技术(46075)
- 业经(38156)
- 财经(36057)
- 经济研究(34280)
- 经(30951)
- 业(29710)
- 问题(28672)
- 图书(26280)
- 技术经济(24978)
- 版(22823)
- 科技(22788)
- 理论(22553)
- 现代(22520)
- 贸(22331)
- 商业(21278)
共检索到748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淼 苏敬勤 王淑娟
本文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八类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为分析单元,研究发现: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系统包括架构、元件和测试技术,测试技术是联接架构与元件技术的纽带;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三类技术分别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系列化,引进、国产化与周边元件改进、核心元件研发与元件改进,以及匹配性测试、周边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三个发展阶段。最后通过与"简单"产品制造企业技术演化特征的比较,提出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具有架构与元件技术并行消化吸收、测试技术促进架构与元件技术发展、核心元件技术研发模式多样的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占夺 齐丽云 牟莉莉
复杂产品系统(CoPS)行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提升大型CoPS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理论与实践中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建立了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价值网络理论框架,以振华重工(国企)和春和集团(民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情境下复杂产品系统企业如何成功获取竞争优势进行系统研究。案例企业都是从20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成功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两者都成为了行业内的知名企业,但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两者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本文首先从CoPS的特性,分析了CoPS企业特有的价值网络;之后探寻了两家案例企业各自的核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赵惠妍 金姝彤
随着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时代的到来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演进,中国制造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效能,快速响应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用户需求,进而塑造企业独具一格的竞争优势,成为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以海尔集团为例,采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着重探讨模块化赋能智能制造升级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模块化可以解决用户需求与企业智能制造的映射问题,并从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3条路径赋能智能制造升级,驱动模块构建→模块运用→效应发酵的过渡;进一步地,形成模块化运用弹性化、效率化和平台化三方面抓手,推动案例企业智能制造的价值创造与模式转变,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庆瑞 陈政融 吴画斌 刘海兵
本文力求归纳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演进,以战略引领创新为主线,对代表性的传统家电制造业海尔集团进行了纵向单案例研究,借助矛盾论的思想和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对海尔不同战略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决策的变化以企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基本过程,具体表现在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市场创新为导向、组织创新为保障、文化创新为激励,同时战略引领创新也需要领导、协同和组织等相关战略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和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引领创新的理论,总结了传统制造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了目前海尔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建议,为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导。
关键词:
制造业 战略引领 创新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晖 李阳 王冶 韩连胜
面对多项核电关键核心技术被封锁与国外超大核安全事故发生的双重困境,我国以完全自主、安全可控作为顶层目标,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华龙一号”(HPR1000)。作为一项大型复杂产品系统,“华龙一号”走出了一条区别于“中国路”“中国车”等其他大国重器、大国工程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有效揭示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机制提供了典型案例。基于此,本文系统探索了“华龙一号”自主创新的模式、路径以及内在理论机制等。研究发现:(1)“华龙一号”自主创新存在从“并行”到“聚合”的演进模式,并且可以进一步提炼出内生式创造(从0到1突破)、外生式学习(从1到N迭代)、聚变式放大(N×N)3种内在机制;(2)基于实践场域的问题牵引,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存在实践行为的协同互嵌、理论逻辑的累积因果螺旋关系;不同机制下,“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螺旋起点、方向与边界等维度的差异;(3)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关键核心技术以集合形态呈现,依据来源可将其概括为原创型、引进型与融创型3类,并且知识集与技术集之间通过差异化的转换与萃取实现双向桥接。本文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既从学理层面揭示了中国核电行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集的内在过程机理,又抽象出一条针对其他大国重器创新研发有借鉴意义的“华龙道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研究企业工资的一个探索性成果《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研究》一书已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12月出版,列入《当代财经文库》。本书原为“八五”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研究者由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省劳动厅的同志组成,由西南财经大学前校长甘本佑教授主持研究并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管永昊 刘林林 贺伊琦
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县级财政自适应能力界定为县级财政的核心能力。从复杂适应系统的四个特性(非线性、聚集、流、多样性)分析县级财政的复杂适应系统特性,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县级财政在"复杂适应性"方面尚存在一定缺陷。使用回声(ECHO)模型对县级财政能力进行仿真,构建县级财政的可行性规则集和禁止性规则集,在赋予县级财政自主能力的同时,构筑县级财政的防疫机制。
关键词:
县级财政 财政适应能力 复杂适应系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管永昊 刘林林 贺伊琦
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县级财政自适应能力界定为县级财政的核心能力。从复杂适应系统的四个特性(非线性、聚集、流、多样性)分析县级财政的复杂适应系统特性,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县级财政在"复杂适应性"方面尚存在一定缺陷。使用回声(ECHO)模型对县级财政能力进行仿真,构建县级财政的可行性规则集和禁止性规则集,在赋予县级财政自主能力的同时,构筑县级财政的防疫机制。
关键词:
县级财政 财政适应能力 复杂适应系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永清 邹波 潘杰义 卜振兴
现有平台创新主要聚焦于"天生"的平台型企业,然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服务业的平台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本文基于一家典型传统服务业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从企业网络和二元学习的视角揭示了传统服务业企业实现平台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基于网络结构的利用式学习能促进传统服务业企业进行效率型平台创新,而基于网络行为的探索式学习能促进其进行新颖型平台创新;传统服务业企业所嵌入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有助于开展探索式学习,从而促进新颖型平台创新;传统服务业企业的平台创新是一个从效率型向新颖型动态转变的过程,基于网络行为的探索式学习产生的新颖型平台创新效果,远高于基于网络结构的利用式学习所产生的效率型平台创新效果。研究结论对传统服务业企业开展平台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平台创新 网络结构 网络行为 二元学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连广 冯永春 王玲 孟繁强
客户对制造企业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以往研究常常忽视客户所发挥的效能。本研究基于“制造企业—客户”综合视角分析威猛为客户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的全过程,探究制造企业为何及如何遵循不同的主导逻辑为客户开发数智化解决方案,以实现价值的创造与获取。研究发现:(1)客户及客户需求演变,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数智化解决方案的开发方向与内容,促使制造企业从产品主导逻辑逐渐向服务主导、价值主导逻辑转变;(2)在对客户需求及客户谋求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造企业会对价值创造机会、价值创造壁垒和价值创造支撑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做出数智化解决方案开发决策;(3)制造企业需要围绕客户需求及客户谋求的价值,全力打破数智化解决方案中的价值创造壁垒,才能实现价值创造;(4)制造企业基于产品主导逻辑逐渐向服务主导逻辑、价值主导逻辑转变,持续为客户开发并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价值创造方式的调整与改变。本研究深化了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研究,能帮助制造企业规避“数智化陷阱”,克服“数智化悖论”,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与获取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卫东 孙大海 施立华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了四家典型的企业孵化器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半开放式的访谈和查阅公司资料等方式对企业孵化器投资的动机和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孵化器进行投资的动机有追求财务收益、未来战略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孵化手段、配合战略伙伴、响应政策诱导以及主管部门或者股东的要求等7种;孵化器投资的组织形式有从附属部门向独立机构分离的趋势;孵化器投资的地理范围有逐渐扩大,专业领域范围有逐渐集中的趋势;孵化器投资与专门的风险投资以及大公司的风险投资相比,投资方式更为丰富。
关键词:
企业孵化器 投资动机 投资模式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裕 李想 胡韩莉 万光羽 汪寿阳
数字化如何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已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而其微观层面的内在驱动机理尚未厘清。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阶段特征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过程经历了工具化向在线化、在线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生态化演进的三次跃升,并推动企业实现了从绿色结构化到绿色能力化再到绿色杠杆化的绿色转型发展;第二,三次跃迁过程中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的编排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数字编排方式下制造企业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驱动表现为以数字基础推动绿色结构化、数字捆绑推动绿色能力化、数字撬动推动绿色杠杆化的推动过程,并形成了“特征—能力—行动”的内在驱动逻辑。本文发现了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了数字化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绿色转型升级与路径提供启发与参考。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数字化 绿色转型 资源编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银 张晨 李妍
平台企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战略支撑和新引擎,实施平台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的过程与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过程与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编排实现平台化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依附-交互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意识萌发、参与-拓展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核心构建、联动-集成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价值创造,并形成了“资源获取—转化能力—实施行动—形成结果”的数据资源编排过程。第二,平台化过程中数据资源编排驱动了中小制造企业“被动存储—主动建设—集成运用”的数据资源利用逻辑与“订单式—自主式—平台式”的核心业务拓展逻辑的递进,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要素向数据资产的转化,也进一步激发企业从专注产品价值向追求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价值迈进。本文揭示了中小制造企业平台化的过程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为指导中小制造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安成 刘爽
在情理文化背景下,团队成员在"份内"任务上的偷懒行为,往往是抽出时间和精力在"份外"任务上与同事加强合作的社会性偷闲。本文认为,因舒缓情感和社会压力的社会性偷闲行为,能产生组织新知识。通过跟踪BOSS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研究发现:在成员合作的社会互动中,情感性关系引发的社会性偷闲不仅有利于团队创造力产生,而且有利于激发组织积极情感状态,并能促进和保持团队创造性活动;任务性关系引发的社会性偷闲有利于团队的临场发挥,激发情境化创造性行为;问题性导向引发的社会性偷闲有利于挖掘和开发团队的创造性智慧,利用团队创造力来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性偷闲行为能迸发出组织创造力。
关键词:
团队创造力 社会性偷闲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保亮 朱国平
本文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如何从物联网的应用中获取价值。具体来说,通过一个建筑企业的探索性案例探讨了用户企业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维度结构。研究发现:物联网具有两个方面的商业价值———效率与新颖;物联网具有两个方面的技术能力———感知与智能;用户企业物联网商业模式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基于感知的效率、基于感知的新颖、基于智能的效率与基于智能的新颖。
关键词:
物联网 商业模式 探索性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一个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探索性案例
本土企业的主导逻辑初探:博弈式差异化——基于装备制造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资源配置视角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隐形冠军成长之路——基于海丽雅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企业位势跃迁基本路径——基于一家制造型隐形冠军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网上信用风险的演化:一个探索性分析框架
交叉上市对于投资效率的影响——一个双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制造型跨国企业产品高端化路径研究:来自安徽中鼎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制造型跨国企业产品高端化路径研究:来自安徽中鼎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海尔的探索性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