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2)
- 2023(13108)
- 2022(11269)
- 2021(10268)
- 2020(8553)
- 2019(19818)
- 2018(19470)
- 2017(37737)
- 2016(20580)
- 2015(23151)
- 2014(23434)
- 2013(23481)
- 2012(22524)
- 2011(20782)
- 2010(21310)
- 2009(19506)
- 2008(19683)
- 2007(18055)
- 2006(15888)
- 2005(14735)
- 学科
- 济(97660)
- 经济(97577)
- 业(59413)
- 管理(55594)
- 企(45679)
- 企业(45679)
- 方法(37679)
- 数学(32412)
- 数学方法(32108)
- 农(29060)
- 中国(28361)
- 地方(27410)
- 业经(22433)
- 财(20739)
- 农业(20117)
- 学(19120)
- 贸(17738)
- 贸易(17725)
- 制(17605)
- 易(17084)
- 银(16065)
- 银行(16031)
- 融(15698)
- 金融(15695)
- 地方经济(15479)
- 行(15469)
- 技术(14455)
- 和(14265)
- 发(13807)
- 环境(13648)
- 机构
- 学院(306901)
- 大学(304813)
- 济(129923)
- 经济(127156)
- 管理(114117)
- 研究(111492)
- 理学(97066)
- 理学院(95818)
- 管理学(94229)
- 管理学院(93625)
- 中国(83365)
- 科学(68591)
- 京(65989)
- 所(58567)
- 财(58034)
- 农(56451)
- 研究所(52979)
- 中心(50206)
- 江(48370)
- 业大(45955)
- 财经(45639)
- 农业(44265)
- 范(42358)
- 北京(42037)
- 师范(41933)
- 经(41170)
- 经济学(39723)
- 院(39499)
- 州(38993)
- 经济学院(35815)
- 基金
- 项目(197490)
- 科学(154769)
- 研究(143898)
- 基金(141256)
- 家(123701)
- 国家(122624)
- 科学基金(103529)
- 社会(91033)
- 社会科(86360)
- 社会科学(86335)
- 省(78479)
- 基金项目(74601)
- 划(66199)
- 自然(65873)
- 教育(65373)
- 自然科(64312)
- 自然科学(64289)
- 自然科学基金(63164)
- 编号(58380)
- 资助(57872)
- 发(48547)
- 成果(48214)
- 重点(45293)
- 部(43357)
- 课题(41607)
- 创(41105)
- 发展(38986)
- 创新(38434)
- 展(38340)
- 科研(37364)
- 期刊
- 济(151107)
- 经济(151107)
- 研究(92084)
- 中国(64756)
- 农(53188)
- 学报(48860)
- 科学(45938)
- 财(44484)
- 管理(42821)
- 大学(36328)
- 农业(35814)
- 学学(34173)
- 教育(34010)
- 融(30918)
- 金融(30918)
- 技术(26667)
- 业经(26248)
- 经济研究(23898)
- 财经(22823)
- 问题(20362)
- 经(19756)
- 业(19537)
- 贸(16245)
- 技术经济(16112)
- 商业(15378)
- 版(14689)
- 世界(14318)
- 科技(14210)
- 图书(14147)
- 现代(14125)
共检索到472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永军 周晓斐
后发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动力是由政府推动力、需求拉动力、创新带动力和企业驱动力构成的,这四种动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动力系统。在后发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变革期,每一种动力的作用强度会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就要求动力主体在不同时期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达到推动后发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目的。后发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周期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形成期、成长期相对较短且成长速度更快,变革期的跳跃可能性更大。笔者以专家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成长动力因子的得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产业成长动力因子的权重以及在产业不同时期贡献率的动态变化,从而验证后发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后发地区 成长动力因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佳刚 汤玮
将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428家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这些公司2003—2012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从全国、区域和产业三个层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动态演变趋势和空间布局情况。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资产规模稳步扩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变化相辅相成,政府补助虽不断增加,但对各个产业和区域的投入两极分化严重。创新投入与产出成果总体呈正比例方向变动,但在不同区域和产业存在差异。从区域看,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华东三区域内。从产业看,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三种产业内。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演化规律 空间布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志颖
文章构建了战略新兴产业管理多层次技术创新协同演化模式,揭示了战略新兴产业内创新主体、组织结构与外部环境诸要素对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协同演化的作用机理与路径。研究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资源约束动力对技术创新种群的形成负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创新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外部环境等三层级要素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战略新兴产业 管理模式创新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荣贵 银路 王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首先需要新兴技术的支撑,而新兴技术从形成到商业化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新兴技术商业化中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政府政策的作用,提出政府在新兴技术商业化的不同阶段为有效促使新兴技术尽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应采取的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后发国家 政策取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提供的创新设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即是处于领先市场地位还是滞后市场地位,将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将从领先市场的视角,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征与机理,阐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角色的定位,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刚 袁宇心
利用内容分析法搜集从2004年到2013年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利用文献法在政府统计报告中收集各区域的环境数据,采用灰色理论和熵权法测算分析各环境因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从宏观上看,科技因素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这表明科技力量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开放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新兴产业更多的是内向型发展模式。从产业上看,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这说明区域经济要具有一定规模才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空间分布看,西南、西北、华南和东北的新兴产业发展受人才供给水平的影响较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发展环境 灰色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政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的共识。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我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从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看,技术约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内部约束。本文从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水平的国际比较优势的视角,分析了在不同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适宜的模式,指出选择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晓东 谭运嘉 李静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待加强,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在保持和延续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是我国当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产业关联度分析显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高,但目前增长动力不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笑楠
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策略下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在分析政府与企业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政府核查策略选择与企业使用补贴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违规使用政府补贴的惩罚力度、企业合理使用政府补贴的成本和收益都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博弈过程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合理配置补贴资源、丰富政府补贴形式、完善补贴监管体系等方法,促使政府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可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卫东 卫晓星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产业集群是其发展的主要模式,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从产业链、价值链、创业扩散及政府政策体系支撑等视角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规律,通过解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生成机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研究的总体框架。本文的结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一个新兴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研究难度比较大,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缺少深入的定量研究,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率效应等研究方面加强研究和突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荣海 李亚波
运用2009Q12015Q1的季度数据,结合面板VAR模型,采用GMM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企业治理角度展开了金融支持动力源分析,得到了以下两方面结论:一方面,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短期内对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企业治理带来的冲击难以界定,存在一定程度拉动作用;但是,从长期角度来看,这一冲击呈现出稳步递增现象。另一方面,间接金融对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带来的冲击高于直接金融,而直接金融支持冲击带来的影响在稳健增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荣海 李亚波
运用2009Q1~2015Q1的季度数据,结合面板VAR模型,采用GMM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企业治理角度展开了金融支持动力源分析,得到了以下两方面结论:一方面,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短期内对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企业治理带来的冲击难以界定,存在一定程度拉动作用;但是,从长期角度来看,这一冲击呈现出稳步递增现象。另一方面,间接金融对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带来的冲击高于直接金融,而直接金融支持冲击带来的影响在稳健增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文锋 刘薇
文章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传统定性范式,遵循产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构建了"发展阶段—特征—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框架,将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标志转化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市场动力因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完全处在同一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并且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对技术和市场的需求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沿用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性发展动力规律,并针对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给出了"量体裁衣"的政策设计。
关键词:
技术 市场 产业生命周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千文
目前学界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在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其中,地方培育重点是否应该冲破中央政府确定的范畴,银行和资本市场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融资出路,政府介入程度多深比较适合等问题是争论的焦点。该文提出,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方培育重点要在七大产业具体分项中选择,金融部门要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根据创业主体特点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政府介入程度要根据扶持内容、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水平来确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 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