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1)
2023(16261)
2022(13943)
2021(13026)
2020(10623)
2019(24291)
2018(24194)
2017(45946)
2016(24846)
2015(27791)
2014(27938)
2013(27785)
2012(25905)
2011(23545)
2010(23837)
2009(21506)
2008(21059)
2007(18682)
2006(16548)
2005(15072)
作者
(74131)
(61512)
(61129)
(57928)
(39456)
(29698)
(27758)
(24125)
(23355)
(22161)
(20982)
(20973)
(19766)
(19653)
(19207)
(18893)
(18282)
(18222)
(17655)
(17557)
(15423)
(15368)
(14950)
(14125)
(13835)
(13806)
(13698)
(13619)
(12491)
(12241)
学科
(103911)
经济(103798)
(71459)
管理(70830)
(58185)
企业(58185)
方法(42243)
数学(35798)
数学方法(35388)
中国(30917)
(28848)
地方(25603)
业经(23900)
(23840)
(23569)
技术(20865)
农业(19790)
(18882)
(18276)
贸易(18262)
(17657)
(17615)
银行(17564)
理论(17334)
(17296)
金融(17295)
(16909)
(16455)
环境(16057)
(14773)
机构
大学(358840)
学院(356659)
(141717)
管理(138844)
经济(138557)
研究(126899)
理学(119259)
理学院(117834)
管理学(115804)
管理学院(115151)
中国(93300)
科学(79149)
(78281)
(65196)
(64703)
(60909)
研究所(59268)
中心(56575)
业大(54084)
(53301)
财经(51298)
北京(50103)
(49622)
师范(49131)
农业(47502)
(46697)
(45790)
(43487)
经济学(41770)
师范大学(39758)
基金
项目(240680)
科学(188719)
研究(176155)
基金(173036)
(152027)
国家(150461)
科学基金(127937)
社会(109825)
社会科(104061)
社会科学(104031)
(94527)
基金项目(91730)
自然(83081)
自然科(81124)
自然科学(81104)
教育(80595)
(79846)
自然科学基金(79647)
编号(71554)
资助(71192)
成果(58880)
(54559)
重点(54085)
(52815)
(50369)
课题(50157)
创新(46956)
科研(45709)
教育部(44987)
国家社会(44743)
期刊
(161721)
经济(161721)
研究(110035)
中国(73820)
学报(58957)
(56268)
科学(54490)
管理(52957)
(47670)
教育(45083)
大学(44204)
学学(41284)
农业(39293)
技术(32721)
(32681)
金融(32681)
业经(26632)
经济研究(25402)
财经(24843)
(21255)
(20675)
图书(20671)
问题(20606)
科技(19115)
技术经济(18198)
理论(17162)
(16606)
现代(16265)
(15839)
论坛(15839)
共检索到540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礼  王林辉  
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的适宜性是引致跨国技术和收入差距日趋明显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适宜性技术选择机理的发展脉络,对局部性技术创新理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和适宜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评价资本深化、异质性劳动和制度约束对适宜性技术选择及跨国生产率差异的作用效应。在总结已有文献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指出适宜性技术选择问题的前沿研究领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礼  王林辉  张伊依  
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适配性是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文章从经济史和技术前沿视角,考察后发国家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机理及其经验证据。结果发现:当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要素结构互补且技术差距较大时,后发国家将选择符合自身禀赋结构的技术,通过"技术引进与要素积累交互推进"的方式推动技术前沿面外移;若技术差距较小,后发国家将选择"符合本国要素禀赋的自主创新"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当两国要素结构相似时,后发国家将选择"要素积累驱动技术引进"的赶超路径,通过要素积累缩小与先发国家要素结构的差距,实现引进的技术与要素结构的适配性后再引进前沿技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邢楠  袁礼  国胜铁  
考察近代中国丝织业技术发展史,发现不同要素禀赋结构地区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不同。与先发国家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结构的地区,选择以"要素积累驱动技术引进"的方式,通过要素积累缩小与先发国家要素结构差距的同时引进前沿技术;而与先发国家具有互补要素结构地区,为缩小技术引进的效率损失,则选择符合自身禀赋结构的技术类型,通过"技术引进与要素积累交互推进"这一循环往复的技术进步路径,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兵  龚昭  刘思勤  李松楠  
本文采用Henderson et al.(2012)的方法,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1992—2013各年度的夜间灯光数据与官方统计数据,对各国GDP增速的灯光预测值和最优组合值进行了测算,并补全数据缺失国家的GDP增长率。通过将GDP增速的最优组合值与官方GDP增速之间的差值和世界银行对各国数据统计质量的评分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数据统计质量越差的国家,最优组合值与官方GDP增速之间的差值越大,从而认为该差值可以代替世界银行对各国数据统计质量的评分,用来度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治理水平的高低,这对我国各经济主体进行海外投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国保  
国家文化已成为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目前,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文化理论中,Hofstede的五维文化框架理论影响最大。国家文化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个人层次、组织层次和国家层次,结果变量涉及管理学的诸多领域。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并初步探讨现有理论进展对我国组织管理实践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STS课程是西方发达国家科学课程的重要形式,是30年来西方科学教育政策调整和改革的产物。西方国家STS课程的实践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不少国家都推出了一些具体的STS课程形式和教材。研究发现:主要发达国家的STS课程在目标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内容上体现了综合化的特征,在理念上则强化了科技与人文的整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谌启标  柳国辉  
教师效能是教师特质、能力与行为的综合体。一直以来,研究者对教师效能的内涵存有争议,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包括教师特质研究、教学行为研究、教师效能比较研究和教师效能多元研究。教师效能的评价主要涉及评价模型、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教师效能的影响因素则从教师个性特征、教学过程以及从教师认同的视角进行探讨。教师效能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差异性和层级性,建构不同的教师效能评价模型,根据学生的分组归类,或根据具体学科和教学情境,或根据教师的进步程度评价教师效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效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周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来斌  李敏  
后发优势是近年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在后发优势的内涵、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关系、后发优势的实现等问题上,既取得了一些宝贵共识,也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我们应该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相关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倪娟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的主要参考文本之一。通过梳理《标准》文本一致性方面的有关研究,发现《标准》本身在关乎文本品质和功能的一致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在文本表述方面,反映了后现代与现代哲学理念的不一致,还有文本内部教学标准与内容标准、评价标准之间的不一致,科学教育目标与所举案例的不一致;除此文本内部一致性较差以外,与实施及相关课程材料等外部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方面也有待改进。了解所参考文本本身的不足,当有助于我国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轶  赵楠琦  李贵才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应对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涵入手,针对不同地域类型的特征,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研究认为,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研究难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颖  
纵观国外职业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职业教育,其在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多样性、充足的财政投入、健全的立法制度办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资料的检索,综合各方学者不同的研究视角,总结近十年来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发展动向,希望能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很好的借鉴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利  韩增林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方向及地域组合模式。区域规划的重要任务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结论,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及组合模式,可见区域发展方向的适宜性评价是区域产业布局及地域组合模式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大连市为基本研究案例,以流行的、通用的GIS技术为支撑,在首先界定单项适宜性评价、综合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理论思路、工作流程、技术环节以及结果表达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效珍  强海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小学外语课程经过50-60年代的繁荣发展,在小学外语课程开设的年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实验和探索,初步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90年代以来,小学外语课程在政策的支持力度、课程开设的数量与种类、课程设计的系统化等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一发展历程启示我们,要进一步讨论小学外语课程的价值和地位问题,要重视教师培养的制度保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