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2)
2023(8436)
2022(7038)
2021(6313)
2020(5015)
2019(11132)
2018(10921)
2017(19986)
2016(10466)
2015(11756)
2014(11817)
2013(11750)
2012(11509)
2011(10762)
2010(11272)
2009(9981)
2008(9776)
2007(9049)
2006(8364)
2005(7941)
作者
(33017)
(27527)
(27482)
(25609)
(17747)
(13222)
(12343)
(10637)
(10394)
(9872)
(9533)
(9316)
(9135)
(8908)
(8685)
(8440)
(8178)
(8033)
(7957)
(7940)
(7165)
(6890)
(6736)
(6384)
(6368)
(6167)
(6157)
(6130)
(5631)
(5588)
学科
(51733)
经济(51681)
(34592)
管理(31793)
(27071)
企业(27071)
中国(18193)
地方(17391)
技术(16350)
(15992)
方法(13613)
业经(13437)
农业(11383)
数学(10733)
数学方法(10646)
(10470)
(9982)
地方经济(9908)
(9898)
金融(9898)
技术管理(9564)
(9547)
银行(9527)
(9366)
(9250)
贸易(9239)
(9206)
(8884)
环境(8740)
(8260)
机构
学院(159598)
大学(157695)
(67547)
经济(66070)
研究(62095)
管理(59517)
理学(49340)
理学院(48704)
管理学(48043)
管理学院(47721)
中国(46371)
科学(37111)
(35566)
(32307)
(29202)
研究所(28964)
(28403)
中心(27975)
(26536)
(23741)
师范(23521)
北京(23197)
业大(22926)
财经(22224)
(22127)
农业(21712)
(21405)
(20078)
(20039)
经济学(19784)
基金
项目(101187)
科学(79872)
研究(77414)
基金(71067)
(62857)
国家(61840)
科学基金(51838)
社会(49251)
社会科(46792)
社会科学(46780)
(41089)
基金项目(37133)
教育(33900)
(33874)
编号(31918)
自然(30912)
自然科(30093)
自然科学(30084)
自然科学基金(29547)
(28402)
资助(27764)
成果(26881)
发展(23076)
重点(22943)
(22657)
课题(22567)
(22405)
(21662)
创新(20990)
国家社会(20522)
期刊
(86796)
经济(86796)
研究(52105)
中国(41528)
(28039)
管理(24704)
科学(23971)
学报(23901)
教育(22074)
(21119)
农业(19509)
大学(18126)
(17279)
金融(17279)
技术(17268)
学学(16756)
业经(15410)
经济研究(13105)
财经(11078)
问题(10985)
(10670)
图书(10406)
科技(10198)
技术经济(9934)
(9699)
(9632)
论坛(9632)
世界(8858)
(8653)
国际(8225)
共检索到266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亚斌  易先忠  刘智勇  
本文基于拓展的南北技术扩散模型分析了同时进行自主创新与国外模仿的后发国的技术赶超问题。认为在技术进步初期,后发国较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进步;但长期内,加强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进步,后发国能否实现技术赶超取决于自主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日、韩和印度的发展经验也验证了该理论。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后发国要实现技术赶超需要提高自主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小鲁  
技术进步过程中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比例反映了一国技术进步的基本模式。本文通过引入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两种基本的技术进步方式拓展了中间产品内生增长模型,并由此讨论了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模式的决定机制、自主研发比重对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对后发国家而言,在均衡增长路径上,自主研发比重的提高对技术进步有正向推动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增强将会同时强化对本国研发成果以及外国专利的保护,从而既能激励本国自主研发,也会强化国外已有专利对技术后发国家自主创新的阻碍效应;均衡时,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研发比重、技术增长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倒"U"型关系。应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方杰炜  施炳展  胡锟  
与现有文献关注产品质量水平不同,本文分析一国在世界质量阶梯中的相对位置变化即质量赶超问题。本文首先利用1991-2018年世界双边产品贸易数据估算世界质量阶梯,然后将34个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置于跨国比较视野,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其进口质量赶超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扩张效应在总体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进口质量赶超。然而由于出口国市场势力加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差异性产品、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质量赶超受到抑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实施竞争法可以有效降低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进口质量赶超的抑制作用。因此,后发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利用进口质量赶超实现经济赶超的策略具有可行性、局限性和条件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玲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借助中间产品质量进步型技术创新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技术模仿实现赶超的路径。结论表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过程是非均衡的,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应该是与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相适应;技术赶超的源动力来自于持续高速的本国企业的危机意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安民  黄静波  
建立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来探讨技术落后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对外经贸往来程度如何影响其技术进步,并使用我国数据来对模型结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增加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来促进技术进步,也会降低我国通过对外经贸往来而接触新知识、新技能并进行学习与模仿的机会,从而减弱这一途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溢出渠道而言,对外贸易比FDI对我国技术进步更为重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长林  王瑞芳  
本文基于南北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假定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模仿,其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模仿的两难中权衡取舍。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都对其技术进步都有重要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效应不显著。因此现阶段鼓励国外技术模仿的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但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国强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对FDI、技术溢出以及本国的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Nash-Counot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溢出率均衡和产品的市场均衡以及本国福利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易先忠  张亚斌  
已有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技术扩散模型都假定后发国只进行模仿,不进行自主创新,并且没有考虑技术差距和模仿能力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安排的影响。本文基于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增长模型,考虑了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模仿国外技术两难中的权衡,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后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技术差距和对国外技术的模仿能力。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相关政策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方杰炜  
本文以《知识产权协定》(TRIPS)框架下发展中国家开展知识产权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为背景,利用1995-2016年34个发展中国家从194个国家的进口贸易数据,考察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其进口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高技术复杂度产品进口,提升了其进口结构,而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进口广度和进口数量增加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不同生产阶段的产品进口影响存在差异。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其他度量方式、零贸易等因素后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复杂度产品进口贸易的扩张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这对深化中国知识产权改革、促进进口商品结构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顾振华  沈瑶  
本文在发展中国家视角下构建了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劳动力工资之间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的基本框架,并且利用2003年至2012年美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26个国家的跨国公司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首先,当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时,高质量产品的创新成功率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其次,当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时,技术领先者所在的发达国家与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差距会拉大;最后,当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时,实施保护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福利会恶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国强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跨国研发和本国的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的认识仍存有争议。本文基于垄断势力视角,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垄断势力与研发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逻辑上得出与以往观点不同的结论,同时对相关争议给出了新的解释,具有特殊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平  谭智  
一些知识产权侵权较严重的国家通过内部化技术转移途径吸收的内向型FDI激增,应该归因于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度量的误差,以及没有区分技术转移的途径。本文利用2001~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对经济转型期国家执法力度和东亚法治文化调整后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技术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将国际技术转移区分为内部化与外部化技术转移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转移效应在不同渠道下是有区别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长林  王瑞芳  
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支持研发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促进其技术创新却一直存在争议。据此,本文基于封闭经济条件下技术溢出的视角,构建一个简单的古诺竞争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显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一国为了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过紧或过松都不宜,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证估计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结论。此外,本文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越能促进该国的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贺正楚  柒江艺  韩峰  
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倍受争议的话题,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视角,采用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增长模型,将研发产出函数的非线性性质引入模型,同时考虑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两种技术进步方式,在技术模仿能力内生的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与稳态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稳态人均经济增长率、研发部门人力资本配置之间呈倒U型关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一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处于临界值之下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和较强的模仿能力能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增长效应,而稳态人均增长率的提高也将促使人力资本向研发部门流动。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发展中国家要根据人力资本水平与技术差距等因素的动态变化相应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加大教育与研发投入,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并合理运用知识产权政策有效均衡与激励自主创新及技术模仿,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大国尤其是中国要根据不同产业与地区的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实施差别化的产业与区域知识产权政策,最大效用地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庄子银  杜娟  
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一度曾采取回避、抵制的态度,最终认识到要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经济中取得主动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势在必行的。因此目前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相关的经济研究以确切估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效应。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利弊加以比较,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说明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效应,并对发展中国家改进知识产权制度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