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79)
2023(22153)
2022(18859)
2021(17443)
2020(14749)
2019(33863)
2018(33573)
2017(63821)
2016(34829)
2015(39476)
2014(39455)
2013(39224)
2012(36527)
2011(32882)
2010(33301)
2009(30718)
2008(30752)
2007(27677)
2006(24314)
2005(21923)
作者
(104441)
(87295)
(86598)
(82328)
(55612)
(42048)
(39426)
(34240)
(33056)
(31306)
(29619)
(29574)
(27904)
(27865)
(27105)
(26860)
(26260)
(25948)
(25200)
(25020)
(21791)
(21641)
(21458)
(20009)
(19551)
(19527)
(19511)
(19427)
(17660)
(17482)
学科
(149760)
经济(149590)
(114076)
管理(108070)
(98804)
企业(98804)
方法(65767)
数学(54529)
数学方法(53757)
(42859)
(41013)
中国(39671)
业经(38974)
地方(32504)
(31659)
农业(29397)
(27991)
(27965)
财务(27864)
财务管理(27807)
(26720)
贸易(26702)
技术(26395)
企业财务(26365)
(25857)
理论(25846)
(24897)
(22451)
银行(22378)
环境(22097)
机构
学院(506856)
大学(504799)
(202490)
经济(198000)
管理(197320)
研究(172710)
理学(168986)
理学院(167031)
管理学(163929)
管理学院(163020)
中国(130833)
(109266)
科学(108977)
(94028)
(89501)
(89277)
研究所(81008)
中心(78713)
(77778)
业大(77521)
财经(74419)
农业(70160)
北京(69388)
(67493)
(66987)
师范(66268)
(62656)
(62540)
经济学(60141)
技术(55777)
基金
项目(337033)
科学(264128)
研究(243552)
基金(242724)
(213244)
国家(211301)
科学基金(180568)
社会(151506)
社会科(143473)
社会科学(143434)
(133049)
基金项目(128007)
自然(118941)
自然科(116178)
自然科学(116146)
自然科学基金(114064)
教育(112374)
(111888)
资助(100850)
编号(99589)
成果(80685)
重点(76121)
(73970)
(73451)
(70592)
课题(69350)
创新(65600)
科研(64937)
教育部(62266)
大学(62152)
期刊
(228701)
经济(228701)
研究(148142)
中国(101377)
学报(82458)
(81496)
科学(76170)
管理(75847)
(74992)
大学(61959)
学学(58390)
教育(57389)
农业(55891)
技术(48127)
(44573)
金融(44573)
业经(38628)
财经(36424)
经济研究(35397)
(31614)
(31298)
问题(29713)
技术经济(27123)
图书(25705)
统计(24540)
(24530)
科技(24459)
现代(23075)
资源(22924)
理论(22825)
共检索到763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芳  赵兰香  
国际技术转移对于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追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东欧和中亚国家多个企业技术能力的动态演进过程,并探讨国外技术对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于以往文献中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本研究提出潜在转换分析(LTA)的计量经济方法探讨大量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进程,拓展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该模型测算出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三个动态阶段,研究发现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存在粘滞现象,所以他们向更高阶段的发展需要有意识努力和策略。在不同的国际技术转移渠道中,直接技术来源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尤其是技术许可和进口中间投入显著促进技术能力处于中低阶段的企业向高级阶段转移升级,FDI对于处于低水平技术能力的企业发展更为重要,而出口对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洪勇  
本文从技术能力发展路径、技术能力提升途径以及技术能力提升过程的差异性三个角度研究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以华松和吉利两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情况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遵循着从技术引进到自主性创新逐步演进的路径,自主研发活动是后发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过程因不同产业产品或技术特性等的不同会呈现出差异性。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翟东升  郭程  张杰  夏军  
【目的】针对如何准确识别潜在研发伙伴,提出一种基于专利的企业潜在研发伙伴的推荐方法。【方法】以TRIZ理论为基础,对相关专利的功能、科学效应、功效等语义特征进行抽取,构建出领域专利技术树,将企业技术需求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抽取并匹配到技术树中,根据专利权人得出潜在研发伙伴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估。【结果】研究获取热水器防水垢技术领域的德温特专利数据,对潜在研发伙伴进行识别与评估,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局限】对于语义特征的抽取,由于中文语法结构存在较大的灵活性,抽取的准确率有待提高。【结论】该方法可以发现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立娜  于渤  
由于后发优势及在位者创新困境的存在,后发企业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成为可能。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基于技术学习角度的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的作用演化机理,构建了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稳定性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决策参数不同取值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发企业技术跨越选择模式的系统演化收敛于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变革,始终处于技术落后状态;另一种是技术变革,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研究结果表明,高阶的动态能力能够促使后发企业进行变革创新,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低阶的动态能力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变革。因此,要培育高阶的动态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立娜  于渤  
由于后发优势及在位者创新困境的存在,后发企业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成为可能。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基于技术学习角度的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的作用演化机理,构建了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稳定性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决策参数不同取值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发企业技术跨越选择模式的系统演化收敛于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变革,始终处于技术落后状态;另一种是技术变革,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研究结果表明,高阶的动态能力能够促使后发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欧晓明  苏启林  郑海天  
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 ,家族企业功不可没。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家族企业的四个演进阶段与管理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吴映梅  胡平平  
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促使服务贸易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本文应用OECD-WTO最新发布的TiVA数据,筛选构建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关联度和产业演进系数等量化方法,比较探讨2005-2016年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服务业在GVC中所处位置、嵌入方式及演进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GVC参与度较高并呈"V"字型增长态势,经历了发展受挫、快速回升两个发展阶段;其前向、后向两个发展方向截然相反,具有明显发散性;服务业内部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调试,突出表现为由低附加值的传统服务业向高附加值的现代、高端服务业演进,相较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同时,以中间产品为主的服务贸易不仅对服务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重大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宝荣   赵希男   扈立志   曲莹莹  
监事会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监事会组建和监事会治理能力分析方面尚缺少基于监事会成员个体特色、监事能力与监事会整体能力协调的有效分析方法。本文综合运用扎根理论、个体优势特征识别方法、整体能力优化整合分析方法,构建了监事会成员选聘方法及实施流程。首先,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5家典型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多年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提炼和归纳,构建了监事会所需履职能力指标体系;然后,面向一般股份制企业,运用个体优势特征识别技术,实现对每一位监事候选成员履职优势结构的识别,进一步运用个体代理评价解决候选人之间的功能重复问题;最后,从监事会整体协调的角度构建“个体—群体”有效匹配的衡量方法,实现监事会整体进行优化组建的决策支持;形成比较完整的监事成员选聘与监事会组建的方法。论文还通过算例展示了本文所提出方法运行过程及结果。本文提出的监事会成员选聘方法既有助于实现监事会内部的分工与协调,有助于实现监事会整体履职能力的最大化,又易于得到监事会候选人的认可,完善了监事会成员选聘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亚平  
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是一个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本文在分别阐明技术后进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消化吸收阶段、技术改进阶段和技术创造阶段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中隐性知识转化的模式和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宣烨  孔群喜  李思慧  
本文以江苏省本土加工配套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探讨本土配套企业升级过程中动态能力对其升级模式和行动特征的影响。文章从环境洞察能力、学习吸收能力、组织创新能力3个维度对本土配套企业动态能力进行度量。研究结果表明:单向升级模式下,环境洞察能力、组织创新能力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功能升级,而不是过程升级;在平行升级模式下,组织创新能力、学习吸收能力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功能升级,而不是过程升级。环境洞察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越强,本土配套企业就越倾向于选择自主行动,而不是跟随行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政府实施促进本土配套企业升级相关政策、本土配套企业制定升级决策都具有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建君,李垣,薛琦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用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权力和创新决策四个变量来描述企业家技术创新的行为特征,并构建了关于四个变量相互关系的综合模型。分析表明,企业家的创新决策是其重要的行为特征,创新决策是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权力的综合反映。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创新动力和权力的影响,而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会所能够运用的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欣悦   石伟平  
对学生差异特征的把握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以比格斯3P教-学模型为基础,构建高职学生学习活动分析框架,并对学生群体进行区分。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PA),依据高职学生学习活动特征将其分为学习淡漠型、协作促进型、低效学习型、均衡发展型以及事半功倍型五种类型。高职学生以低效学习型为主,不同类型学生在分类变量上各有其分布特征,证明了分类探究高职学生学习特征与差异的价值。根据高职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征,高职院校及教师应精准研判学生类型,提供差异化学习支持;把握学生类型属性,构建差异化教学方案;依据学生阶段性特点,实施精准的靶向教学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治  陈丽玉  
本文基于UNDP创立的技术成就指数,测度了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2001-2011年技术成就指数,并利用核密度与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分布变动特征与最终稳态分布情况。研究分析得出:样本期内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持续增长,但城市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并在2006年之后差距扩大有加剧的趋势。长期来看,21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演进路径和变动程度相对平缓,最终的稳态分布将是两极弱化,中间强化。对于中高水平组发展的重点是创新环境的塑造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增强;对于低水平发展组发展的重点则是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完善;从深圳市在样本期内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占恒  余伟萍  王春娅  
笔者通过对近5年品牌丑闻事件的梳理,借助内容分析法对丑闻后企业社会责任特征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1)与品牌丑闻事件发生前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相比,丑闻后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更高;(2)品牌丑闻事件发生后,企业更倾向于以社会责任匹配度较低的慈善捐助方式来开展活动;(3)与公司道德型和道德——性能复合型品牌丑闻事件相比,产品性能型丑闻事件发生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更为频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