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8)
- 2023(11906)
- 2022(10029)
- 2021(9166)
- 2020(7194)
- 2019(16363)
- 2018(16053)
- 2017(29582)
- 2016(15655)
- 2015(17305)
- 2014(17101)
- 2013(16920)
- 2012(15884)
- 2011(14471)
- 2010(14688)
- 2009(13133)
- 2008(12644)
- 2007(11370)
- 2006(10272)
- 2005(9465)
- 学科
- 济(69846)
- 经济(69793)
- 业(46776)
- 管理(46645)
- 企(36123)
- 企业(36123)
- 地方(25482)
- 中国(23296)
- 农(21537)
- 方法(20335)
- 技术(19330)
- 业经(18108)
- 数学(16823)
- 数学方法(16667)
- 农业(15387)
- 地方经济(14011)
- 技术管理(13217)
- 学(12911)
- 环境(12624)
- 发(12431)
- 银(12377)
- 银行(12363)
- 融(12338)
- 金融(12336)
- 财(12091)
- 制(12070)
- 行(12046)
- 贸(10778)
- 贸易(10762)
- 和(10364)
- 机构
- 学院(220608)
- 大学(216954)
- 济(90089)
- 经济(88044)
- 管理(83626)
- 研究(80759)
- 理学(70716)
- 理学院(69765)
- 管理学(68686)
- 管理学院(68233)
- 中国(61890)
- 科学(49648)
- 京(48249)
- 所(40223)
- 财(38810)
- 中心(37501)
- 农(36742)
- 研究所(36362)
- 江(36060)
- 范(32965)
- 师范(32657)
- 业大(31612)
- 北京(30654)
- 院(30055)
- 财经(29885)
- 州(29348)
- 农业(28359)
- 经(26942)
- 经济学(26303)
- 师范大学(26226)
- 基金
- 项目(147902)
- 科学(118222)
- 研究(112076)
- 基金(104582)
- 家(91221)
- 国家(90367)
- 科学基金(78011)
- 社会(71247)
- 社会科(67562)
- 社会科学(67551)
- 省(61292)
- 基金项目(55898)
- 划(51025)
- 教育(50278)
- 自然(48657)
- 自然科(47526)
- 自然科学(47520)
- 自然科学基金(46664)
- 编号(45602)
- 资助(39876)
- 发(39023)
- 创(36476)
- 成果(36165)
- 重点(33852)
- 课题(33232)
- 创新(33163)
- 发展(31638)
- 展(31110)
- 部(30992)
- 国家社会(29214)
- 期刊
- 济(110374)
- 经济(110374)
- 研究(68847)
- 中国(54167)
- 农(34639)
- 管理(34339)
- 科学(31547)
- 教育(30673)
- 学报(30321)
- 财(28225)
- 农业(24258)
- 大学(23349)
- 技术(22978)
- 融(22419)
- 金融(22419)
- 学学(21348)
- 业经(20027)
- 经济研究(16661)
- 问题(13897)
- 业(13839)
- 财经(13708)
- 科技(13510)
- 资源(12741)
- 图书(12455)
- 技术经济(12256)
- 经(12044)
- 坛(11810)
- 论坛(11810)
- 发(11208)
- 现代(10848)
共检索到35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后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内产业组织与治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创新维度上,表现为企业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过程中通过技术学习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在区域治理维度上,表现为从扩大生产向激励创新的转变,以实现区域内的知识供给与流动。深圳草根型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其管治型区域生产系统,并呈现出向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的阶段性转变。这一案例对知识资源稀缺的后发区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区域生产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 治理 深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诗林 肖星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与开放式创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梳理总结了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与主要特征,并以深圳为案例,运用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深圳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成功经验,同时分析了深圳过往创新模式的主要薄弱环节与短板。从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视角看,深圳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成功经验在于:确立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市场机制与有为政府有效结合,塑造优良的开放式创新环境;实施开放式科技合作与创新战略;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及产业链,发挥地域优势,建立区域优势产业聚集等。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在经济逆全球化冲击下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深圳过往创新模式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短板,其基础研究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其他地区建立本区域创新系统需要加以关注之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寸晓宏 马媛
风险投资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至目前为止,除了经验证据外,现有研究并没能从宏观角度清楚解释风险投资对创新和增长产生推动作用的根本原因。本文结合风险投资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风险投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能有助于系统地解释风险投资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以云南为例进行了一定分析。
关键词:
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 风险投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簇群的机制;空间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创新活动空间推移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郝英杰 潘杰义 龙昀光
知识能力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动态能力。因此,根据区域知识能力内涵,结合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特征设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能力协同度指标体系。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匹配量化模型分析产业知识基础和学研知识基础匹配程度,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知识创新环境与产业、学研知识基础发展协同程度。结果表明,深圳市产业知识基础与学研知识基础发展不均衡,且深圳知识创新环境和产业知识基础发展协同度高于其与学研知识基础协同度。因此,深圳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要重视学研机构知识基础积累,加强区域知识创新环境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公一 张畅 郭鑫
[目的 /意义]为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对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库形成路径展开研究。[方法 /过程]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创新主体在区域知识库形成中的角色与作用,根据知识管理阶段解析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从而实现创新知识由知识源到区域知识库的存储路径。[结果 /结论]为促进区域知识库形成,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者共同奠定知识基础,中介机构搭建扩散桥梁,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与市场知识。与此同时,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知识创造、知识扩散、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知识库 知识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诗林
本文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并以合肥为案例,具体分析合肥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总结了合肥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功经验。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合肥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合肥地方政府在合肥市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及成功经验,可为其他地区建设有效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徐涵蕾
近十年来,知识经济、学习和创新已经走到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前沿。目前,区域政策制定除了根据创新的线性模型外,更多的是考虑其系统性。本文通过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新钻石结构,指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在指明各类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创新障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老工业基地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应对政策,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王金杰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具体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静 陆小成 罗新星
目前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而引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失调。以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化为指导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应该注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关系、生态机制等的构建,保持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区域创新系统 生态化 生态演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栋 邹珊刚
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关系资源 ,具有特定的经济价值。根据社会资本联系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和非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 ;从联系对象的不同 ,将其分为基于地区机构联系的社会资本、基于工业结构联系的社会资本和基于企业内部联系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区域创新中具有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 :有利于获取创新资源 ;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 ;增强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区域创新系统 影响与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洪阳
该文借助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从转变类型、转变参与者和转变范围等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RIS)的转变进行解读。从转变类型看,RIS的转变主要有路径更新、既有产业的路径形成和新兴产业的路径建立3类。从参与者角度看,由于RIS的类型不同,其转变的参与者与转变动力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说,RIS的转变由商业、科学或政策所驱动,或应对危机时自发的经济反应等。从转变范围看,"软"制度、组成元素和网络都会随RIS的转变而相应地改变。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演化经济地理 转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斌
论文回顾了区域创新系统,指出创新系统难于复制的根源其一在于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其二是知识库中存在大量的未编码知识具有地域性,阻碍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移植,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创新系统 知识库 未编码知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劲松
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区域创新系统其实是一种分析创新活动区域化的工具,概念的模糊导致研究结论缺乏一致性,因此首先需要辨析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性内涵,在此基础上讨论区域创新系统的异质性问题,最后给出一个可能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异质性 研究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