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38)
- 2023(22838)
- 2022(19445)
- 2021(18056)
- 2020(15343)
- 2019(34867)
- 2018(34712)
- 2017(66256)
- 2016(36369)
- 2015(41120)
- 2014(41008)
- 2013(40666)
- 2012(37920)
- 2011(34246)
- 2010(34801)
- 2009(32315)
- 2008(32438)
- 2007(29337)
- 2006(26101)
- 2005(23819)
- 学科
- 济(152063)
- 经济(151870)
- 业(117709)
- 管理(115494)
- 企(101945)
- 企业(101945)
- 方法(64312)
- 数学(52721)
- 数学方法(52136)
- 财(44414)
- 农(44291)
- 中国(42174)
- 业经(40213)
- 制(33498)
- 地方(33348)
- 学(30537)
- 农业(29984)
- 务(29299)
- 财务(29198)
- 财务管理(29136)
- 贸(27659)
- 贸易(27637)
- 企业财务(27634)
- 技术(27244)
- 理论(27178)
- 易(26737)
- 银(25530)
- 银行(25457)
- 和(25362)
- 行(24296)
- 机构
- 学院(521961)
- 大学(521366)
- 济(209850)
- 经济(205077)
- 管理(202015)
- 研究(177424)
- 理学(171992)
- 理学院(169995)
- 管理学(167247)
- 管理学院(166260)
- 中国(136740)
- 京(113085)
- 科学(108467)
- 财(101736)
- 所(90836)
- 农(89364)
- 江(82108)
- 研究所(81551)
- 中心(81059)
- 财经(79136)
- 业大(76936)
- 北京(72166)
- 经(71641)
- 农业(69716)
- 范(69305)
- 师范(68625)
- 州(65550)
- 院(64295)
- 经济学(62523)
- 财经大学(58200)
- 基金
- 项目(338901)
- 科学(265615)
- 研究(249993)
- 基金(243191)
- 家(211245)
- 国家(209350)
- 科学基金(179515)
- 社会(156241)
- 社会科(147900)
- 社会科学(147860)
- 省(133952)
- 基金项目(128572)
- 自然(115812)
- 教育(115633)
- 自然科(113069)
- 自然科学(113037)
- 划(111749)
- 自然科学基金(111056)
- 编号(103177)
- 资助(99938)
- 成果(84806)
- 重点(75951)
- 部(74558)
- 发(73978)
- 创(71998)
- 课题(71811)
- 创新(66842)
- 科研(64212)
- 教育部(63853)
- 国家社会(63571)
- 期刊
- 济(243600)
- 经济(243600)
- 研究(158536)
- 中国(112245)
- 农(82346)
- 财(82267)
- 学报(81325)
- 管理(79181)
- 科学(74874)
- 教育(63631)
- 大学(61645)
- 学学(57701)
- 农业(55902)
- 融(51474)
- 金融(51474)
- 技术(48652)
- 业经(40659)
- 财经(39628)
- 经济研究(37356)
- 经(34036)
- 业(31849)
- 问题(31773)
- 技术经济(27426)
- 图书(26890)
- 科技(24819)
- 贸(24720)
- 版(24704)
- 理论(24418)
- 现代(24250)
- 商业(23503)
共检索到805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惊涛 贾桂红 苏敬勤
在资源应用全球化和技术竞争全球化情况下,后发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外部创新成果快速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确是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为此,本文以126家制造企业为背景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给出了一个用于识别、评价以外源性创新采用为手段,构建了对技术能力不同要素的整合后达到技术能力提升的模型。本文还对技术能力与外部技术资源应用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扬 黄忠东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然而,对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单纯投资无法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对江苏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已有一定时间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先进制造技术的使用程度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显著正相关;先进制造技术的知识特性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均相关,但未发现隐性化程度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技术学习在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企业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程度和创新设计方法的采用度,注重提高组织技术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并通过技术学习和管理建立起与先进制造技术匹配的系统环境。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创新 技术学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德学 钟晓君
本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运用广东402家企业样本数据,考察外缘性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当地企业能力、客户能力与战略、当地环境都是影响外缘性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正是三者的良性互动构成了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机制。(2)当地企业自身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因素,而且其他因素的部分影响也是通过当地企业能力而间接实现的,说明即使是外缘性产业,企业能力仍然是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3)从目前情况看,技术投入水平偏低、产学研结合薄弱、高端配套能力低下、员工流动率过高、跨国公司战略控制、政策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构成了技术创新能力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季新野
如何在转型和全球价值链双重背景下全面理解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与创新行为,是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通过对江苏省342家本土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我国本土企业的企业规模与出口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关系,这表明转型背景中的"特殊"制度因素与代工交互作用,可能激励了小规模企业的出口动机;企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不同会对其创新活动产生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这表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对我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复杂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王雪平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管理层短视等途径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对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引进和培养力度、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政策建议。本文扩展了高管个人特征与企业创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高管拥有研发背景的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解学梅 曾赛星
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实证方法对上海102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标(RII)技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政策需求因素和信息来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测度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缺乏技术创新人才(RII=0.706)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最大的障碍因素,税收减免(RII=0.722)是其最为迫切的政策环境,客户与消费者的需求信息(RII=0.831)是其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制造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克新 高岩
本文以2005制造业500强中的5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方法,从股权集中度和经营者持股的角度分析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出了回归模型,实证发现,这两变量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治理结构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徐方
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对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制造业创新能力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伟 冯志军
技术创新系统作为一个"二象"系统,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之间的协调性直接反映着该系统的演化情况,二者协调发展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优化。以黑龙江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同一套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协调性进行归类与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的协调关系整体上可以分成五种类型:低水平的创新协调型、高水平的创新协调型、低水平的中等创新协调型、高水平的中等创新协调型、中等水平的差创新协调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雪琴 文嫮
信息制造业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对1999—2007年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按照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可以把我国31个省、市、区初步划分为五大等级;(2)等级之间的差距随着等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等级上各省、市、区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3)31个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时间维度变动轨迹显示,1/5以上的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1/4以上的省、市、区比较稳定,不到1/3的省、市、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常德鸿
将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企业创新显著地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对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增强创新因素对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影响更多地是通过集约效应的传导。研究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调整外贸结构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孔伟杰 苏为华
本文在浙江省制造业1454家企业大样本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在微观层面研究了企业创新行为以及影响因素。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在有效控制了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水平差异、企业产权结构、政府资金扶持、企业品牌和企业设备技术水平后,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也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并且存在规模"拐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对企业创新投入并不显著,但发达国家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标准化要求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企业集聚对企业的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确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家清 张学芬
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需要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运用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外资引进和市场结构对其影响较大。从而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梅 王伟光 考燕鸣
本文以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知识累积性、社会动力为基本要素,构建了影响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15.0和EXCEL等软件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含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殷霄雯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其中FDI(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本文利用回归模型并以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为样本,分析FDI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从技术的溢出和吸收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把FDI当作整体来考察的话,其对东道国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在对FDI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发现技术密集型FDI对东道国的促进作用显著,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时,技术密集型FDI对东道国的促进作用不是无条件的的,它需要东道国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吸收能力。
关键词:
FDI 创新能力 吸收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背景下金融集聚与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营商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以珠三角制造业为例
技术创新能力对组织创新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效果——以珠三角制造业为例
全国文明城市与企业创新——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沈阳机床为例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研究——基于fsQCA的实证分析
创新投入、竞争战略与企业绩效水平——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政府补助、研发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装备制造业数据的分析
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