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5)
2023(11097)
2022(9019)
2021(8046)
2020(6499)
2019(14517)
2018(14205)
2017(27308)
2016(14613)
2015(16319)
2014(16248)
2013(16206)
2012(15021)
2011(13545)
2010(14164)
2009(13113)
2008(13383)
2007(12301)
2006(11282)
2005(10668)
作者
(42403)
(35390)
(35157)
(32916)
(22786)
(16885)
(15851)
(13652)
(13315)
(12848)
(12109)
(11673)
(11659)
(11368)
(11112)
(10653)
(10536)
(10264)
(10213)
(9998)
(8885)
(8822)
(8613)
(8188)
(8111)
(8016)
(7878)
(7810)
(7095)
(6992)
学科
(78551)
(74925)
经济(74845)
(73160)
企业(73160)
管理(60715)
业经(29573)
(24683)
方法(23879)
(23138)
中国(20993)
地方(19732)
(18439)
农业(18419)
财务(18409)
财务管理(18392)
技术(17864)
企业财务(17400)
数学(15786)
数学方法(15686)
(15336)
(15117)
(14288)
(13823)
理论(13040)
(12491)
贸易(12477)
企业经济(12190)
(12110)
(12052)
机构
学院(218892)
大学(209074)
(95438)
经济(93626)
管理(88373)
理学(74268)
理学院(73507)
管理学(72758)
研究(72406)
管理学院(72320)
中国(58578)
(44828)
(44666)
科学(40420)
(36445)
(36287)
(35409)
财经(34350)
中心(32500)
研究所(32164)
(30935)
(29064)
北京(28694)
业大(28150)
农业(27285)
经济学(27249)
(26833)
师范(26608)
(26076)
商学(25870)
基金
项目(132077)
科学(106247)
研究(102072)
基金(94685)
(79987)
国家(79103)
科学基金(70093)
社会(66200)
社会科(62862)
社会科学(62846)
(54757)
基金项目(49535)
教育(45471)
(43518)
自然(43010)
编号(42066)
自然科(42035)
自然科学(42025)
自然科学基金(41352)
资助(37702)
(34677)
成果(33283)
(33222)
(31367)
课题(29651)
重点(29400)
发展(28911)
(28415)
(28395)
创新(28230)
期刊
(121883)
经济(121883)
研究(68205)
中国(48823)
管理(41146)
(38144)
(35403)
科学(27633)
学报(25035)
农业(24402)
(24221)
金融(24221)
业经(23742)
教育(23577)
技术(22457)
大学(20175)
学学(19070)
经济研究(18353)
财经(17459)
问题(15202)
(15195)
(15190)
技术经济(13687)
现代(12586)
商业(12429)
(12312)
世界(12253)
经济管理(11469)
财会(11292)
国际(11096)
共检索到353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珉  马柯航  
随着竞争基础的改变,"强者恒强"的模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已不再奏效,在位企业的强大和后发企业的弱小只是一种相对状态,"强弱易势"成为行业发展的常态。本文在对后发企业及其后发企业边缘赶超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后发企业具体的边缘赶超策略。本文认为,互补性资产是构成后发企业边缘赶超的关键要素。产业脉动速度的加快效应、竞争关键点的不断转移、迂回生产链条的加长、供给面的技术能力和需求面的市场能力的交互效应为后发企业边缘赶超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后发企业应当抓住政府的保护机制所创造的时间与机遇,有效突破产业进入障碍,善用外部资源,尽可能地进行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之具有一定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雅彦  
后发企业技术赶超过程中技术学习能力对其通过内外部知识吸收、整合、提升,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并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后发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包括技术引进、模仿能力和内部技术学习和网络技术学习能力。技术引进能力是后发企业实施技术赶超战略的前提;技术模仿能力的关键在于识别出外部知识的价值,进行模仿和吸收,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企业自身;内部技术学习能力包括个体的技术知识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竞争环境的动态复杂性使企业间竞争更多地根植于相关的企业网络。当然,后发企业在与其网络成员的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大量外部知识的学习能力,对其竞争优势的构筑也十分重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平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两大课题,实现中国后发地区企业技术赶超目标意义重大。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最主要特征是经济裂变与技术范式变迁。中国应实行后发地区企业技术赶超战略,包括实行双轨并行战略、基于生命周期的"滞后紧跟"技术战略、协同式价值创造战略,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市场驱动与政府驱动的平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海云  施建军  
历史发展表明,即使那些竞争实力相对较弱的后发企业,也有可能超越竞争力较强的领先企业。后发企业可以借助后发优势以及基于创新网络嵌入、技术轨道变革、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赶超战略,实现"蛙跳",赶超领先企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宁琪  李树  
本文利用企业边缘人测量量表,探究员工边缘化程度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检验边缘化程度与人口统计学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边缘化降低了员工的组织认同度、提高了离职意向,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员工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位等方面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边缘化,而在婚姻状况和学历上的不同却有显著影响。为避免因边缘化而导致人才流失,企业应重视培训、职业开发和文化建设等工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先科  李重燕  
双元学习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创新成长的关键。对于市场和技术双重落后的后发企业,组织学习制度安排需要在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之间进行权衡。本研究梳理了双元学习平衡的主要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学习制度安排,即互惠式学习。构建互惠式学习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嵌入到创新网络,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二是外部化学习方向的选择。本研究深入分析互惠式学习机制的特征,认为企业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将某一种学习外部化,从而构建一种复合动态双元平衡,以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学习效率,提高创新成长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青   戚湧   邓雨亭  
本文以中国后发企业2022—2023两年追踪的调研问卷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专利侵权风险管理对后发企业技术赶超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技术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侵权风险管理正向影响后发企业技术赶超;技术创新在专利侵权风险管理与后发企业技术赶超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作用兼具当期效应与时滞效应;技术能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影响专利侵权风险管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为专利侵权风险管理的创新驱动效应提供实证依据,引导中国后发企业在繁茂的“专利丛林”中砥砺前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建国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知。当前正值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所以,企业家精神的配置问题愈加重要。企业家精神具有"二重性",即套利性和创新性。二者在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赶超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后发企业的技术赶超通常经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型升级。转型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成功偏离体现套利性企业家精神的"模仿依赖",实现由创新性企业家精神驱动的"路径创造"。当前,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家精神友好型制度环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平衡高技术与中低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家精神由套利性向创新性的配置转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深  潘聪林  韦亚平  
2000-2009年期间,按总量和人均GDP测度的离散系数(CV)①表明:2005年后,东部沿海省份的省域内发展差距正趋于缩小,省域经济呈现均衡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宏观政策、区域大交通建设和省域产业转移等因素的作用下,沿海后发地区表现出群体性的经济赶超趋势,并在不同政府层级的政策意图交汇下,形成了一种"省域内赶超"的经济增长战略。在现实约束条件下,提出了相关的宏观空间政策导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霍成义  王伟  郑方敬  
信息不对称和抵押担保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瓶颈。实践表明,近年来日益涌现和增多的银行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进行了诸多信贷技术和营销模式等方面的有益探索,有效解决了小企业以及边缘群体客户的融资难问题,演绎着中国信贷市场结构和信贷制度的某种改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永春  李倩  
本文构建了新兴大国政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为达到最优稳定状态政府应采取的策略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技术演化A-U模型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新兴大国扶持企业赶超的"三阶段、三维度"政策工具框架,进而解析了中国扶持TD-SCDMA技术赶超的政策工具。结果表明,在混沌阶段,新兴大国应强化供给政策和环境政策以推动技术突破;在主导设计阶段,应强化需求政策与环境政策以促进技术商业化,并借助供给政策引导互补技术的研发;在成熟阶段,应强化需求政策与环境政策以抢占市场,并辅以一定的供给政策引导技术变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袁礼  王林辉  欧阳峣  
本文基于后发大国的内生技术进步框架,演绎不同创新战略下市场规模对技术进步路径和技术赶超的作用,发现在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相耦合的战略下,市场规模扩张将抑制经济体向技术前沿收敛,加深对模仿创新的依赖。在以自主创新替代模仿创新的战略下,市场规模对技术进步路径和技术赶超的影响存在非一致U形门槛效应,且技术进步路径转换的规模门槛滞后于技术赶超。为此,本文建议以技术赶超为基准,适时调整创新战略,释放创新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中国市场规模变化的选择,但因经济尚处于由超大转向超强的阶段,自主创新的贡献率会先降后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淑慧   汪涛  
标准赶超是后发企业获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对后发企业标准赶超的过程机制关注不够。基于合法性视角,对华为5G项目开展纵向单案例分析,探索其标准赶超过程机制。结果发现,当有效性线索缺乏时,后发企业基于主动型合法性判断的认知指导,通过塑造机制创造差异化合法性,实现技术突破,从而为标准蓄能;当有效性来源充足时,后发企业基于被动型合法性判断的认知指导,通过同形机制获得一致性合法性,使其技术提案被纳入国际标准,实现标准并跑;当外部有效性波动时,在主动型、被动型相结合的合法性判断指导下,后发企业通过扩散机制获得“和而不同”的合法性,从而实现标准引领。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晓军  孙权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德升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内容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边缘企业的突出代表——8家知名的餐饮连锁业公司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找出了该类创业活动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家的雄心壮志、连锁经营、创新能力、管理才能和市场定位等因素在边缘企业创业成长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