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5)
- 2023(18079)
- 2022(15023)
- 2021(13833)
- 2020(11737)
- 2019(26741)
- 2018(26458)
- 2017(50578)
- 2016(27333)
- 2015(30761)
- 2014(30756)
- 2013(30503)
- 2012(28373)
- 2011(25484)
- 2010(25791)
- 2009(23674)
- 2008(23674)
- 2007(21451)
- 2006(18761)
- 2005(17179)
- 学科
- 济(124555)
- 经济(124429)
- 业(101453)
- 管理(91346)
- 企(89766)
- 企业(89766)
- 方法(53381)
- 数学(43634)
- 数学方法(43116)
- 农(35944)
- 业经(35175)
- 财(34795)
- 中国(32085)
- 地方(26954)
- 农业(25212)
- 务(24765)
- 财务(24695)
- 财务管理(24652)
- 技术(24530)
- 企业财务(23397)
- 制(23126)
- 贸(22043)
- 贸易(22029)
- 学(21900)
- 易(21376)
- 理论(20924)
- 和(20611)
- 策(18615)
- 划(18600)
- 银(18546)
- 机构
- 学院(399126)
- 大学(393080)
- 济(166491)
- 经济(163097)
- 管理(157153)
- 理学(134632)
- 理学院(133168)
- 研究(131793)
- 管理学(130929)
- 管理学院(130186)
- 中国(101983)
- 京(83161)
- 科学(80593)
- 财(76467)
- 农(69962)
- 所(67069)
- 江(62194)
- 中心(61605)
- 财经(60453)
- 研究所(60435)
- 业大(59477)
- 农业(54914)
- 经(54835)
- 北京(52224)
- 范(50347)
- 经济学(49858)
- 师范(49771)
- 州(49218)
- 院(47425)
- 经济学院(45049)
- 基金
- 项目(261226)
- 科学(206960)
- 研究(190379)
- 基金(189172)
- 家(164681)
- 国家(163208)
- 科学基金(141480)
- 社会(121250)
- 社会科(115024)
- 社会科学(114995)
- 省(104777)
- 基金项目(100113)
- 自然(92037)
- 自然科(89982)
- 自然科学(89954)
- 自然科学基金(88365)
- 教育(88157)
- 划(86937)
- 资助(77329)
- 编号(77122)
- 成果(61038)
- 发(59780)
- 重点(58825)
- 部(57526)
- 创(56970)
- 课题(53597)
- 创新(52657)
- 业(50412)
- 科研(50050)
- 国家社会(49891)
- 期刊
- 济(189367)
- 经济(189367)
- 研究(114559)
- 中国(80652)
- 农(64502)
- 管理(63388)
- 财(62994)
- 学报(59816)
- 科学(57241)
- 大学(45889)
- 农业(44219)
- 学学(43538)
- 教育(42154)
- 技术(40280)
- 融(37760)
- 金融(37760)
- 业经(32946)
- 财经(30248)
- 经济研究(29641)
- 经(26091)
- 业(26021)
- 问题(24744)
- 技术经济(23179)
- 贸(19615)
- 商业(19090)
- 统计(19088)
- 科技(19042)
- 现代(18711)
- 版(18677)
- 世界(18356)
共检索到603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立娜 于渤
由于后发优势及在位者创新困境的存在,后发企业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成为可能。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基于技术学习角度的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的作用演化机理,构建了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稳定性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决策参数不同取值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发企业技术跨越选择模式的系统演化收敛于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变革,始终处于技术落后状态;另一种是技术变革,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研究结果表明,高阶的动态能力能够促使后发企业进行变革创新,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低阶的动态能力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变革。因此,要培育高阶的动态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立娜 于渤
由于后发优势及在位者创新困境的存在,后发企业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成为可能。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基于技术学习角度的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的作用演化机理,构建了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稳定性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决策参数不同取值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发企业技术跨越选择模式的系统演化收敛于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变革,始终处于技术落后状态;另一种是技术变革,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研究结果表明,高阶的动态能力能够促使后发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再文 王涛 江积海
技术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后发企业与领先企业的技术活动、技术能力累积和技术发展路径存在本质的区别。文章首先根据各种文献,比较后发企业与后进、领先企业等概念,明确后发企业的内涵,指出后发企业与领先企业在技术能力累积路径的差异性。同时,综述了后发企业实现追赶的主要理论解释。然后分析后发企业技术学习和能力累积的几个重要模型,重点探讨两个典型的技术能力累积路径,以及影响技术学习过程的关键动因。最后,归纳了韩国汽车、半导体、钢铁等产业内的后发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的经验。
关键词:
后发企业 技术学习 技术能力 累积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邬文兵 詹荷生
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发展系统可以概括为技术、管理、资本三个要素。企业发展系统中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要素功能最优并不等于整体功能最优,整体功能可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也可能小于要素功能之和。要使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必须有一个最初的“跨越扰动”,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努力使企业发展系统的要素尽快成长至与“跨越扰动”相匹配,以使企业发展系统最大地发挥协同作用,使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还应及时发现系统要素的最薄弱环节,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
企业 跨越式发展 系统演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莉 于渤
基于权变理论,利用来自145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交互对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在后发企业的技术跨越过程中呈由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向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趋势;不同技术创新能力与不同技术创新战略的交互对后发企业的技术跨越绩效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更高的情况下,自主研发战略有利于后发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跨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玉峰
我国高技术企业实施技术跨越战略面临的外部障碍主要集中在经济因素、政府和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竞争因素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培育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政府的规范指导,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赢得消费者的偏好等措施能有效克服上述一系列障碍,有利于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跨越的实现。
关键词:
技术跨越 竞争优势 消费者偏好 管理跨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园 欧伟 樊治平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与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十分不协调。通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将使我国服务企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对原有能力重构以适应环境赋予的新的挑战,为我国服务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服务业 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建明 汤文仙
我们研究了企业并购的技术跨越机会研究,以及基于技术跨越并购的技术扩散效应分析和企业并购实现技术跨越的技术能力发展等问题。我们认为,一些技术先进国家的企业由于经营困境或者经营战略目标调整使得技术后进国家的企业获得许多机会和技术窗口,进入障碍较少时,可以通过并购直接进入并取得技术跨越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技术先进国家的企业由于上述原因而带来的技术跨越的机遇,讨论了为技术跨越而从事并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核心技术获取 技术跨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伟
时代孕育着大量新的技术机会,而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先进的技术是买不到的",这就促使发展中国家的众多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实施技术跨越。本文在探讨技术跨越的涵义、特征、路径选择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技术跨越中企业技术学习诸因素,并对企业层面的技术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能在此方面为企业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
技术跨越 技术学习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明玉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既可以使一个企业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壮大,也可以使其在很短时间内衰退破产。本文把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的过程叫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其实质就是企业的各种经济指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如何使一个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技术跨越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本文还探讨了中国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战略、模型及途径。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 技术跨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丽娟 丁伟东 姜莉 李欣 徐婧文
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本质是企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一定的企业资源基础上形成的现实的企业能力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 企业能力 前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燕 彭灿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空间理论,将基于集成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模式划分为三大类七小类,并对每一类集成跨越模式的主要特点和适用对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集成创新 技术跨越 创新空间 集成跨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娇 和珊 赵云鹏
本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对企业应用网络技术与其出口产品质量关系进行探索。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总体来说对贸易产生积极作用,即扩大产品出口目的国范围,拓展企业出口产品种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1)质量传递路径可分为促进和抑制双向渠道,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低端加工贸易企业使用网络技术会将产品锁定在较低产业层次,抑制质量升级;(2)网络的质量升级效果对不同政治风险系数的目的国作用差别不大,表明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削减出口目的国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达到质量升级效果;(3)企业使用网络,对文化同源目的国的质量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内容拓展了互联网贸易的研究角度,为网络的使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理论基础,也为互联网+贸易中企业出口质量问题提供新的解释视角。
关键词:
网络技术 产品质量 出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旭东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长期落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探讨,找出其症结所在,以创造条件,推进我国企业技术进步。 原因之一,未能真正弄清技术的三种形态的内涵及忽视了它们的转化条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达 尹晨曦
跨界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在实践活动层面主要表现为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跨界合作。由于企业和高职院校分属于经济场域和教育场域两类具有不同性质的组织,从企业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是一个企业跨越自身组织边界,并调动自身边界内的关键要素与高职院校边界内的关键要素产生联系、发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基于企业边界跨越的视角,在明晰企业边界内涵的基础上,勾勒了校企跨界合作的框架及其要素,同时结合校企跨界合作的现实状况,剖析了两者跨界合作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障碍、能力障碍、制度障碍、资源障碍、利益障碍,并针对上述障碍提出了有效化解的措施,以期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跨界开展深度合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跨界性 企业 高职院校 边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