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5)
- 2023(11817)
- 2022(9592)
- 2021(8581)
- 2020(6928)
- 2019(15353)
- 2018(15068)
- 2017(28323)
- 2016(15267)
- 2015(17173)
- 2014(17164)
- 2013(17211)
- 2012(16050)
- 2011(14471)
- 2010(15069)
- 2009(13900)
- 2008(14058)
- 2007(12918)
- 2006(11768)
- 2005(11213)
- 学科
- 业(79920)
- 济(77517)
- 经济(77429)
- 企(74361)
- 企业(74361)
- 管理(63318)
- 业经(30120)
- 方法(25933)
- 农(25185)
- 财(23302)
- 技术(21584)
- 中国(21332)
- 地方(19356)
- 农业(18813)
- 务(18361)
- 财务(18331)
- 财务管理(18317)
- 数学(17408)
- 企业财务(17356)
- 数学方法(17275)
- 制(15431)
- 策(14941)
- 和(14834)
- 理论(14452)
- 划(14093)
- 技术管理(12899)
- 体(12596)
- 贸(12527)
- 贸易(12512)
- 企业经济(12448)
- 机构
- 学院(231521)
- 大学(223390)
- 济(99350)
- 经济(97477)
- 管理(92698)
- 理学(78030)
- 研究(77430)
- 理学院(77205)
- 管理学(76328)
- 管理学院(75871)
- 中国(61459)
- 京(48380)
- 财(45969)
- 科学(44516)
- 所(39346)
- 农(39067)
- 江(38546)
- 财经(35408)
- 中心(35225)
- 研究所(34878)
- 经(31996)
- 业大(31323)
- 北京(31039)
- 州(30561)
- 农业(30216)
- 范(29681)
- 师范(29385)
- 经济学(28640)
- 院(27711)
- 商学(26834)
- 基金
- 项目(142335)
- 科学(114290)
- 研究(109813)
- 基金(101712)
- 家(86707)
- 国家(85790)
- 科学基金(75421)
- 社会(70539)
- 社会科(66924)
- 社会科学(66910)
- 省(59104)
- 基金项目(53457)
- 教育(49752)
- 划(47486)
- 自然(46438)
- 自然科(45385)
- 自然科学(45376)
- 编号(44843)
- 自然科学基金(44635)
- 资助(40161)
- 发(36812)
- 成果(35603)
- 业(35206)
- 创(34055)
- 重点(32048)
- 课题(31893)
- 部(30925)
- 创新(30868)
- 发展(30301)
- 展(29766)
- 期刊
- 济(125441)
- 经济(125441)
- 研究(71577)
- 中国(55047)
- 管理(42880)
- 财(39181)
- 农(38522)
- 科学(30694)
- 教育(29090)
- 学报(28951)
- 农业(26641)
- 技术(26145)
- 业经(23846)
- 融(23769)
- 金融(23769)
- 大学(22989)
- 学学(21703)
- 经济研究(18735)
- 财经(18112)
- 业(16307)
- 经(15830)
- 问题(15742)
- 技术经济(15587)
- 现代(12747)
- 世界(12478)
- 贸(12451)
- 商业(12263)
- 科技(11993)
- 经济管理(11785)
- 财会(11416)
共检索到373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先科 李重燕
双元学习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创新成长的关键。对于市场和技术双重落后的后发企业,组织学习制度安排需要在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之间进行权衡。本研究梳理了双元学习平衡的主要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学习制度安排,即互惠式学习。构建互惠式学习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嵌入到创新网络,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二是外部化学习方向的选择。本研究深入分析互惠式学习机制的特征,认为企业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将某一种学习外部化,从而构建一种复合动态双元平衡,以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学习效率,提高创新成长能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雅彦
后发企业技术赶超过程中技术学习能力对其通过内外部知识吸收、整合、提升,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并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后发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包括技术引进、模仿能力和内部技术学习和网络技术学习能力。技术引进能力是后发企业实施技术赶超战略的前提;技术模仿能力的关键在于识别出外部知识的价值,进行模仿和吸收,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企业自身;内部技术学习能力包括个体的技术知识学习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竞争环境的动态复杂性使企业间竞争更多地根植于相关的企业网络。当然,后发企业在与其网络成员的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大量外部知识的学习能力,对其竞争优势的构筑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
后发企业 技术赶超 技术学习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宇 宋晓晴 刘思琦
文章基于中关村地区产学合作的问卷调研,获得了大学衍生企业的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安排,在不同的组织学习能力的情景下,与其大学衍生企业创新绩效的经验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良好的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都能够显著地促进其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组织学习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知识被转移或分享,越有利于其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三,组织学习能力对关系治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以在不断演化的企业治理关系中,能更好地保持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宇 宋晓晴 刘思琦
文章基于中关村地区产学合作的问卷调研,获得了大学衍生企业的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安排,在不同的组织学习能力的情景下,与其大学衍生企业创新绩效的经验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良好的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都能够显著地促进其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组织学习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知识被转移或分享,越有利于其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三,组织学习能力对关系治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以在不断演化的企业治理关系中,能更好地保持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言 高山行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三大组织学习要素,即组织学习源、组织学习方式和组织学习的外部环境,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利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得出结论:内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外部学习源对其的促进作用。两种组织学习方式是不同学习源转化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组织学习的外部环境特征,环境动荡性,影响组织学习方式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间的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波
从组织学习优势及传播模式两个方面,分析Twitter技术应用于企业组织学习流程的可行性;结合Twitter的去中心化等特点,阐述基于个人、团队、组织的学习循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Twitter技术的组织学习模型。
关键词:
企业 组织学习 信息技术 微博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弋亚群 邹明 谭国华
论述了企业家导向、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家导向能够促进企业的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而对探索式学习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在动态性强的环境中,企业家导向型的企业在促进企业探索式学习的同时,会抑制应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对根本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对渐进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应用式学习会阻碍根本性创新而有利于渐进性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青 戚湧 邓雨亭
本文以中国后发企业2022—2023两年追踪的调研问卷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专利侵权风险管理对后发企业技术赶超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技术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侵权风险管理正向影响后发企业技术赶超;技术创新在专利侵权风险管理与后发企业技术赶超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作用兼具当期效应与时滞效应;技术能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影响专利侵权风险管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为专利侵权风险管理的创新驱动效应提供实证依据,引导中国后发企业在繁茂的“专利丛林”中砥砺前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平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两大课题,实现中国后发地区企业技术赶超目标意义重大。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最主要特征是经济裂变与技术范式变迁。中国应实行后发地区企业技术赶超战略,包括实行双轨并行战略、基于生命周期的"滞后紧跟"技术战略、协同式价值创造战略,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市场驱动与政府驱动的平衡。
关键词:
经济裂变 技术范式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建良
本文以我国华东地区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学习视角对智力资本和企业成长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智力资本显著促进企业成长,研究验证了资源成长决定论的内容;组织学习在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组织学习地显著提升智力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与关系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并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成长。另外,研究还验证了智力资本要素之间的价值创造路径和因果关系。
关键词:
智力资本 组织学习 企业成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劲 孙延明
文章从组织学习视角对代工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然而,过去这一主题的研究或者聚焦于组织间学习,或者聚焦于组织内学习。文章则从整体性视角同时考虑了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学习,并实证检验了组织间学习、组织内学习与产品开发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学习对组织内学习和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内学习对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代工 组织学习 产品开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珉 马柯航
随着竞争基础的改变,"强者恒强"的模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已不再奏效,在位企业的强大和后发企业的弱小只是一种相对状态,"强弱易势"成为行业发展的常态。本文在对后发企业及其后发企业边缘赶超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后发企业具体的边缘赶超策略。本文认为,互补性资产是构成后发企业边缘赶超的关键要素。产业脉动速度的加快效应、竞争关键点的不断转移、迂回生产链条的加长、供给面的技术能力和需求面的市场能力的交互效应为后发企业边缘赶超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后发企业应当抓住政府的保护机制所创造的时间与机遇,有效突破产业进入障碍,善用外部资源,尽可能地进行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之具有一定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建国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知。当前正值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所以,企业家精神的配置问题愈加重要。企业家精神具有"二重性",即套利性和创新性。二者在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赶超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后发企业的技术赶超通常经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型升级。转型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成功偏离体现套利性企业家精神的"模仿依赖",实现由创新性企业家精神驱动的"路径创造"。当前,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家精神友好型制度环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平衡高技术与中低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家精神由套利性向创新性的配置转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起 刘希宋
本文针对基于战略联盟组织学习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综合优势问题,系统地研究了联盟各发展阶段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运用战略联盟组织学习思想建立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综合优势的策略模型,并提出了有关的学习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湘 单汨源
研发活动的开放水平与企业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异质性知识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组织学习决定企业能否有效利用知识以获得创新产出。构建包含组织学习中介效应的企业研发活动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模型。考量基于湖南、广东和浙江等地312家企业数据的实证调查表明,企业提升研发活动开放程度和增强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都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组织的探索式学习在研发开放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