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6)
2023(10929)
2022(8943)
2021(8120)
2020(6260)
2019(13908)
2018(13518)
2017(24590)
2016(13181)
2015(14567)
2014(14129)
2013(13665)
2012(13021)
2011(11956)
2010(12379)
2009(11046)
2008(10812)
2007(9837)
2006(8962)
2005(8233)
作者
(37190)
(31082)
(30824)
(29011)
(19819)
(14781)
(13763)
(11879)
(11733)
(11133)
(10614)
(10299)
(9973)
(9961)
(9579)
(9426)
(9162)
(8946)
(8917)
(8853)
(7833)
(7624)
(7414)
(7154)
(7131)
(7069)
(6920)
(6884)
(6230)
(6198)
学科
(56176)
经济(56132)
(41989)
管理(40373)
(34281)
企业(34281)
中国(21505)
地方(19706)
技术(18291)
(17768)
业经(16549)
方法(14363)
技术管理(13047)
农业(12507)
(11695)
银行(11670)
(11372)
(11264)
金融(11263)
(11255)
(11192)
数学(11125)
(11054)
数学方法(10972)
地方经济(10849)
理论(9784)
(9483)
贸易(9469)
(9392)
环境(9067)
机构
学院(184102)
大学(178536)
(75427)
经济(73757)
管理(68711)
研究(66740)
理学(57673)
理学院(56970)
管理学(56089)
管理学院(55712)
中国(50841)
科学(39114)
(38685)
(34619)
(33241)
(30825)
中心(30099)
研究所(29698)
(28767)
(26960)
师范(26712)
财经(25981)
北京(25149)
(25024)
(24627)
业大(24145)
(23467)
技术(22268)
经济学(21950)
农业(21848)
基金
项目(118035)
科学(94384)
研究(93148)
基金(81428)
(69920)
国家(69172)
科学基金(59817)
社会(59089)
社会科(56036)
社会科学(56026)
(50697)
教育(43019)
基金项目(42573)
(41179)
编号(38320)
自然(35107)
自然科(34325)
自然科学(34320)
自然科学基金(33728)
(32677)
成果(31597)
(31352)
资助(30906)
课题(29216)
创新(28214)
重点(27147)
发展(26862)
(26335)
(24737)
(24038)
期刊
(95928)
经济(95928)
研究(60734)
中国(49589)
教育(31909)
管理(30563)
(29060)
(25627)
科学(24912)
学报(24179)
(21286)
金融(21286)
农业(19951)
大学(19183)
技术(19153)
业经(18249)
学学(17599)
经济研究(15249)
财经(12544)
科技(11989)
问题(11554)
(11007)
(10834)
(10557)
论坛(10557)
技术经济(10214)
职业(9617)
商业(9451)
(9048)
图书(8931)
共检索到302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易先忠  张亚斌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支撑理论一直是有待突破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从经济发展阶段着手,结合中国区域、产业发展的多元现实特征,试图构建推进自主创新的"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多维路径体系及协调促进机制,使得我国技术进步既能反映现阶段的资源禀赋条件,又能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这无疑是一项有益尝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易先忠  
该文基于后发不均质大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以圈层经济带动技术的"圈层进步"战略构想:通过不同经济圈层间和经济圈层内部在产业间、产业内以及产品内的合理分工和技术扩散,以加强自主创新和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增强东部沿海经济圈层和中心城市的技术能力,实现以世界带动东部区域、以东部区域带动中西部区域、以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的技术"圈层进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鹏  李健  张亮  
本文通过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2007—2009年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提升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应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推行产学研合作战略以及合理承接国际及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入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晶  
2006年1月9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正式部署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年投入总量将超过9000亿元,投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纲要》提出自主创新是新时期中国科学发展主旋律,并明确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本文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耘  曾进泽  
文章从企业技术学习的四个方面:技术轨迹、吸收能力、技术转移和动态学习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认为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企业的学习效果和吸收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秋明  
通过与企业访谈并设计调查问卷,从调查数据中总结出影响中小物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提升中小物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为中小物流企业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全国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摘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1项,占授奖总数的79.5%,表明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晶  李栋林  吴立行  
自主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中心环节。面对当前环境资源制约、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山东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从"山东制造"到"山东创造"的转变。(一)推动自主创新要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传统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增强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一五"以来是安徽自主创新的重要转折期和特色形成期,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安徽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主动力。尤其是2008年以来,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标志着安徽省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探索之路。经过几年的建设,安徽省自主创新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华锦阳  
本文分析了企业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同路径,认为从微观角度看主要存在3条路径:一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对引进技术进行重大改进;二是通过对参考标杆实施反求工程,独立模仿开发重大技术;三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开发原创技术。本文对这3条路径的过程特性进行了剖析和比较,并结合我国企业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典型案例,对3条路径在我国企业的适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霞  蒋伏心  
技术势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苏南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苏南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强大,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势力。原因在于企业家要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欠缺,因此,提出要内重企业家培育,外重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完善,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技术势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位增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战略。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企业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琪轩  
对于大国权力转移的研究,以往国际关系理论往往关注权力转移所引发的大国战争。文章认为,"二战"以后,权力转移过程中的焦点正在发生改变。大国所面临的国际约束使得领导国与挑战国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战争而转向技术竞争。当挑战国迅速崛起的时候,领导国与挑战国都会强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而不是战争,以实现国家安全。与小国相比较,大国的技术进步更具有反国际分工、覆盖领域全面等特征。而在大国之间发生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双方政府会增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自主创新的加强成为战后大国权力转移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胜阳  
对于中国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核心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重大战略。①“十一五”期间,上海应当强化科教兴市主战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产业大学的模式是有效的实现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石燕蓉  黄怡  
从内部看,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是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本文提出了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必须提升员工创新力的观点,并着重阐述了培育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创造有利创新的基础条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创新能力提高机制等提升员工自主创新力的主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