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8)
- 2023(11754)
- 2022(10500)
- 2021(10046)
- 2020(8463)
- 2019(19323)
- 2018(19361)
- 2017(37378)
- 2016(20258)
- 2015(22869)
- 2014(22548)
- 2013(22355)
- 2012(20117)
- 2011(17885)
- 2010(18135)
- 2009(17120)
- 2008(16138)
- 2007(13510)
- 2006(11578)
- 2005(9907)
- 学科
- 济(73686)
- 经济(73606)
- 管理(59301)
- 业(55637)
- 企(47506)
- 企业(47506)
- 方法(35175)
- 数学(30072)
- 数学方法(29684)
- 财(21833)
- 农(19888)
- 中国(18855)
- 学(17786)
- 业经(16709)
- 务(15588)
- 财务(15515)
- 财务管理(15490)
- 地方(14898)
- 企业财务(14496)
- 理论(13816)
- 贸(13772)
- 贸易(13764)
- 易(13344)
- 制(13226)
- 农业(13210)
- 和(12724)
- 环境(11853)
- 技术(11681)
- 银(11546)
- 银行(11511)
- 机构
- 学院(278925)
- 大学(277810)
- 管理(112420)
- 济(103866)
- 经济(101452)
- 理学(97851)
- 理学院(96826)
- 管理学(95070)
- 管理学院(94591)
- 研究(88196)
- 中国(65287)
- 京(58549)
- 科学(56167)
- 财(50788)
- 所(44327)
- 农(41748)
- 业大(41653)
- 财经(40281)
- 中心(39971)
- 研究所(39970)
- 江(39747)
- 范(36812)
- 北京(36648)
- 师范(36480)
- 经(36393)
- 州(32747)
- 农业(32725)
- 院(32330)
- 财经大学(29898)
- 技术(29732)
- 基金
- 项目(192160)
- 科学(150035)
- 研究(142161)
- 基金(137732)
- 家(119089)
- 国家(118057)
- 科学基金(101755)
- 社会(86934)
- 社会科(82209)
- 社会科学(82187)
- 省(75854)
- 基金项目(73925)
- 自然(67135)
- 教育(65840)
- 自然科(65535)
- 自然科学(65520)
- 自然科学基金(64310)
- 划(63442)
- 编号(60035)
- 资助(56878)
- 成果(48641)
- 重点(42638)
- 部(41881)
- 课题(40639)
- 发(40139)
- 创(39854)
- 项目编号(37560)
- 创新(37036)
- 科研(36912)
- 大学(36172)
共检索到397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作华
金融危机后关于公允价值的争论渐渐平息,公允价值会计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但是围绕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却远远没有结束。本文通过对影响会计计量属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是未来会计计量的选择,必将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会计环境下以及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会在各自适用的条件下共存,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关键词: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市场环境 会计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巩云华
本文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实证方法发现后危机背景下我国资金流动具有顺向流动、规模增加、速度加快、流动障碍减小等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特点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资本流动 后危机背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亮
近几年,贵阳工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2008年受到雪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贵阳工业经济运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分析了贵阳市工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金融危机以后贵阳工业经济出现的情况,比如: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产品销售增速放缓、产品积压、费用增加较快,工业综合经济效益开始下滑,出口交货值增速大幅度下降,铝、磷和与钢铁相关度较高的行业或企业遭受重创,停产、减产企业增加,影响全年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面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大力调整原有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创业型经济和全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个方面来对贵阳工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贵阳市经济实现跨...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工业结构 调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初春莉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信用偏紧,全球股市、汇市、楼市波动频繁,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受到影响,全球经济放缓。目前,美联储已经连续七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由5.25%降至2%,但美国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风险还在逐步显现。本文在总结最近几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新特点的基础上,从次贷危机对国际直接投资影响的角度入手,对国际直接投资未来发展前景作出理性判断,并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两个层面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爱国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引起社会各界对会计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会计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元凶"。对这样的"罪名"会计界当然不能接受。但是,对这次危机所暴露出来的"会计问题"进行反思,则是既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锦萍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再次暴露出目前监管机制存在的缺陷。金融行业对内部风险控制要求实时性高,传统的审计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其监管的要求,实时保证是解决其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衍生金融工具实施实时保证的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审计频率,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和发展为实时保证提供了可行的实现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高杠杆率与金融危机的高相关性决定了去杠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绕不过的门槛。去杠杆有良性去杠杆,也有恶性去杠杆。恶性去杠杆多由去杠杆过程中资金流动性过度紧缩所引发,文章认为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传导至实体部门,最终可能导致长期的经济衰退。因而,在去杠杆过程中保持适度的流动性至关重要。如何管理流动性,需要央行兼顾总量性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强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监测,防止系统性金融危机发生。
关键词:
去杠杆 流动性危机 货币政策 高杠杆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六一
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深入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为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对外开放的"相互持债"概念。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债流动性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白雪原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由于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同向变动属性,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的样本并购企业绩效表现不佳,但2009年开始因享受政策红利,并购的财富创造能力有所恢复。后危机时期,并购市场应当改变原有面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丰富并购及其融资形式,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其本应具有的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并购 并购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市场利差 预期汇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正中 高常水
当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引领新一轮经济的产业——先导产业是将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就业危机等诸多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的有机结合点,是破解当前困局的最佳路径。中国政府应该从以往汲取教训,着力发展先导产业,打造以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就业经济为基础的产业模式,构筑先导产业示范区,培育和激励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传统经济形态向新经济形态转型。
关键词:
先导产业 经济增长 先导产业示范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姜占英
由商业银行次级抵押贷款质量恶化引发的这场次级贷款危机,将美国金融市场拖下泥潭。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发端,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多米诺骨牌效应,相继倒下。美国投资银行业全军覆灭后,中国投资银行业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首先探析美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及其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接着对比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投资银行 混业 监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宇 韩国高
本文首先应用EGARCH模型捕捉了我国外汇储备的非对称波动性;随后从持有外汇储备的预防性动机出发,建立了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本文应用受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法,识别了中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及人民币汇率的协整方程。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起到了屏蔽、缓冲金融危机的作用,也表明我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导致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因素。同时,外汇储备增长对人民币汇率存在正向冲击效应,长期内将导致汇率升值。在后危机背景下,政策当局短期内应增加汇率灵活性,释放储备增加导致的汇率升值压力;长期内应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进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变革,提高经济体抵御危机的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经济体对外汇储备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