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0)
- 2023(7499)
- 2022(6288)
- 2021(5630)
- 2020(4734)
- 2019(10271)
- 2018(9821)
- 2017(19330)
- 2016(10158)
- 2015(11481)
- 2014(11254)
- 2013(11049)
- 2012(10253)
- 2011(9113)
- 2010(9674)
- 2009(9795)
- 2008(8687)
- 2007(7786)
- 2006(7049)
- 2005(6808)
- 学科
- 济(36892)
- 经济(36814)
- 管理(36580)
- 业(34351)
- 企(30493)
- 企业(30493)
- 融(26535)
- 金融(26533)
- 银(23982)
- 银行(23974)
- 行(23243)
- 中国(18536)
- 财(17851)
- 制(17169)
- 方法(13031)
- 务(12219)
- 财务(12184)
- 财务管理(12161)
- 企业财务(11681)
- 数学(11209)
- 数学方法(11117)
- 中国金融(11049)
- 体(10931)
- 业经(10590)
- 农(10210)
- 体制(9618)
- 地方(8705)
- 度(7838)
- 制度(7837)
- 贸(7299)
- 机构
- 学院(141029)
- 大学(140962)
- 济(63163)
- 经济(61806)
- 管理(51990)
- 研究(47392)
- 中国(44855)
- 理学(43629)
- 理学院(43204)
- 管理学(42642)
- 管理学院(42365)
- 财(35733)
- 京(28527)
- 财经(26991)
- 经(24367)
- 中心(24082)
- 科学(24028)
- 所(22912)
- 江(22296)
- 经济学(21036)
- 财经大学(20200)
- 银(20124)
- 研究所(20017)
- 农(19452)
- 银行(19434)
- 融(19382)
- 金融(19039)
- 经济学院(18952)
- 行(18239)
- 州(17981)
- 基金
- 项目(87943)
- 科学(70159)
- 研究(67682)
- 基金(65392)
- 家(55155)
- 国家(54684)
- 科学基金(47728)
- 社会(45368)
- 社会科(43211)
- 社会科学(43203)
- 省(33953)
- 基金项目(33848)
- 教育(30721)
- 自然(28306)
- 划(27870)
- 自然科(27661)
- 自然科学(27651)
- 自然科学基金(27183)
- 编号(26738)
- 资助(26541)
- 制(23648)
- 成果(23264)
- 部(20426)
- 重点(20045)
- 国家社会(19397)
- 创(19221)
- 性(19126)
- 课题(19045)
- 发(18837)
- 教育部(18341)
共检索到232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志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之猛、影响之烈、波及范围之广,在近代史上绝无仅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经济,也影响了中国金融经济。尽管我国金融业、金融市场在规模、发展程度上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基础的重新校正意味着监管原则和方式的彻底变革,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宏观货币金融稳定框架将同步纳入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稳定的动态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武汉金融》编辑部课题组 王国红 吴光明
"构建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稳定机制"高层研讨会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已经止跌企稳,投资将在经济增长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恢复,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不仅导致危机的各种因素没有解决,而且在危机救济中还产生了一些副效应。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关于金融稳定的理论思考、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应对、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判断、后危机时代的隐忧、产能过剩问题、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经济形势判断与展望等议题,会议对构建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稳定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
后危机 金融稳定 会议综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霞
由于风险分散的内在性、风险传染的有限性以及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保险业在一国金融稳定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保险与银行之间的相互渗透,一方面能够在微观上因机构间不同的风险状况分散集团风险,在宏观上因行为方式的不同对金融稳定发挥不同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股权纽带联系与金融工具交易等渠道,导致跨部门的风险传染,因此有必要在加快发展保险业成为金融体系三大支柱的同时,充分认识保险业作为不稳定来源的可能,有效防范银行与保险的跨部门风险传染。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风险传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谌争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引起各国对其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稳定机制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改革。本文以益阳市为实证,从区域经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前区域金融稳定的隐忧,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隐忧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勇
本文从货币运行效率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人民币发行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对策措施: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组织、扩大政府事权、资产证券化等。
关键词:
GDP 货币价值 货币发行量 金融危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晓亚
资金转移定价作为内部绩效考核工具已大面积应用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实践之中。在我国金融市场由利率管制向市场化加速迈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限逐步打开,银行内部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价格机制关系愈加紧密。梳理资金转移定价的概念与作用机理,调查其在利率市场化国家银行业中的应用情况,能够为我国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市场监管提供实践参考。研究发现,在英国市场出现重大变化的时期,定价方法和客户行为假设的异质性、过度的业务激励干预等因素使得银行内部定价方法缺乏一致性,由此对市场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资金转移定价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的实践应回归金融本质,在风险与收益中寻找临界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邓鸿志 任文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性经济衰退席卷各国。经历此次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金融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国庞大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投融资体系,承担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和谐社会建设的重担,是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远看来,此次经济危机不失为一个整合资源和调整战略的良机,为防止经济大幅衰退,实现地方经济的复苏和升温,保持地方经济的中观平衡,各地政府结合自身投融资管理的实践经验,分析研究政府传统的投融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症结,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要改革与完善现有的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出台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政策和措施,...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张鑫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它给美国带来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恐慌和最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对有些人来说,这段记忆或许已经渐渐消退——人们会忘了金融危机的代价有多么沉重以及为何采取某些特定的措施以应对危机。今天,我将回顾这场危机,并讨论美国和全球决策者为了加强金融监管所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既限制了危机再次发生的可能,又降低了危机的负面影响。一个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对全球经济的活力至关重要。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体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瑛
金融控股集团的有效监管以监管信息共享为必要条件。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应确立伞形监管模式,在分业监管基本格局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综合监管人和监管信息协调人。共享信息范围的规定应采取列举和概括相结合的方法,信息共享则应遵守六项基本原则。除了持续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外,还应确立紧急情况下更广泛的信息共享范围和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家华
为提高农民创业存活率与创业效率,文章基于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民创业企业调查,并结合国内的一些地方政策创新,分析了农民创业企业的治理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
关键词:
农民创业企业 治理 政策支持 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玉梅 桑百川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并购领域趋于多元化,向制造业上下游拓展。在后危机时期,海外并购风险不容小觑,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明显上升,文化整合风险依旧,并购成功率偏低。控制海外并购风险,需要从政府、企业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海外并购 风险 控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静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前,欧盟内部没有成员国之间的跨国金融救助机制,欧洲中央银行也不对欧元区内的金融机构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因此,欧洲债务危机救助经历了从最初的临时性单项救助计划到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再到欧洲稳定机制的复杂过程。欧洲稳定机制与以往临时性的救助机制和工具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将成为今后欧元区危机救助的主要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盟财政一体化建设。但是,再好的危机救助机制也只能换取时间,不能替代任何具体的改革政策,欧元区危机国必须实行改革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降低债务水平。
关键词:
欧洲债务危机:危机救助 金融稳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德旭
后WTO时代,我国金融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实现金融稳定不能仅仅依靠或寄希望于某些短期的、临时的应急措施,而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这就要求除了平时密切关注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运行状态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外,更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和健全法制规范来促进金融业自身的稳健发展,不断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的竞争力和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